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智榕旅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3114635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5.04

(21)申请号 202021717405.4(22)申请日 2020.08.18

(73)专利权人 大连金州华瑞金属加工厂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中长街

道中长村长兴路261号(72)发明人 王闯 (51)Int.Cl.

E02D 7/2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3114635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涉及植桩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安装台的下表面的外侧边缘均匀且可拆卸安装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的底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安装侧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的安装吊耳,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安装吊耳中部的安装孔,且与所述安装吊耳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的竖直限位板,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之间活动设置有U形安装板,当所述安装侧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安装侧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竖直限位板的内侧表面贴合。

CN 21311463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的外侧边缘均匀且可拆卸安装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的底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安装侧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的安装吊耳,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安装吊耳中部的安装孔,且与所述安装吊耳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的竖直限位板,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之间活动设置有U形安装板,当所述安装侧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安装侧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竖直限位板的内侧表面贴合,所述U形安装板的左右两个竖直部与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的内侧表面贴合,所述U形安装板的左右两个竖直部和所述安装侧板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固定,所述安装台和所述U形安装板的水平部的中部分别对应开设有冲击缸固定孔,用于安装冲击缸,所述冲击缸的上端通过气接头与压缩空气气源相接,所述冲击缸的下端用于安装夹持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缸的外壳外部环绕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当所述冲击缸安装于所述冲击缸固定孔后,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限位环的下表面与所述U形安装板的水平部的上表面接触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的外侧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套筒,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套筒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定位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的内侧表面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孔,以调节所述U形安装板的高度。

2

CN 213114635 U

说 明 书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实施打桩作业所使用的工程机械设备主要采用振动打击和压力压入方式,其中,振动打击方式使用较为普遍,使用成本低、速度快,但是噪音巨大,对周围建筑产生共振损伤地基,而压力压入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共振和噪音的产生,它采用液压动力,将桩直接压入地下,无振动、无噪音、能耗小,是振动方式的有效补充方法。但是现有的静压植桩

便携性差,影响其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装机大多为一体式,无法进行拆卸和组装,

式静压植桩机。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该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的外侧边缘均匀且可拆卸安装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安装

所述安装侧板的底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转轴,所台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侧板,

述安装侧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的安装吊耳,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安装吊耳中部的安装孔,且与所述安装吊耳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的竖直限位板,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之间活动设置有U形安装板,当所述安装侧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安装侧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竖直限位板的内侧表面贴合,所述U形安装板的左右两个竖直部与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的内侧表面贴合,所述U形安装板的左右两个竖直部和所述安装侧板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固定,所述安装台和所述U形安装板的水平部的中部分别对应开设有冲击缸固定孔,用于安装冲击缸,所述冲击缸的上端通过气接头与压缩空气气源相接,所述冲击缸的下端用于安装夹持头。[0005]可选的,所述冲击缸的外壳外部环绕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当所述冲击缸安装于所述冲击缸固定孔后,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限位环的下表面与所述U形安装板的水平部的上表面接触贴合。[0006]可选的,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的外侧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套筒,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套筒螺纹连接。[0007]可选的,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定位锥。[0008]可选的,所述安装侧板的内侧表面可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孔,以调节所述U形安装板的高度。

[000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在需要安装冲击缸时,需要将

3

CN 213114635 U

说 明 书

2/3页

安装侧板转动调节至竖直状态,再先后安装冲击缸和U形安装板,通过U形安装板的左右两个竖直部与左右两个安装侧板锁紧固定,实现冲击缸的固定安装,切在拆卸时较为便捷,并将左右两个安装侧板转动调节至与安装台接触贴合的状态,即能够实现装卸,又能够减小植桩机在收纳和运输中占用的空间,提高其适用便捷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的安装侧板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0013]实施例一[0014]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组装式静压植桩机,该组装式静压植桩机包括:安装台1,所述安装台1的下表面的外侧边缘均匀且可拆卸安装有多个支撑腿2,所述安装台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侧板3,所述安装侧板3的底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转轴4,所述安装侧板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1固定连接的安装吊耳5,所述转轴4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安装吊耳5中部的安装孔,且与所述安装吊耳5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3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1固定连接的竖直限位板6,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3之间活动设置有U形安装板7,当所述安装侧板3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安装侧板3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竖直限位板6的内侧表面贴合,所述U形安装板7的左右两个竖直部与左右两个所述安装侧板3的内侧表面贴合,所述U形安装板7的左右两个竖直部和所述安装侧板3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孔8和所述第二固定孔9通过锁紧螺钉10锁紧固定,所述安装台1和所述U形安装板7的水平部的中部分别对应开设有冲击缸固定孔11,用于安装冲击缸12,所述冲击缸12的上端通过气接头13与压缩空气气源相接,所述冲击缸12的下端用于安装夹持头14。[0015]具体的,安装台1可以设置为矩形的板件结构,用于与U形安装板7配合实现冲击缸12的安装,其中,安装台1的上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安装侧板3,连接安装侧板3的转轴4可以为阻尼转轴4,当需要安装冲击缸12时,需要将安装侧板3转动调节至竖直状态,使其相互背离的外侧表面分别与两侧的竖直限位板6接触贴合,此时安装冲击缸12,再安装U形安装板7,通过U形安装板7的左右两个竖直部与左右两个安装侧板3锁紧固定,实现冲击缸12的固定安装,而在拆卸时,拆卸锁紧螺钉10即可,并将左右两个安装侧板3转动调节至与安装台1接触贴合的状态,即能够实现装卸,又能够减小植桩机在收纳和运输中占用的空间,提高其适用便捷性和实用性。冲击缸12固定孔11的孔壁可以设置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层,以缓冲植桩机工作中产生的冲击。

4

CN 213114635 U[0016]

说 明 书

3/3页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冲击缸12的外壳外部环绕设置有第一

限位环15和第二限位环16,当所述冲击缸12安装于所述冲击缸12固定孔11后,所述第一限位环15与所述安装台1的下表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限位环16的下表面与所述U形安装板7的水平部的上表面接触贴合。在将安装侧板3转动调节至竖直状态时,使其相互背离的外侧表面分别与两侧的竖直限位板6接触贴合,此时安装冲击缸12,使第一限位环15与安装台1的下表面接触贴合,再安装U形安装板7,使第二限位环16的下表面与U形安装板7的水平部的上表面接触贴合,并通过U形安装板7的左右两个竖直部与左右两个安装侧板3锁紧固定,实现冲击缸12的固定安装。[0017]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所述安装台1的下表面的外侧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套筒18,多个所述支撑腿2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套筒18螺纹连接。支撑腿2可设置为倾斜状态,从而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支撑腿2和安装套筒18的数量可分别为4个。[0018]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支撑腿2的下端设置有定位锥17。定位锥17呈竖直状态,下端为尖端,可便于支撑腿2与地面的固定,定位锥17可以与支撑腿2可拆卸连接。

[0019]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所述安装侧板3的内侧表面可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孔9,以调节所述U形安装板7的高度。[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5

CN 21311463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