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人员调查报告4 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需要仔细地调查清楚,最后将结果反映在调查报告中。一起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离职基本状况分析 截止到20____年9 月中旬,我集团各用人单位离职人员共计14 人,其中本科学历者共计12 人,占所有离职人员的86,目前尚未出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离职。
统计显示,离职人员最多的是建筑公司,占29;其次是热电厂和国贸部原市场部,各占21。
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 月份离职人员增加了1/4 强,其流动方向也更趋向集中苏沪地区。
二.离职人员去向及原因分析
根据人力资源部的跟踪调查显示,离职人员基本上没有离开长三角地区,其去向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就近到苏州或上海就职,比例为36;第二到无锡市区工作;第三,回自己老家或自己办厂。
统计显示,大部分的离职人员离职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薪资方面。在下面的原因分析中将详细说明。而部分离职者选择市区工
第 1 页 共 6 页
作除了上述原因,还反映出我公司地处无锡郊区,许多职员觉得交通不便利。
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部分求职者不能避免以无锡为跳板的嫌疑,离职人员中去向苏沪地区的人员呈增长趋势,截止到9 月初,这部分流向的人员占了1/3 强,这主要是因为跟无锡相对比,苏州地区的发展势头已然越居在前,而其外企的薪资福利待遇均远远高于我公司;而上海原本就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对相当多的求职者来说都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根据离职人员的流动方向,上面初步分析了其去向苏沪地区的原因。而就薪资方面来说,一方面由于本年度公司在开展新一轮的工资改革且时间比较持久,致使员工在工资方面的意见和不满日增;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司按照惯例要留存部分工资,这对于高层领导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普通的职员来说,在工资水平原本对外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且均按起级工资发放的前提下,再扣除留存工资难免会引起员工不满和去意。
三.发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在员工招聘和离职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当然每个用人单位都会产生员工流动,而且也只有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率,才能不断充实公司的新鲜血液和思想,避免近亲思维桎梏的现象。但是如员工流动过于频繁,我们则应该警惕,并多角度积极寻找员工流动的原因。
第 2 页 共 6 页
离职人员调查报告520____年员工整体流动性明显上升,平均离职率为
20.1。同时,20____年企业调薪幅度为
7.2,预计20____年企业调薪幅度还将维持小幅下降趋势,为 7.0。这是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日前发布的20____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的结果。
高科技行业跳槽频繁 传统行业流动加快20____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员工整体离职率较xx 年上升较为明显,达到了
20.1。从各行业员工离职率来看,高科技.制造业.消费品行业的员工离职率依然较高,分别为
25.1. 24.4和 21.1。
在“互联网”模式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科技行业涌现出大量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该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依然热度不减,研发人员作为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源,其活跃度较高,加上传统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频频挖角,造成该行业员工离职率相对较高。20____年,制造业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势必对人员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得员工离职率日渐走高。随着网络电商的迅速发展,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传统消费品企业加速转型,以应对市场变化,从而导致人才流动的趋势更为明显。
第 3 页 共 6 页
操作人员离职率居高 专业技术人员依然抢手20____年,操作人员的离职率依然是所有职位等级中最高的,达到
27.2。受劳动力供给下滑,区域生活成本上升,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加大了一线操作人员供给缺口。此外,一线操作人员面临年龄断层,90 后新生代对工作条件.住宿条件和企业的文化氛围都要求更高,“甩手不干”现象成为常态,进一步使得一线员工流动性增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加速转型,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及产品创新,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增大,人才竞争激烈,造成20____年专业技术人员的离职率同比增幅增大,离职率继续走高。
企业调薪覆盖率降低 集中于关键岗位核心人才 在经济趋缓的环境下,多数企业对调薪趋于谨慎。20____年调薪企业的比例为
84.3,其中调薪一次以上的企业比例从xx 年的 16.2下滑至
11.2。面对持续上涨的人工成本及运营成本压力,20____年企业对于调薪依然会延续保守策略。
与xx 年相比,20____年企业调薪覆盖率在50以下的企业比例小幅增加,调薪覆盖率90 以上的企业比例则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企业整体调薪覆盖面较xx 年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窄;预计20____年企业调薪覆盖面还将进一步收窄。调研数据显示在经济
第 4 页 共 6 页
增长缓慢,盈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更多企业将采取减少调薪次数,降低调薪覆盖率的调薪策略,并将有限的调薪资源向关键岗位与核心人才倾斜。
高科技.金融行业 调薪幅度依然领先20____年,在全行业调薪幅度整体下降的情况下,高科技行业的调薪幅度出现小幅上涨,以
9.1的幅度稳居榜首;金融行业.房地产.生物医药行业紧随其后,分别为
8.6.7.6.7.6。调研数据显示,20____年预计各行业的整体调薪幅度还将有所下降,其中高科技调薪幅度最高,为
8.8,金融行业位居第二,生物医药.房地产行业紧随其后。 在经历了xx 年较为激进的“抢人”大战后,20____年企业对于人才的争夺趋于理性,更强调对员工的激励和保留政策,员工涨薪幅度依然保持一定竞争力,预计20____年高科技行业薪酬涨幅小幅下降为
8.8,但仍将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在金融行业中,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各细分领域中,保险行业基于较好的盈利能力以及宽泛的投资范围,成为各路资本的新宠。此外,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既懂 IT 又有金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较为抢手,其薪酬仍具一定上涨空间。
20____年,房地产行业的调薪幅度为
第 5 页 共 6 页
7.6,但仍略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0.4 个百分点。20____年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日渐回暖,主要缘于各种宽松政策的推动,但整体上房市库存压力依然很大,企业面临潜在风险仍然较多,房地产行业整体上还将处于调整阶段,因此企业在调薪上会继续保持保守策略,预计20____年房地产企业的调薪幅度会继续小幅走低,为
7.4。
国企不降反升 技术研发人员钱景看好 调研显示,20____其他性质企业调薪幅度悄然走低,国有企业的调薪幅度不降反升。在“供给侧改革”政策主导下,国企改革持续深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逐步与市场接轨,原有薪酬体系势必有所调整。
调研数据显示,20____年企业在调薪资源向关键岗位倾斜,在不同职能中,技术研发人员20____年实际调薪及20____年预计调薪均为最高。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研发人员是高科技行业核心人才,也是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竞相争夺的关键人才,由于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企业正迫切期待以薪酬杠杆来激励这些关键人才,以提升企业整体绩效。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