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3697)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3697)

来源:智榕旅游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15分,每题5分)

1. 凋亡小体只能被吞噬细胞所吞噬。( ) 答案:错误

解析:基因突变遗传疾病小体为邻近的细胞所吞噬,但实际上完全为吞噬细胞所吞噬。

2. 核糖体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 答案:错误

解析:极个别高度分化的细胞内没有核糖体,节肢动物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3. G蛋白耦联的受体的N端结合G蛋白,C端结合胞外信号。( ) 答案:错误

解析:G蛋白耦联的受体的N端在神经细胞细胞外侧结合胞外信号,C端在细胞胞质侧。

2、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 自噬小泡

答案:自噬小泡即“自体吞噬泡”。为次级溶酶体的一种类型。自噬小泡可根据它们所含的一种或多种可识别的细胞质结构,如线粒体、质体、一些内质网、核糖体、血清素体及或过氧化物酶体而鉴别。 解析:空

2.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答案: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细胞内硝化短降解寿命蛋白质的重要途径,与细胞多种生理反应生理功能调节密切相关。首先通过酶E1、E2和E3的抑制作用使将要被降解紧接著的蛋白质泛素化,再由蛋白酶体使泛素化的蛋白质完全水解。 解析:空

3. α螺旋转角α螺旋基序模体(helixturnhelix motif) 答案:α螺旋转角α螺旋基序模体(helixturnhelix motif)是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细胞中,最简单、最普遍的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结构中模式。蛋白单体含以下结构域:两个α螺旋以及两者相互连接构成的β转角,C端α螺旋识别大沟信息,另一α螺旋与DNA骨架接触。在与DNA特异结合时,以二聚体形式逐步完善。

解析:空

4. 人工染色体(artificial chromosome)

答案:人工染色体(artificial chromosome)是指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原核染色体的复制起点、着丝粒和端粒这3种DNA关键序列分别莫尔穆瓦龙县出来,再将它们互相搭配连接构成的染色体。这种人工染色体可用作载体,克隆大片段的DNA分子。 解析:空

3、填空题(35分,每题5分)

1. 目前已发现的参与膜泡运输的有被小泡的种类有、和。 答案:网格蛋白有被小泡|COPⅠ有被小泡|COPⅡ有被小泡 解析:

2. G蛋白的结构可以变化,并可以结合使其成为关闭态。 答案:α亚基|ADP

解析:G蛋白是指能与鸟苷二磷酸结合,具有GTP水解酶活性的一类信号传导蛋白,主要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围成,G蛋白的α亚基结构中可以变化,并可以结合ADP使其成为关闭态。

3. 扫描电镜观察的组织细胞标本制备程序一般是、、和。 答案:固定|脱水|干燥|镀膜

解析:

4. 原核细胞中附着核糖体一般结合在上,而真核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结合在。

答案:细胞质膜|粗面内质网上

解析:核糖体的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并从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因为功能需要可以必须附着至内质网或游离于细胞质。原核细胞中附着核糖体一般结合在细胞质膜上,而真核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结合在粗面内质网上。

5. 同一受精卵产生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不同细胞的过程叫做。 答案:细胞分化 解析:

6. 纺锤体中与染色体连接的微管有和。 答案:染色体微管|中间微管

解析:纺锤体是由纺锤丝构成的,纺锤丝是由微管组成。纺锤体中与染色体连接的微管有染色体微管和中间微管。 7. 细胞生物学研究总的特点是。 答案:从静态分析到活细胞的动态综合

解析:现代细胞生物学从造影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细胞生物学静态总的特点是从研究分析到活细胞的动态综合。

4、简答题(15分,每题5分)

1. 简述高尔基体在蛋白质、脂质和糖三大类物质合成与加工等方面的主要功能。

答案: 高尔基体是由一叠平滑的单位膜围成的扁平的囊组成,直径为1~3微米。每个囊厚为0.014~0.02微米。囊的外缘膨大且具穿孔,可分离出许多细小泡——高尔基小泡。在多数高等植物和少数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是以这种形式存在的。高尔基体在蛋白质、脂质和糖三大类物质合成与加工中的主要功能有: (1)高尔基体在蛋白质合成与加工中的

①高尔基体把由内质网合成并运来的分泌蛋白质前体加工浓缩,通过高尔基液泡运出细胞。

②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 ③高尔基体参与蛋白酶的水解和其他加工过程。 ④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分类选择和运输。 (2)高尔基体在脂质合成和加工中的功能

内质网合成的类似物一部分脂质通过高尔基体向细胞核和溶酶体膜等部位运输。

(3)高尔基体在糖类合成和加工中会的功能

①寡糖链经过一系列酶的成品,使蛋白质或者脂质添加特定特殊的单糖,形成商业化的糖蛋白或糖脂。

②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还合成和分泌多种多糖。 解析:空

2. 核糖体的重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案: 所谓核糖体重组是指将不同来源线粒体的核糖体亚基,或不同亚基的RNA与蛋白质重新组合,形成杂合核糖体并研究其功能。结果表明:

(1)80S亚基的蛋白质专与16S rRNA结合,50S亚基的蛋白质只与23S rRNA结合;

(2)不同细菌提取的30S亚基的rRNA与蛋白质,可装配成有功能的30S亚基;

(3)原核生物核糖体的亚基与真核生物的亚基不同,二者混合装配的核糖体没有功能;

(4)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与叶绿体核糖体亚基重组后具有活性; (5)真核生物线粒体亚基与原核生物核糖体亚基相互重组形成的杂合核糖体没有功能。 解析:空

3. 从受体的角度解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机理。

答案:在肝细胞及肝外组织的细胞膜表面广泛存在着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它能与血浆中富含胆固醇的LDL颗粒相结合,并经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受体与LDL解离,再回到细胞膜,而LDL则以内在溶酶体内降解并转化成胆固醇,供给体细胞代谢需要并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在于(如受体合成受损;受体发生细胞内转运痛点;受体与配体结合力降低;受体内吞缺陷;受体再循环障碍)导致受体需求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其对血浆

LDL的清除能力降低,患者出生后血浆LDL含量即高于正常,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也显著升高。 解析:空

5、论述题(10分,每题5分)

1. 比较组成型分泌途径和调节型分泌途径。

答案: (1)在组成型分泌融资途径中,运输小泡持续不断地从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质膜,并立即进行膜的融合,将激素小泡中的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诱发,中其它缺少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在大多数细胞中,组成型分泌途径的物质运输不需要分选信号。从内质网经高尔基体到细胞表面的物质运输是自动地进行的。组成基本型分泌途径融资途径除了给细胞外提供酶、胸腺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外,也胶体为细胞质膜提供膜整合蛋白质和膜脂。 组成型分泌小泡通常称为运输泡(transport vesicles)。是由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对组成型分泌蛋白的识别分选后形成的。

(2)调节型分泌又称诱导型分泌,见于某些特异的细胞,如内分泌细胞。在这些细胞中,调节型分泌小泡成群地聚集在质膜下,只有在外部信号的触发下让,质膜产生胞内信使后才和质膜会带来融合,分泌内容物。调节型分泌小泡形成的方式可能与溶酶体相似,分泌蛋白在反面高尔基体网络中通过分选信号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其分选到分泌泡中。分泌泡比运输溶酶体的运输小泡有大,所含的蛋白质远远多于膜受体的量,因此有人这种分选可能更像细胞表面的受体介导的内吞过程,有网格蛋白参与。

调节型途径中形成的小泡称为分泌泡(secretory vesicles),这种小泡的形成机制与组成型分泌小泡是不同的。在一些特化的分泌细胞中所,合成一些特殊的产物。如激素、黏液(mucus)、消化酶,这些产物储藏先被贮藏在分泌泡(secretory vesicles)中,这些小泡通过出芽离开反面高尔基网络并聚集在细胞质膜附近,当细胞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之时,就会与细胞质膜融合将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如血糖的增加,肝细胞细胞会发出信号释放胰岛素。调节型分泌有两个特点:一是小泡的形成具有选择性;二是具有藻酸作用,可使被运输的物质浓度提高200倍。 解析:空

2. 试述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 英国生物化学家P.Mitchell于1961年提出解释氧化所提磷酸化偶联机制的假说:化学渗透假说。该假说认为:在电子传递整个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核酸内膜的里层向极薄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合成了ATP。化学散播假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散布内膜中电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ADP磷酸化的关系。该假说的主要包括论点如下: (1)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中有着的不对称分布,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是间隔交替对齐的,催化反应是定向的。 (2)电子传递链复合体起质子泵的作用,将质子从线粒体内膜基质侧定向泵至内膜外侧空间,将电子传给其后的电子传递体。 (3)线粒体内膜对质子具有蕴含不可自由透过的性质,泵到外侧

的H+不能自由返回,使膜外侧的H+浓度高于膜内侧,形成内膜内外两侧的电化学形成势电子密度(质子由质子浓度差产生的电位径向),即推动ATP合成的原动力。

(4)H+通过线粒体ATP合酶上所的特殊质子通道,返回内膜。通过质子梯度释放的自由能偶联ADP和Pi合成ATP,质子电化学梯度消失。 解析:空

6、选择题(4分,每题1分)

1. 根据细胞的寿命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①寿命接近于动物的整体寿命;②缓慢更新的细胞,其寿命比机体的寿命短;③快速更新的细胞。下列细胞中,属于第一类的细胞是( )。 A. 肝细胞、胃壁细胞

B. 神经元、脂肪细胞、肌细胞

C. 肾皮质细胞、骨细胞、角膜上皮细胞 D. 表皮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 答案:B

解析:胃壁内皮细胞细胞属于自动更新较慢的细胞,角膜上皮细胞、表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属于快速更新细胞。 2. 维持细胞内低钠高钾的蛋白分子是( )。 A. Na+K+泵 B. K+通道蛋白

C. Na+通道蛋白 D. Na+K+通道蛋白 答案:A

解析:Na+K+泵每消耗一分子TP泵出3个Na+泵进2个K+,从而维持了细胞内高钾低钠的细胞内地理环境。 3. 有关封闭连接,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使相邻细胞之间的质膜紧密结合,没有缝隙,阻止可溶性物质从质膜的一侧扩散到另一侧

B. 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一般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 C. 连接区域具有蛋白质焊接线,也称嵴线,由特殊的跨膜蛋白组成 D. 除形成渗漏屏障,起重要的封闭作用之外,它还有隔离和支持作用 答案:A

解析:封闭连接的封闭催化作用是:将相邻皮下组织细胞的质膜密切联系在一起,阻止溶液中的沿细胞间隙渗入体内,即阻止物质从上皮细胞层一侧扩散到另一侧,而并非阻止可溶性物质从外膜的一侧扩散到另一侧。

4.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第一步是( )。

A. 核糖体小亚单位与mRNA5′端的cap识别并结合在一起 B. 核糖体小亚单位识别并结合mRNA5′端的起始密码AUG

C. 核糖体小亚单位识别并结合mRNA5′端的起始密码AUG上游的核糖体结合序列

D. 核糖体大亚单位与mRNA5′端的cap识别并结合在一起 答案:A

解析:需与动物细胞区别,原核细胞核糖体判别小亚单位识别并结合mRN5′端的起始密码UG上游的核糖体结合特征向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