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智榕旅游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一定提高,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在建筑行业领域,由于居民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很多建筑技术都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主要论述在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技术的优点,然后讨论其操作方法,最后讲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经验来说明其应用效果。

标签:人工挖孔桩技术;工民建施工;建筑业

在我国社会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过程中,社会上各个建筑企业发展步伐也随之推进,由于各领域对建筑安全有很高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建筑规定的标准完成高层建筑工程,实现其功能。同时,对建筑基础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考虑到人工挖孔桩技术有诸多优点,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高、施工操作简单,还可以脱离大型机械设备单独工作,因此,建筑工程中非常广泛的应用到人工挖孔桩技术。谈到抗震力,首选挖孔桩技术,相比混凝土入桩及木桩,挖孔桩具有很强的优势;谈到成本,挖孔桩成本低,而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以及冲锥冲孔的造价较高。

1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优点

通过对机器挖孔与人工挖孔展开的一系列比较可以看出,人工挖孔桩技术具有很大优势,例如,施工投资小,提高土地利用率,没有过高要求施工设备及施工工作面,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相对较低。

2 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实施步骤

通常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分三个步骤去操作人工挖孔桩技术。第一,制定桩点是实施人工挖孔桩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施工工地制定桩点是首要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挖孔直径长度,依据要求规定需要大于桩的直径,同时护壁高度高于孔口地表高度,然后即可实施护壁工程。这时首先要将护壁模板支起,混凝土注入模板内,当混凝土冷却即可将模板拆掉,然后打护壁,并保证每段护壁深度,通常保持在一米左右,出于保证护壁不会断裂坠落,可以在护壁上挂上钢筋;第二,展开护壁桩孔开挖工程;第三,在挖好的桩孔上安装钢筋笼,根据以往惯例,需要在八米之内安装钢筋笼,但是当范围超出八米时,需要对钢筋笼采取分段焊接的方式,这样可以保障护壁的完整性。

3 工程实例

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以一工程实例为例,详细地讲解此种技术:有一项层数为7层的建筑工程,它的建筑面大约为3250m2,结构形式是一部分为砖混结构、另一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采用

人工挖孔桩技术进行施工。

3.1 确定地质条件

为保障人工挖孔桩技术顺利施工,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第一,勘测施工工地的地质条件,勘测结果显示施工工地岩层分布从下至上的顺序是:中风化炭质灰岩、中风化石英砂岩、中风化灰岩、中风化泥灰岩、强风化砂岩、强风化灰岩、强风化炭质页岩、强风化炭质灰岩、全风化砂岩、全风化泥灰岩、全风化灰岩、残积粉质黏土、圆砾、淤泥质土、中粗砂、粉细砂、粉细砂、含砾粉质黏土、粉土、软可塑状粉质黏土、硬可塑粉质黏土、淤泥质土、耕土、素填土。

3.2 确定施工程序

通常施工过程中的步骤分为,平整施工现场地面;放线、桩位,挖首节桩孔土;第一节的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进行二次投测标高、画好桩位的十字轴线;安装垂直运输架、活动井盖、排水、活底吊土桶、照明以及通风等设施;对第二节桩身进行挖土工作;对桩孔的四壁进行清理,并对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进行校核;对于第二节混凝土护壁,应当重复对其进行挖土、支模、浇筑,并循环作业,直到达到了所设计的深度位置;对持力层进行严格的检查后,再进行扩底;清理排除积水以及虚土,然后检查持力层和尺寸;吊放钢筋笼,使其就位;对桩身混凝土进行浇筑。

3.3 实施人工挖孔桩技术的施工

首先将施工地面铺平,将其表面物质清除,同时土层得到松土的效果,然后设置控制线网,桩孔定位,一般采用十字交叉法。挖孔时,保证每个桩的深度约一米土方,同时在井圈的首节注入混凝土以起到护壁作用,要保证井圈高出地面20厘米,厚度增加10厘米;接着在井圈上方确定桩位的纵横中心线位置,通过此方式可以将井孔控制的高程测量出来,这样就可以实现对下步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还要修筑钢筋混凝土井圈,保证混凝土浇筑强度和护壁配筋符合要求;上下节护壁连接的长度保证大于5厘米,同时在护壁工程结束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将其拆掉;在出现护壁蜂窝漏水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此项工程的护壁混凝土的强度是C20,厚度是15cm。当人工挖孔桩工程进行到第二阶段时,在井口位置,采取锤球的办法找出中心点,然后将一根短的木桩定位在井孔底部,保证桩中心与木桩顶部重合,根据这个方式展开第二节的护壁土方工程。

3.4 对地下水及流沙进行处理

3.4.1 沉管法:先预制混凝土沉管,然后将其放入圆砾层上部,砾砂底部,并用水泵进行排水,使孔底能漏出来,从而使沉管下沉。

3.4.2 模板护壁法:对于那些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速度比较慢的地段,为了使

其成孔的时间不至于太长,从而导致孔壁的土体塌落,可采用长度较短的模板(通常0.3~0.6cm之间),会使得处理的效果更佳。

3.4.3 钢套筒护壁法:对于厚砂层地段,由于此处的地下水量比较多,护壁可用钢套筒来做,并一边抽水以便下压钢套简,这样会使得当穿过流砂层后,桩孔成型效果更好。

3.5 进行混凝土灌注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程时,首先集中搅拌混凝土,将坍落度控制在四米到八米之间。在混凝土下料过程中,通常采取串桶下料模式,让混凝土自由下落到地面之间的距离保证在两米以内。混凝土浇灌过程中保持插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保证无间歇,务必一次性完成灌注作业。然而一旦出现施工间歇,可以采取插入一定长度的钢筋,此方式能够实现新老混凝土充分结合的效果。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为避免有地下水流入的现象出现,需保证积水层小于五十毫米,一旦超标必须将超出部分进行处理。当地下水流入的很多时,参照水下混凝土操作规则进行施工,变更混凝土标号为C35级。

3.6 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6.1 孔口围护措施

施工时对孔口周围要做一定处理,尤其是要浇灌混凝土护圈,还要在护圈上设立围栏,对其高度要求高出地面的1.2米,同时选择钢筋作为围栏的首选材料,并保证围栏得到牢固的焊接,施工后挖出的土方必须置于孔口周围一米之外。

3.6.2 防护壁坍塌措施

在每节桩孔挖完之后,都要对护壁混凝土进行浇筑,并于24h之后再将其拆除。护壁可与适量的钢筋进行加配。且上下护壁之间有钢筋使它们能互相拉结,并使得上下护壁之问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若要对桩底进行扩底,则其高度要不小于2m,且在扩底部分,护壁要分段,以避免坍塌事故的發生。

3.6.3 孔中防毒措施

对于地下特殊土层,因为它常含有CO2、SO2、H2S等气体。所以在每次下孔之前,都要抽样检测桩孔内的气体。若发现有毒气体的含量超过一定的标准,就应当对这些气体进行及时的清除。若孔深大于10m,则地面上应配有往孔内送风的装置,且风量不得低于25L/S,在孔内进行凿岩时,还要提高风量。

3.7 对成桩的质量进行检测

人工挖孔桩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记录好每根成桩的钢筋加工过程及检验记录、物质量记录,还要将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材料保管好。可供施工人员在人工挖

孔桩施工过程中有据可依,满足施工要求,不仅如此,还能保证在对其检测时,实现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4 结束语

人工挖孔桩技术具有快捷、经济、无污染等优点,使其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多施工单位的青睐及认可。因此,人工挖孔桩毋庸置疑是一种既实用又经济的基础形式。在进行施工时,制定好施工程序,并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同时还应当做到安全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施工既安全又有质量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