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位置
绥江县地处东经103°47′至104°16′和北纬28°21′至28°40′,位于金沙江下游南岸,金沙江下游国土综合开发区攀西—六盘水腹心地带,是滇东北入川的重要门户,也是金沙下游开发和国家“长防”、“长保”工程建设重点县。
2、面积与行政区划
全县总面积761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48.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6公里。江边河谷面积占11.7%,山区面积占88.3%。全县辖5镇1乡(田坝镇、中城镇、南岸镇、新滩镇、会仪镇、板栗乡),13个村公所,21个办事处。
县城所在地中城镇,南距行政公署所在地昭通256公里,距省会昆明728公里;东距内昆铁路重点站——水富火车站67公里,距“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100公里,距重庆直辖市500公里;北距旅游胜地乐山180公里。
3、地势地貌
地势南高北低,最低海拔290米,最高海拔2054米。境内主要山脉属乌蒙山系,山峦起伏,溪流密布,属滇东北中低山山原亚区。在金沙江谷地有建设坝、凤池坝、大沙坝、珍珠坝、黄毛坝等冲种小坝。
4、自然气候
气候类型属于季风海洋性气候。“十里不同夭”,立体气候特点十分明显。海拔600米以下江边河谷地区属中亚热带气候,海拔600米—1000米二半山区属北亚热带地区,海拔1000米—1400米高二半山区属中温带气候。
5、人口与民族
全县总户数38645户,总人口1473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925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7.7%;非农人口18123万人。以汉族居多,占人口总数的99.7% 以上。少数民族有苗、彝、白、壮、满、傣、侗、藏和拉祜族等。
6、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现已经初步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铁、铜、锌、磷、硫、煤、沙金、方解石、冰洲石、石英砂和膨润土等,其中:煤矿远景储量达100—200亿吨,烟煤工业储量5800万吨,县内各乡镇均有不同分布;石灰石储200多亿吨,主要分布在新滩、板栗等乡镇。
水资源以金沙江为主。金沙江在境内流程82公里。除金沙江外,流程在10公里以上的溪流有大汶溪、小汶溪、新滩溪、黄坪溪和会仪溪等。干流总流程105.8公里,除金沙江外,年径流量5.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4000立方米以上,可开发电能8424千瓦。大小溪流分布均匀,纵横交织,蜿蜓流入金沙江,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极丰富。全县森林总面积达10.8万亩。木本植物58科、112属、176种,观赏植物80多种。竹类10属、21种。珍稀树种有桢楠、苏铁、银杏、云榕、梧桐、树蕨、罗汉松、红豆杉、鹅掌揪、大叶米兰、红花木莲和绥江含笑等12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麝、云豹、狐狸、竹鼠、水獭、大鲵、中华鲟等。
为确保“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两个目标如期实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协作,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县内缺资源、缺技术缺人才的困难,加快发展,绥江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一批作为财源建设重点的优势产业和建设项目进行招商引资。 (一)经济发展现状
1、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9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2269万元(现价,下同),工农业总产值3699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8784万元,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总产量实现45039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于1997年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在全省“贫困县大军”中率先脱贫。工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以卷烟为龙头的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镇企业总收入15628万元,利税总额突破千万元大关,乡镇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效益明显。 2、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1997年底,全县已建成各类高稳产田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2平方公里,水利化程度达到39.06%。对境内几条流域单元实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治理工程成效显著,全县第二期小流域治理代表全省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绿化率达97%,“长防”一期工程已通过林业部达标验收,1995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造林绿化“百佳县”,199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蚕桑、板栗、竹子和日本沙梨等项目相继开发成功,并已初具规模。畜牧业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轨道,向现代化升级。“科技兴农”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科技覆盖率已达91%;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已跨入了速度与效益并重的发展轨道,成为全县产业队伍中一支发展快、势头猛的生力军。
电力发展迅速。到1997年底,全县共有大小水电站50余座,2x6000千瓦电厂1座,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11850千瓦,完成了“一升两降”工程,形成了水火电互补的电力格局。1994年,水电部正式批准绥江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电气化建设增补县,1995年全区率先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县的目标。目前,全县已建成的电力设施还有大汶溪2x2000千伏安35千伏升压站,凤池2x3150伏安35千伏中心变电站,烟囱坝至石溪、石龙、和平等地35千伏联网线路10千伏输电线路。户均生活用电量205千瓦/小时,通电户率92%,自供电力率76%,电话、电网设备完好率96%。架设了烟囱坝至四川屏山的输电线路,与川南电网连成了一片。同时,为适应发展的需要,火电二期技改工程又排上了议事日程。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1997年,全县通车里程已达273公里,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在97%,基本实现全县乡乡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以绥江至水富、绥江至昭通、绥江至南岸、绥江至罗坪等为主干,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络。水路运输以金沙江航道为主,全县拥有机动船近50艘,客货轮可沿江下直抵上海。基本形成了水陆互补的交通运输网络。绥江公路改造、南团公路建设、南岸金沙江大桥、关罗公路等交通建设项目即将破土动工,会太公路即将竣工通车。
邮电通讯事业日新月异。实现了从“摇把子”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次性飞跃,通讯实现了传输光缆化,交换数字化,程控电话已覆盖到全县各个乡(镇)、村(办)。无线寻呼系统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139全球通移动电话系统已开通投入使用。目前,有线与无线、地面与空中相结合的现代,通信网络已全面建成。1997年,全县电话普及率已达到3.16%,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100%,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乡乡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县城凤池新区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凤池北路初具雏形。旧城道路改造全面完成,市容市
貌综合治理成效卓著,城区交通、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县城已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的明显变化。小集镇建设全面启动,市场多元化、立体化的目标指日可待。
3、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支柱产业不断壮大。
为改变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的局面,绥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建设步伐。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加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生态农业”建设卓有成效,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立体农业转变。畜牧业迅速发展,逐步向产业目标迈进。工业生产能力持续增强,以卷烟为龙头的支柱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卷烟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绥江卷烟厂于1997年全面完成技改后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矿业、建筑建材业、电力、木材加工业等为主的新支柱产业体系正逐步形成。目前,已经有电力总公司、烟囱坝水泥厂、双河水泥厂、造纸厂、香签厂、木材公司、猴子沟煤矿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商业迅猛发展,商业流通域势头强劲,市场发育良好,农村市场不断培育壮大。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队伍日益壮大。
4、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随着各类“瓶颈”制约的极大改善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以“背靠大山、面向长江、推销绥江、加速发展”为总原则的开放经济战备取得丰硕成果,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八方宾朋纷纷到绥江投资经商办厂。云南家绰饮品有限公司、绥宜磷化有限公司、绥江高登木业有限公司、香签厂、页岩砖厂和纸浆饭盒厂等中外合资或与域外合资、合作、联营企业先后诞生;绥江百货公司、中城供销社、绥江造纸厂等县级大中企业对外租赁先继成功;精心组团参加历届“昆交会”成绩显著。以内引外联为主要内容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已走向多元化、多样化、加强了同周边兄弟县市的协作与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全县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在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各项社
会事业已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教育、卫生、科技、广电等获得全面进步。
1、 教育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迅速发展,全县共有小学138所,初级中学9所,高级中学两所,职业高中1所,幼儿园2所,学前幼儿班15个。在1993年顺利实现“普六”目标后,经过5年的努力,“普九”教育又将在1998年通过省级验收。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促进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迅速转轨及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多层次、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
2、 科技
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技队伍建设都有了较大发展,重视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推广的格局初具规模,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全县各乡(镇)都建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各村(办)都建立了科技领导组,有4个乡(镇)实现科技达标。良种配套的“1231”农业丰收计划、中低产田(地)改造、科学养殖、“532166”绿色产业开发等项目顺利实施。绥江卷烟厂等全县重点企业技改完成。民营科技企业不断涌现。电脑运用已进入全县各个领域。
3、 卫生
卫生事业长足发展,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已逐步健全,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有县级卫生单位5个,乡(镇)级6个,村(办)级32个。世行贷款卫vi项目服务已全面展开,卫ⅶ项目全面启动。医疗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各类传染病、地方病得到了有效, 控制实现了消灭脊灰的目标。
4、 计生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计生“三结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被推为全省学习的典范。县、乡计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计生服务所覆盖率 83.3%,计划生育率达84.6%,综合节育率达86.5%,实现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5、 广电
有线电视、加密电视、调频广播相继开通,已建成351座地面卫星接收站、千瓦中波发射台、50瓦调频发射台、750瓦有线广播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质量大大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91%,荣获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称号。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绥江实践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路子: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抓住机遇、借助外力加速发展相结合;坚持打基础,努力创造发展条件;坚持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坚持“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坚持把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先进带后进,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一)建筑建材业
一是县内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即将破土动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将实行招投标制度,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办法发包工程。具体项目有:
南岸至团结的新建公路、 南岸金沙江大桥、 绥水公路路面改造、 蚂蝗沟水库、
凤池北路建设工程和若干小集镇建设与乡村公路建设和住房建设项目等。
二是为抓住“两路两站”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大好机遇,满足县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进一步开发县内的石灰石等优质建材资源,绥江将加快发展水泥、页岩砖、加工等建材业。重点项目主要是新上2x20万吨水泥厂和石灰深加工等。
(二)木材加工业
以县内丰富的木材为原料,采用最新技术进行加工和木质改造,产品可用建筑、家具、装饰等,具体项目有木材深加工生产线技改和竹、木综合开发等。
(三)能源工业
为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电力能源现状,满足经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绥江将对现有热电厂实施技改。具体项目有火电二期技改工程等。
(四)林果加工业
以绥江板栗、核桃、日本沙梨、龙眼、柑橘等林果业基地为基础,可对丰富的林果资源加工为绿色食品。
(五)矿业
主要以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煤炭、石灰石、磷、硫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为主。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绥江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省、地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绥江县鼓励外商投资和进一步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暂行办法》。除省、地的优惠政策外,《办法》还规定了切合绥江实际的优惠政策:
1、 到绥江联营、租赁、参股等对现有企业投资,其外方投资额占企业投资25%以上的,可实行外商投资经营管理方式。
2、 到绥江投资的新建项目以及对原企业的扩改工程,简化审批程序,并由县内办理必要手续。其土地使用、施工安排、能源配置等优先安排。对其生产经营所用水、电、通讯等按县内企业使用计费标准收费。
3、 来绥江投资扶贫开发项目的,所需贷款经政府批准可给予3——5年贴息照顾息照,
同时享受所涉及的有关优惠政策。
4、 外来绥江投资项目建设占用的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出让土地使用权一次可签约的时间:住宅用地70年,商业用地50年,工业用地40年,期满后需继续使用的。还可重新签约使用期。
5、 外来投资者投资金额达10万元以上,时间2年以上,本人自愿入户的。可优先办理入户手续,收费给予优惠。
信息来源: 云南兴农网
关闭窗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