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句子中带横线词的意思正确的是( )。 树上的梨都熟了。 A . 程度深
B . 食物煮到可吃的程度 C . 果实或种子完全长成了 D . 常见而知道得清楚
2.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矫健 蜿蜒 瞭亮 万古常青 B . 偎依 萌芽 咳嗽 再接再励 C . 擒拿 琐碎 天赋 察言观色 D . 隽刻 瞳孔 雌雄 天方夜谭 3. (2分) 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故遂与之行。( ) A . 因此、于是 B . 事故 C . 缘故、原因
4. (2分) 为加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落荒而逃。( )
A . 下降 B . 离开,逃去。
5. (2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0 页
A . 历史散文《左传》《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其中“传”字与《史记》中“列传”的“传”字意思不同。
B . 到宋代,词发展到极盛时期,苏轼以诗为词,拓宽了题材,开阔了意境, 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辛弃疾、张孝祥均为豪放派词人。
C . 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语言艺术大家,其作品大多取材于“京味”十足的市民生活,如小说《骆驼祥子》、剧本《四世同堂》等。
D . 《门槛》《哈姆茁特》《丑小鸭》《麦琪的礼物》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屠格涅夫、英国的莎士比亚、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欧•亨利。
6. (2分) (2019六下·龙泉) 下列关于课外书阅读中的作品和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 . 《小兵张嘎》和《小游击队员》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主人公嘎子和潘冬子通过战火的洗礼,成长为革命小战士的故事。
C . “耐心地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让孩子们不穿泳衣游泳”…这些都是《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与众不同的地方。
D . 《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最终扔掉了宝葫芦,因为他知道了异想天开、不劳而获只能带来烦恼和痛苦,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7. (2分) 下面选项中,对本单元人物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格纳——善于思考、锲而不舍 B . 两小儿——勤学好问、三心二意 C . 玛琪——聪明可爱、向往学校 D . 孔子——博学多才、实事求是
8. (2分) (2017五上·温州期末)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依依不舍 破烂不勘 斩钉截铁 B . 倾盆大雨 风凄雪压 藕断丝连
第 2 页 共 10 页
C . 随心所欲 披荆斩棘 前仆后继 D . 大义凛然 排山倒海 同仇敌气 9. (2分) 下列关联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 因为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B . (只要)我们俩闹不和,( 就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C . 蔺相如(所以)避着廉将军, (不是)害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利益。
D . 蔺相如(因为)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所以)蔺相如看出秦王的骗局。 10. (2分)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的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声泪俱下——面面俱到 B . 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C . 不以为然——恍然大悟 D . 不胫而走——奔走相告
11. (2分) (2018六下·龙岗期末) 下列画横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见非洲人吃蚂蚁,大感惊奇,但导游却说,那是司空见惯的事。
B . 他虽在草原上单独放牧,却意识到自己是处在一个团结的集体中间,从没有众星拱月般的感觉。 C . 这块石碑上画的是九株竹子,同时又用竹叶拼成汉字,构成一首七言诗,真是别出心裁 , 独具一格。 12. (2分)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小女孩“微笑”是说明______
A . 小女孩是冻死的。 B . 阳光照在小女孩身上。
C . 小女孩终于离开这个寒冷、饥饿、痛苦的世界,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D . 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并没有感到痛苦。
第 3 页 共 10 页
13. (2分) 古诗默写。
(1) ________ ,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4) ________,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 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35分)
14. (18分) 课外阅读我能行。 永不凋谢的玫瑰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许多美丽的玫瑰花,其中有一朵开得最大,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观赏。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观赏,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中,向花房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拦住她。正在旁边散步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去干什么呀?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相信。我把花摘下来送给奶奶看,看后我再把它送回来。”小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言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1) “不住口地称赞”的意思可以用短文中的成语“________”来概括。 (2) 第2自然段中的“径直”说明了( ) A . 小女孩不在意周围人的想法。
第 4 页 共 10 页
B . 小女孩急于摘下玫瑰花。
C . 小女孩年纪小,没有“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 用横线画出小女孩说的话,其中,“________”这句话最能体现她的天真。 (4) 想一想:“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5)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说明了他是一个有爱心、懂得尊重小孩子的人。 ②当小女孩摘玫瑰花时,同学们的表现很平淡。
③小女孩一共得到了三朵玫瑰花,这是对她的爱心的回报。 15. (7分) (2019五上·浙江期末) 课内阅读。 家燕
在冬天来临之前,家燕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 )——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家燕( )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原来家燕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家燕捕食的,食物的匮乏使家燕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家燕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 )”了。
家燕有一个“怪癖”。它们总是在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夜晚迁飞。它们飞得很快,有时只能看见它们的影子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楚它们的模样。
家燕还有着惊人的迁徙特技。无论它迁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也能够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家燕像许多动物一样,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知觉天赋。其中最惊人的是辨别方向的能力。有人做过试验,在德国某城市捉到七只家燕,涂上标志,然后用飞机载到英国放掉。第二天清早,7只家燕中有5只已回到了自己在德国的家里。
(1) 联系上下文选择下列合适的四字词语,将序号填在短文括号中。
①安居乐业 ②长途旅行 ③游牧民族 ④背井离乡 (2) 根据短文内容,梳理结构,将表格补充完整。
第 5 页 共 10 页
文章结构 自然段 第1自然段 说明角度 ①迁徙时间 ②迁徙________ 在短文中摘录关键词语 ⑤冬天来临之前 ⑥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 ⑧知觉天赋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③迁徙________ ④迁徙________ (3)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第1自然段运用了“设问句”把段落的前后内容连接起来。
②家燕像许多动物一样,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知觉天赋”中的“许多”去掉后表达的意思不变。 (4) 第3自然段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好处是________。 16. (10分) 课外阅读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 本文记叙的主人公是:( )。
第 6 页 共 10 页
A . 弟弟 B . 同学 C . “我” D . 爸爸
(2) 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________
(3) 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点。 (4) 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的词语概括。 诉苦——________——半信半疑——________
(5) 想一想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7. (5分) (2018四上·武侯月考) 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陪伴,和老师经历的事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在九月的教师节,请你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作文。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3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3-2、
13-3、
13-4、
第 8 页 共 10 页
13-5、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35分)
14-1、
14-2、 14-3
、
14-4、
14-5、
15-1、
15-2、
15-3、
15-4、
16-1、
16-2、16-3
、
第 9 页 共 10 页
16-4、
16-5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7-1、
、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