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劳动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六年级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劳动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来源:智榕旅游
第1课 艺术插花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插花。

2、通过插花陶冶学生爱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具:剪、刀、钳、金属丝等加工用具,花器,花材,插花样品。 学具:花材、花器、加工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插花就是将具有欣赏价值的花、果、枝、叶等剪切下来插入瓶、盘、盆等适宜的容器中,使她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花卉艺术品。插花是一种动手又动脑的艺术创作活动。

二、观察各种插花作品,欣赏美丽的插花。 三、制作过程: (一)、插花容器

除花瓶外,能够乘水的任何容器均可。如盆、罐、盘、壶、碗、坛、杯等。 (二)、插花工具

插花的用具有刀、剪、花座、花泥、细金属丝、胶带等。 (三)、花材的选择与构思。

一般说来,无论是人造花、干花还是鲜花,甚至一些野花野草,都可以作为插花的材料,只是因用途和个人喜好不同而异。插花的基本构图形式多种多样,作品千变万化。外形轮廓有对称式与不对称式两种,花材在容器中的位置和姿态分为直立型、歪斜型、下垂型和水平型等。 (四)、操作步骤

插花通常先用主要的花枝构成骨架,再用次要花枝构成轮廓,最后用散点式花枝进行装饰,把空缺部位加以补充,对姿态特别好的花枝可作特殊安排,以突出重点,增加艺术效果。以插花《同心》为例。

1

第2课 榕树盆景造型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给榕树造型。 2、通过学习陶冶学生爱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些榕树盆景多美啊!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造型的吗? 榕树为热带树种,根系发达,枝条柔软,叶色翠绿,四季常青,生命力和适应性强,作为盆景来培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榕树的造型方法很多,缚扎是最常见的造型手段和制作技艺。

1、缚扎操作的要领。根据创作主题和树形,选用粗细不同的金属线(铁线、铝线、铜线),先缚扎主干,把金属线一头固定在枝干基部,而后向上缠绕。缠绕方向要与枝条的弯曲方向一致,即枝条向右弯,要向顺时针方向缠绕;枝条向左弯,要想逆时针方向缠绕;做弯曲的部位,线要密些,以防折断树枝。接着,进行枝条弯曲造型。弯曲用力要均匀,要逐渐弯曲到位,以免造成枝条断裂。同时要注意避开芽眼,不损伤树皮。 缚扎造型应选择在春季晴天盆土教干燥时进行。缚扎后应及时修剪过长和多余的枝条。经过6-12个月时间,造型基本固定下来后,要及时拆线,以免线体扎入皮层,影响枝干的成长。如果曲度效果不理想,还可以进行第二次缚扎,但要避开第一次缠绕的痕迹。 2、缚扎造型的常见样式及其加工要点。

(1)、横卧式。主干向一侧下弯横卧,但不下垂,顶部上翘,侧枝分别向上和向左右伸展,第一侧枝逆转弯曲。

(2)、斜干式。主干向一侧倾斜,尾端上翘,册枝成水平状伸展,第一侧枝逆转弯曲。

(3)、悬崖式。主干向一册下弯,成悬垂状,侧枝左右展开,第一侧枝回转成为顶柱,主干末端适度上翘。

(4)曲立式。主干左右弯曲,但仍保持向上的生长态势,树形粗壮、古朴,侧枝层次高低分布有序。

2

第3课 家居布置大比拼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美化家居的能力。

2、通过教学陶冶学生爱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你见过哪些美的家居?你觉得她哪儿布置得最美? 家是人们生活和休息的地方,一个雅致、美观的家居,会使人感到舒适和温馨。自己动手美化家居,不仅别有趣味,而且会使你的家更有个性,充满美丽。从三年级至今,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劳动本领,现在正是一展身手的时候。 二、美化家居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家居要整洁。

要经常打扫、整理家居,使家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劳动课上学到的劳动技能该派上用场了。 二是要绿化家居。

我们已经学会种植许多植物,如果能使家中的阳台、窗台充满绿意,经常有鲜花开放,如果你家的院里、篱笆上能爬满爬山虎、牵牛花、三角梅,如果你的窗前有一盆吊兰,书桌上摆着小巧玲珑的仙人球,如果你的客厅长着造型奇异的龟背竹、榕树,如果你的卧室插着一二株水载植物,如果你的家还养着小金鱼、小龟之类的小动物……想想看,那是一个多么生机黯然的家啊!如果这一切都是你创造的,你的心情会怎样? 三是要对家居进行装饰。

我们己经学会使用多种劳动工具;学会利用纸、剪纸、编结、布艺、泥塑、插花等技术;学会了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美术课,我们还学会创作各种艺术品……如果能用你的手艺技巧和你的作品家居,一定会使家有一种独特的美。

3

第4课 种绿萝

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种植绿萝的基本方法。

2.通过种植绿萝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绿萝又名黄金蔼,叶秀姿美,株形轻柔飘逸,是人们钟爱的观叶植物,将它摆放在室内,可以悬挂可以攀援,橱顶、茶几、书桌均可放置,它既可用泥土栽培,也可以用水来培养。它能改善、净化室内空气,因此绿萝被称为“多功能”的观叶植物。

二、向学生介绍种植的方法。

水栽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泥土栽培一般用扦插的方法。每年5\"9月间,剪下带有2飞个节的枝条,插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里,至少要有一个节埋入土里,一个节露在外面,然后浇透水,放在半阴处,一般都能成活。也可以把枝条想养在水里,等长出根后在移栽。 绿萝有粗壮的茎,蔓性茎长有许多气生根,枝条悬垂,可以附着其他物体向上生长因此,当绿萝长到一定长度,可用棕皮包裹柱体作为附着物来栽培,称为图腾柱。因为棕皮柱内可以吸收一些肥水,当绿萝依附它时,可以吸收柱内的养分而生长。 由于绿萝原产所罗门群岛及亚洲的热带地区,因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较耐阴,为了提高它的观赏效果,将它放置在半阴的环境下,会使叶色鲜亮、富有光泽。 三、栽种时应注意:

在室内栽种时应注意:无论那个季节,只要室温在15℃以上,就应每天坚持浇一次水。为了使植株生长强健,在生长期内,每半个月要施一次液肥。

4

第5课 扦插三角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扦插的有关知识,学会扦插三角梅的基本步骤和管理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化环境的兴趣以及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插条的剪取和扦插的方法。 2、难点:选取插条。 三、教学过程 (1)、观察三角梅。

(2)、怎样扦插三角梅。教师先讲扦插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步骤。然后教师示范如何选取 枝条、削枝条、扦插人士、浇水保湿等几个环节。尤其着重介绍选取枝条。

(3)、学生练习剪取枝条,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发现的情况。 (4)、指导看图,按步骤扦插三角梅。(每个花盆扦插两枝)

(5)、教师小结扦插全过程以及如何管理好杆插苗的方法,保证第二年就会开花。

(6)、布置实践创新的几条作业。

①、观察扦插苗成长情况的记录表可填在课本上,写明时间和生长情况,比如什么时候长 芽、生出叶子、长成小枝条等

②、给三角梅造型,可以结合生活实践,把看到的造型在班级里交流,让大家的创新有所 启示。

③、写作文和感受应注重动手劳动的思想感受。

5

第6课 花卉换盆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花卉换盆的常识和基本方法、步骤。

2、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学会花卉换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花卉种植一两年后,逐渐长大,土壤变得结实,肥力下降,这时就要进行换

二、换盆的步骤如下: 1、控岁收边。

暂停浇水2\"3天,使盆土干缩,如果迟迟不收边,可用花铲紧贴盆的内壁依次插一圈,使图与盆壁分开。 2、倒盆。

一手托花盆,一手拍打花盆壁,使土团松动,再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插入盆底孔洞,顶出土团,或将植株连同土团一起倒出来。 3、切削。

多年生花卉换盆时,先剥去土团表面褐色的网状老根,再用花铲剔去土团面上、周边、底部的土。修剪去枯根、盘绕跟和老根。 4、移植。

在稍大些的花盆底部先垫上一层土,把苗土居中栽好,深浅要适度,然后把土填满,并稍稍晃动花盆,使得土填得充实些。 5、浇水。

换盆后,第一次应浇足水(直到水从盆底渗出为止),使根与土壤密接,以后保持湿润即可。最初几天应放在阴湿处,以后再放到通风、有阳光的地方注意:如果花盆较大、较重,应请大人帮忙,不要勉强地提、抱,以免受伤。

6

第7课 水果沙拉

教学要求:

1、通过对水果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水果的种类、营养价值,吃法等,提高学生食用水果的水平。

2、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水果沙拉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展示自我的能力,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 教学重点:水果沙拉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水果沙拉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各种水果,案板,水果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今天请来几位水果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二、激发学生探究

1、今天,我们就一起学做美味的水果沙拉(板书课题:水果沙拉) 2、学生回答:生吃,熟吃,榨汁,水果沙拉等。 三、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1、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带来的水果沙拉吧!

2、看完图片,你知道水果沙拉的主角是谁? (板书)

3、那我们需要用那些工具来装扮他们呢?(板书) 水果刀,案板,果盘,牙签等等。

4、你能说说制作的过程吗?生自由说,学生互相补充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水果沙拉“菠萝船”的制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5、看完录像,谁能来总结一下制作步骤(课件出示) 学生试着总结。(切水果、摆水果、洒沙拉酱)

6、老师给大家重点示范一下切苹果,学生现场观看老师的操作并模仿学习 7、现在请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分工,并记录下来。 8、小组中开始制作水果沙拉。 四、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做好的小组把作品放到展示台来,并环场一周请其他组的同学观看并请小组长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作品。

7

2、现在请同学们来评一评你最喜欢的作品。(3~4个同学)

3、看了这么多,也听了这么多,老师有些垂涎欲滴了,可以品尝吗? 请每组派出一名品尝师来品尝一下

4、请品尝师评一评味道如何? 老师觉得每件作品都各有特色,也很优秀,所以老师决定给每个小组都颁发巧手奖,请小组长来领取奖杯,同学们用掌声表示祝贺吧!

五、师生共同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小结:用你们的巧手为父母和家人也制作一盘美味的水果沙拉,好吗? 3、最后,用我们综合实践课的活动口号来结束本节课,我们的口号是:我实践,我成长!

8

第8课 绿豆爽

教学目的:

1、能自己动手制作绿豆爽。 2、提高的审美情趣。

3、培养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去皮绿豆100克、白糖300克、淀粉少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基本活动 1、老师示范操作步骤

1)、将去皮绿豆洗净用温水泡2个小时直到变软为止。

2)、将高压锅置于火上,加入清水500克,依次下白糖、去皮绿豆,用旺火煮25-35分钟后,下淀粉勾成薄芡。

3)取一个透明杯子,将绿豆爽盛入杯中。冷却后,放入冰箱冷冻两三个小时后可取出饮用。 2、学生分组制作 3、交流评价 三、拓展活动

回家给父母露一手,制作绿豆爽。

9

第9课 创意冰品

教学目的:

1、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冰品。 2、提高的审美情趣。

3、培养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白糖、面粉、干净的竹签、木棒和制作冰棒的模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基本活动

1、展示创意冰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工序

3、读一读,议一议,学生阅读课本P28—P29,弄清制作步骤。 4、结归纳操作要领。 三、探究活动 1、老师示范制作

2、出制作创意冰品的要求。 3、学生小组制作 四、拓展活动 五、总结评价。

10

第10课 树叶贴画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活动准备:课前收集各种落叶。浆糊、画纸、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树叶,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不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 2、交流

(1)、小朋友检到了很多树叶,看看这些树叶一样吗? 师取两片树叶,摆放在一起,拼成帆船样,提问:你们看象什么?(象帆船)那我们怎样让这幅画变得更加漂亮呢?

(2)、教师把两片树叶拼贴好后,用彩笔添上小旗子,在周围画上海水、海鸥,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还可以作成什么? 3、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告诉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有不同的图形,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最后用浆糊粘贴固定。

4、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大胆作画,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5、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树叶,区域活动玩。

11

第11课 编篮子

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编篮子是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篮子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既可用来乘东西、买菜,也可用来做装饰品。

二、制作过程。

材料工具:塑料打包带,铁丝。小刀、剪刀、钳子 操作步骤:

1、横竖各取7根50厘米长的塑料打包带,纵横交叉编成篮底。 2、用铁丝在篮底四周编上一圈。

3、将打包带往上折,竖起来,再添入横向打包带,交叉编五六圈,篮身就编成了。

4、用铁丝弯成一圈做篮口边,将余下的打包带绕过铁丝后插入篮身内,篮子就编好了。

5、将二三根打包带编成绳状或用粗铁线从篮身的两边插入,扎牢两端,做成提手,篮子就编好了。

12

第12课 制作风筝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风筝掌握扎线、定位、粘贴、打结的基本技能。

2、制作一只风筝或者小组创作一只风筝,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研究、小组合作的精神。

3、通过制作风筝让学生感到通过劳动带来愉悦的感受。 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 教学准备:

1、竹篾、挂历纸或桃花纸、双面胶、棉线、剪刀等。 2、几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教学过程:

一、引发动机、激发兴趣。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风筝的历史,知道了风筝的发展变化,还看了许多风筝的图片,今天大家带来了许多风筝,是不是想放放风筝了,请各组自由放风筝去吧! 二、 发展活动

大家刚才玩了风筝,开心吗?可是这些风筝都是你们买来的,要是自己制作一个风筝那会更有趣的。

1、你们在玩时发现风筝有什么特点?(形状多样、风筝对称等) 2、 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制作一只风筝。

3、各组可以两人或者三人合作做风筝。(要求:安静、默契、动作迅速。)材料:配套风筝材料。如果有能力小组想自己创作风筝,材料自领。碰到疑难问题可以请教在坐的教师。

4 、学生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5、各组把做完的风筝进行试飞,试飞成功的教师给以奖励。 6、学生一边调试一边修改。各组别汇报试飞结果 。 7、大家畅谈做风筝的收获与感想。

三、教师小结,归纳建议:风筝骨架要对称,风筝面料应完整粘牢,要找准重心.

13

第13课 自制毕业贺卡

目标要求

1、教给学生制作贺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写贺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准备工作

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搜集精美的图案。 2、录音机、磁带。

3、课前查阅有关教师节来历和意义的资料,摘抄记录一些有关“歌颂老师”的语句。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讨论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

(2)、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老师们把一切都献给了我们。教师节快到了,你们想准备送什么礼物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呢?老师看谁的提议好! (3)、学生交流讨论,确定赠送的礼物。 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我提议我们今天每人做一张贺卡,来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大家说好吗? (学生:好!板书:自制贺卡) 二、学做贺卡。

(1)、介绍贺卡样式的制作方法。 (出示老师自制的几张贺卡) ①、讨论:仔细观察,这几张贺卡包括哪些内容?(师生小结:包括“贺卡封面”、“贺卡主题”、“贺词内容”三部分)

②、指导:同学们,老师的这几张贺卡,精美吗?要想做张式样好的贺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细揣摩。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贺卡。 (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试制贺卡(可播放音乐)。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张贺卡。 (学生试制,老师巡视指导)

14

(3)、设计贺卡封面。 贺卡的样式做好了,下面我们应该给这张贺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图案了,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图案,可以把它们画上去或剪贴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图案,来制作贺卡的封面。 ①、学生绘制贺卡封面。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出示学生做的贺卡,评价激励。 三、学写贺词。

(1)、比较贺词,力求情真意切。

老师这儿有两种贺词,你们比一比,哪一种写得好?(出示两种贺词。第一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几句祝贺语;第二种是一些蕴含着对教师感激和爱戴的优美语句。) (学生观察讨论)

(2)、学生试说。教师节快到了,你最想对自己敬爱的老师说些什么呢? ①、指名学生说说。

②、学习小组互说,老师巡回指导。 (3)、写贺词。

①、导入:大家说的不但投入,而且都包含对老师的敬佩之情,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写下来,送给敬爱的老师!(学生拟订贺词,教师巡回指导) ②、交流讨论。 四、学写信封。

(1)、导入:贺卡做好了,我们如何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寄到老师之手呢? (2)、指导信封的填写方式。 第一步:邮政编码的书写。 第二步:地址及收信人的填写。

第三步:贴邮票。(学生练习书写信封,老师巡回指导。)

五、同学们,今天你们亲手做了一张贺卡,送给你们所敬爱的老师。我想当老师们收到你们的贺卡时,一定非常的高兴,为人们自豪,回家后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你们的贺卡快快寄到老师们的手中,好不好?

15

第14课 认识蔬菜种植大棚

教学目标

1.认识冬季常见的大棚蔬菜名称,知道这些蔬菜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生长的季节。 2.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猜测大棚能生长反季节蔬菜的原因。

3.意识到大棚蔬菜能方便和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是大棚蔬菜也有不足之处。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反季节蔬菜 教学过程

一、 认识几种反季节蔬菜

出示几种课前收集到的几种反季节蔬菜,组织学生观察。可设计以下问题。 二、交流关于反季节蔬菜的知识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反季节蔬菜,并做记录。

三、猜测为什么大棚里能生长反季节蔬菜

1.交流:你知道哪些反季节蔬菜? 在学生书写的基础上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反季节蔬菜。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棚里能生长反季节蔬菜?这可能与大棚里的什么条件有关?

3.在交流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猜测写下来。 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猜测,其目的在于,收集事实后能和自己以前的猜测做比较。 四、教师带学生一起到大棚实地考察,并做好记录。

五、整理分析收集到的事实 考察大棚里的生长环境后,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条件,分析大棚里为什么能生长反季节蔬菜。 六、思考与拓展

1.大棚蔬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吃过大棚蔬菜吗?它的味道和自然生长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2.大棚蔬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3.通过研究大棚蔬菜,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

16

第15课 劳动工具的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意识到劳动工具的创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劳动工具的创新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使学生明白无论什么劳动工具,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得到以不断创新的,所以我们就要通过参加劳动,不断改进劳动工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们在劳动中又发明了劳动工具,而每一次劳动工具的创新都使人类的生活向前迈进一大步。以农业生产工具为例,就可知劳动工具 的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初的劳动工具是刀耕火种,既原始又落后,劳动效率低下。以后人们创造发明了铁器,用铁器制成的锄头挖地,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人工挖地太辛苦,人们就发明了犁,利用畜力来为人类服务,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效率。后来,人们又对畜耕进行改进和创新,使用机械耕地,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使劳动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二、讨论。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在劳动中发明了铜子。你知道现在有多少种不同的铜子? 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人人都可以创新。

想一想:一吨重的物体要搬到十层楼(约30米)上,可用多少种劳动工具? 哪一种劳动工具最好? 右图是回形针的用途举例,你还能说出它别的用途吗? 劳动工具的创新,培养了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大脑变得灵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