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现代农业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现代农业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智榕旅游
农村经济 对推进农业产业化, 实现现代农业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孔朋 (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是农业产业化。同时,农业产 业化也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 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实现产业组织多样化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 分析。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竞争力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战 略举措。按照“一号文件”的精神,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用 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 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 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一精神体现了 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 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市场的变化越来 越敏感,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烈。农业发展站在新的历 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面临很多新情况新 问题。_2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尤其需 要关注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央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心。 现代农业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指广泛采用现代 科技、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整体推行现代管理组织方式的社 会化大生产的农业。现代农业的目标是产业化,同时,农业 产业化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它能使干家万户的小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问题 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基本中心便是提高经济效益,这符合 中央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思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 村地区农产品品种少,产业链结构单一,这极大地限制了农 产品的增收效应。因此,如何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搞好农产 品的精深加工便成为了农业产业化的“瓶颈”问题。解决这 一农生产实现由内部规模不经济向外部规模经济的跨越式发 展。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实现农业产业化纳入到发展现代农 业的整体战略中。 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大力推动农业由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主要受政策、科技、投入和制度等因 素的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组织经营 模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就是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 展,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产向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医药、生物化工、 能源、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的拓展。_3 此外,大力发展农产 品加工业的意义还在于,它可以有效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等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就近 就地转移,从而缓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尤其要注意由小农业向大农业的转变过程,也就是由传统农 业向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的发展过程。 二、打造特色农业的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存在着差异,这 按建设领域的差异,现代农业可分为现代种植业、现代 养殖业、现代加工流通业和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现代种植业 包括大田种植和各种设施农业;现代养殖业包括各种畜禽养 就要求我们需针对不同地区的相对优势开发特色农业产业。 国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一村一品”的运动经验,对于中国建设 殖和水产养殖;现代加工流通业包括农产品收购、储藏、加 工、零售等;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包括各种各样的方式,包括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 值。中国农村地区千差万别,千篇一律地发展大宗农产品是 赏、采摘、娱乐、度假、民俗等等o E13不难发现,现代农业已经 很难实现现代农业的,必须以本地的自然资源为基础,把农 村的农特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环境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出 来,并将之开发成本地特色产品,逐渐形成本地的支柱产 业。 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差异性供给,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 不仅仅局限于第一产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等),而且还是 一个包括第二、第三产业的大产业集群,是一个真正意义上 的产业链系统和多功能的大农业体系。这也意味着农业的 产业功能由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向就业增收、生 需求,达到增产增收和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目的。 态保护、观光旅游、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的扩展,即多功能和 规模农业实现,这亦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目标。 三、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行为主体——农民的参与。而要 经济理论研究117 农村经济 想更好地进行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则必须拥 有一批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国农村拥有 数量巨大的劳动力,同时也存在着农业劳动力文化、科技和 经营素质不高等问题。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有 以下两条途径:(一)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农村教育 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文化基础。_5]政 府应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 的投入。(---)JJn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指对广 大农民的技能培训,在此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农业技能培训需 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 有限的投入下,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 能力。 四、产业组织形式多样化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2O多年的发展,使中国农业 基本上形成了以单个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产格局。但随着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小农生产的弊 端逐渐显现。所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急需构 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农村的生产经营 体制。创新农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重点是要允许多种类 型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并存,在符合中央“一号文件”战略 思想的前提下,应大力发展“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公司”等模式,逐步形成产 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 机制.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应积极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立,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 技术协会的发展,在农户和市场、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架起 一座桥梁,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 五、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基于我国农业的现实状况,政府应强化自己的角色定 位,同时努力推动自己的职能转变,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农业的补贴和保护力度,加大对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具体可通过加强立法、设立农业 建设基金等措施,构建现代农业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同时 进一步完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鉴于目前我国的 国情,应特别注意强化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技术专 项补贴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补偿机制的制定。(二)政 府角色应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政府推动现代农 业发展,着眼点在于服务、引导和扶持。要防止行政命令,要 尊重农民意愿,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以人为 本。应避免出现超越政府职能、瞎指挥、乱指挥和代替农民 进行生产的错误行为。 六、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技术和机械的运用程度 都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另 1 18经济理论研究 一方面则是由于农村科技投入和金融支持的缺乏。农业科 技化和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的机械化, 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更是 无从谈起。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科技的财政投入 和政策扶持,努力构建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另外,制定合理 的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发展。 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O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局部农村地区出现了大规模 的伐薪烧炭、毁林开荒,搞掠夺式开发的现象,致使水土流失 加剧,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由于大量化 肥、除草剂、农药的使用以及长期的机械耕作,土壤退化、环 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也陆续出现。这种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的做法,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有 鉴于此,我们应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的第一支点。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行动指南,大力实施生态 农业战略,积极构筑生态农业体系,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过 程中,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结语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 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 此,必须立足实际,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 扎实推进,从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素 质和农业科技水平、实现产业组织多样化等方面人手,努力 促进农业生产从资源依存型、掠夺型向技术、信息依存型,环 境友好型的转变。最终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柯炳生.对发展现代农业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教学与 研究,2007,(10):5~9. [2]孙政才.深入研究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_J]. 农村经营管理,2007,(9):4—9. E3]徐佩华.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思考E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31—34. [4]卢向虎,秦富.国外“一村一品”运动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 的借鉴EJ-].世界农业,2007,(10):17—19. E53李广文.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培育新农民[J].农业经 济,2007,(10):44. E6] ̄L祥智,李圣军.试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EJ].教学 与研究,2007.(10):9—13. 作者简介: 孔朋,郑州轻z:,jk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助教,郑州轻工业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