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决定最迟于2002学年开始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其他地区的初级中学最迟于2005学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为满足各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的需要,我们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并参照《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和精神,编写了这套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供装备了能够运行
Windows95/98/2000系统的计算机设备,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学校选用。
这套教科书分六册,每册可供一学期教学之用。
本书是这套课本的第一册,以“0起点”的学生为主要对象安排教学内容,分三个单元介绍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的初步知识与操作。
第一单元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操作,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Windows系统的界面及窗口,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鼠标与键盘的用法,为以后应用计算机完成信息处理任务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二单元介绍了因特网和局域网的初步知识,以IE浏览器软件为工具,帮助学生掌握访问网站、搜索相关站点、浏览和下载信息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方法;以使用Outlook Express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在因特网上的传输过程,掌握收、发、管理电子邮
件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局域网的简单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局域网,使用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把自己的资源在局域网中共享。
第三单元以使用“图画”程序和“照片编辑器”完成一些简单的处理任务为手段,介绍图形图像处理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用计算机画简单图形、用磁盘存取文件、编辑与打印图形图像、截取屏幕上的画面等操作。
“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是这套教科书要尽力体现的特色之一,“注重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是这套教科书的教学策略。课文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实用处理任务出发来展开,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动手实践,去完成相关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
编写这套教科书时,遵循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等原则,力求便于学生通过边读书边操作,以自学的方式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欢迎各位把使用本书时发现的问题、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
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
邮政编码:100009
电 话:(010)64016633转6648或6257
传 真:(010)64010370
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决定最迟于2002学年开始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其他地区的初级中学最迟于2005学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为满足各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的需要,我们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并参照《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和精神,编写了这套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供装备了能够运行
Windows95/98/2000系统的计算机设备,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学校选用。
这套教科书分六册,每册可供一学期教学之用。
本书是这套课本的第二册,从第四单元开始安排教学内容,供学习了第一册以后的学校使用。
第四单元以“我的电脑”窗口和“资源管理器”为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资源、文件、文件夹、路径、树型结构等概念,掌握复制、删除、移动文件和文件夹以及其他文件管理方面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五单元分两部分,第1课到第6课以WPS2000为工具,第7课到第12课以Word为工具,分别介绍文字处理的初步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计算机编排、存取、修订文档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六单元以Excel为工具,介绍有关数据表处理的初步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输入数据、编排、存取、打印工作表以及建立统计图表的基本思路与操作方法。
第七单元介绍防治计算机病毒与保护软件著作权方面的知识和有关的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