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振兴背景下丹巴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探讨

乡村振兴背景下丹巴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探讨

来源:智榕旅游
区域经济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3期(总第499期)

乡村振兴背景下

丹巴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探讨

王浩禹1,王占成2

(1.成都市成华区审计局,四川 成都 610021; 2.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四川 成都 610021)

[摘要]丹巴县目前正处于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后开启乡村振兴的起步期,农业产业化是重要战略支持举措。从丹巴县农业产业化现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等方面着手分析,借鉴农业产业领域前沿手段和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对丹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的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能出现问题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丹巴;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金融;农业价格指数保险;休闲观光农业[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为山区县(根据地形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大类),常住人口69425人,其中农村居民47494人,占比68.41%。目前已成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脱贫攻坚的后续衔接措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美丽生态和谐繁荣丹巴目标的主要手段。丹巴县已将特色农牧业与全域旅游业等产业一同纳入重点培育产业。

表1为2017年丹巴县及对照地区居民收入数据,可见丹巴城镇居民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及省内丘陵山区县平均水平持平,略低于省内平原县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显著低于省内丘陵县平均水平,更是低于省内平原县平均水平的30%。丹巴农民收入与全省丘陵山区平均水平的差距远大于城镇地区收入的差距。

表1 2017年丹巴县及对照地区居民收入情况表

项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地区丹巴县①全省平均省内丘陵县平均省内平原县平均②

(万元)2.943.073.063.23

丹巴县低于对照地区比值(%)-4.24.08.9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1.181.221.421.71

丹巴县低于对照地区比值(%)-3.316.530

纵观各地成功的扶贫和乡村经济发展经验,除引导富余劳动力的外移外,均将农业产业化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予以关注。从调查看,已成功实施农业产业化地区农民平均增收10000元,人均收入最高可达25000元,真正达到了乡村振兴的物质标准。农业产业化能有效地推进本地农业嵌入经济内外双循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增效,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转移支付依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1 丹巴农业发展背景

丹巴地处环境洁净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可耕种地块零星而分散河流水系充沛,于境内汇流为大渡河。干热河谷气候特征明显,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适宜农作物生产。农产品种类丰富,除常见的粮食蔬菜以外,虫草、贝母、羌活等中藏药材,核桃、花椒、松茸、羊肚菌、牦牛肉、藏香猪、苹果、车厘子、酿酒葡萄等特色肉菌果蔬也均有出产,被确定为重点特色农牧产业。

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迅速,近年来水果、蔬菜、中藏药材等农产品种植量均取得了10%以上的增长。农业主体规模快速壮大,其中注册农业专业合作社数量近3年内增幅超80%。

2 丹巴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目前丹巴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生产普遍存在规模小、零星分散、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产业化发展水平与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农产品加工程度低。表2为2017年丹巴与四川省两个丘陵山区县(简阳市、峨眉山市)、四川省和全国的部分农业数据,可以看到,与丹巴人均耕地面积相仿的两个县相比,丹巴的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并无劣势,同时也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注:①抽取全省68个丘陵县中成都市简阳市、德阳市中江县、遂宁市射洪县、宜宾市叙州区、内江市资中县、自贡市富顺县、南充市阆中市、广安市华蓥市共8个非市本级/市区所在县计平均值;②抽取全省27个平原县中成都市新津县、德阳市广汉市、绵阳市江油市、眉山市彭山区、乐山市夹江县共5个非市本级/市区所在县计平均值。

作为农业经济主导县,如何提振农业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成为了后脱贫时代的重大课题。传统农业资源消耗量高而效率低,经济效益不佳,普通农户务农一年往往不如外出务工收入。

[收稿日期]2020-09-09

[作者简介]王浩禹(1988—),男,四川成都人,工程师,工学学士,从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

-222-

王浩禹,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丹巴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探讨

区域经济

表 2 2017年及对照地区部分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数据

项目地区丹巴简阳峨眉山四川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hm2)③

0.110.0880.120.160.21

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④

0.530.750.410.510.47

农业总产值(亿元)4.9313534.77,31712,380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亿元)0.22235.211,300194,600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

比值0.04:10.16:11.01:11.85:11.57:1

人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万元)⑤

0.0290.140.771.351.4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万元)1.181.491.611.221.34

人均旅游收入(万元)

1.370.623.791.070.33

表中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直接数据,来源于相关政府统计公报、年鉴等;③为总耕地面积/常住农村人口;④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总常住人口;⑤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总常住人口;⑥为旅游总收入/总常住人口。

但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这一数据上,丹巴仅为简阳市的1/4,峨眉山市的1/25。

而这一比值正是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发达国家可达4:1。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附加值相对初级产品大幅提升。表中数据也说明,尽管存在不同地区旅游收入、连片耕地规模等其它因素影响,随着人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增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总体程正相关增长趋势(全省、全国数值因加工地向城市集中,对农民收入提升作用可能降低)。2.1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农专社是市场连接农户的重要纽带,截至目前,丹巴县有农专社369户,户均注册资本仅为62.5万元,而全省平均已过200万元。无国家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仅3户,相比同期峨眉山市,仅茶叶行业37户农专社中,就有国家级示范社5户、省级示范社7户。

同时“空壳社”占比较高,正常开展生产经营的比例不足20%。多数农专社为完成指标要求而成立,发起人,科技“明白人”多为村支部书记、村长,大户领办型、能人带动型、农业技术部门领办型缺乏,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内部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市场波动抵抗力弱,经营好创利强的农专社稀缺。

2.2 农业龙头竞争力不强,带动力不足

丹巴现各类民营注册农业企业仅28家,其中种养殖类19家,加工类8家,流通类仅1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2017年产值为2010万元,平均销售收入仅285万元,平均利润不足30万元。农产品加工业层次不高,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农产品包装、储藏、运销、分级、保鲜等农业产前、产后环节的发展不足。企业多对农户产品进行零星收购,连接基地、辐射带动农户与农专社水平提升不足。

巴香猪腿一种。常规农产品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产量高的年份,农产品供应量充裕,价格下挫。市场风险增大,利润难以保障,甚至亏本,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还挫伤农户参与产业化生产的积极性。

3.2 因技术导致产品品质不佳,销量不理想

农户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农产品品质不佳,达不到优质销售渠道要求,产量不能有效转化为销量。如广受供应商追捧的零售商盒马鲜生,对农产品品质有较高要求,致力销售某农产品最佳产地的产品,如从奉节、赣南等最优产区采购脐橙,且对水果的尺寸大小,甜度,生长地是否为向阳坡等都有具体要求,若迈过准入门槛,盒马以保价保量的形式收购,保证了农产品销量和收入。受制于基地管理和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产品品质较低,最终实现进入优质销售渠道的数量不理想。有调查显示,本地农产品因滞销而无法发挥效益的占比达到全部产量的17%,销售未达预期,进一步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3.3 产量不足,无规模效应

无规模化生产优势,加上技术不高,生产成本较高,极大的影响了潜在市场销量和利润率。例如丹巴香猪腿的主要加工生产企业丹巴藏味轩绿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因正宗藏香猪需林间散养,生长周期长,不适合规模化大量养殖,生产成本较高,目前主要采用在墨尔多山镇部分村收购形式,带动面较小。加上目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导致的市场需求转弱、融资难度大等影响,公司对自建基地、加大投入等相关的资金和管理风险等以规避心态为主,对扩大生产规模较为谨慎。产品供应数量保证不能满足如盒马鲜生的经销商的要求,经销商转向康定、西藏林芝等其他藏区收购。

4 丹巴实施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4.1 基础设施大幅提升

国省道G238、S211和S303于丹巴十字交叉,直达全县12个乡镇中的10个,支撑起了整体交通骨架,通村公路覆盖率达100%。丹巴是甘孜州东大门,距成都车程约6~8小时,为甘孜州距中心城市最近的县市之一。目前正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车和冷链仓储等薄弱环节提升建设,农业产业运输渠道进

3 制约丹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因

3.1 市场需求波动导致价格风险较大

丹巴县农产品品种较多,但与州内各市县及阿坝州各市县的品种重叠多,形成的品牌产品少,目前地理标志农产品只有

-223-

区域经济

一步畅通;通过嘉绒水利工程等农业灌溉水利项目建设,长期困扰高山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根本缓解。4.2 政策制度不断完善优化

一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初步完善。针对多样化的自然资源条件,丹巴县因地制宜明确产业规划,确定了优势特色产业体系,计划实施菌果蔬产业园建设和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二是相关管理和扶持政策陆续出台。涉及投资优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特色农业产业激励等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振兴领域。建立了外来投资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和跟踪联系服务制度,企业投资可享受土地费用减免、税收优惠等待遇。4.3 政府涉农资金加快整合

2020年,丹巴县通过第一批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及科目调整方案,当年度即统筹整合资金共计超过1.1亿元,为合理集约使用和提高资金效率创造了条件。

5 对应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路径

5.1 高层次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作为欠发达地区,本土社会资本较少,吸引外来社会资本能力较弱,用好财政性资金尤为关键。对农业相关部门的审计发现涉农资金项目推进缓慢、农技提升投入不足、资金长期闲置和沉淀等情况,资金短缺和滞留的情况同时存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需县级层面统筹相关主管部门,更好履行政策措施主体责任,推进农业领域管理改革的深水区实践。一是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抓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如充分利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驻村农技员,开展常态化技术培训班,强化对技术人员的组织管理,定期针对性提供专家服务团技术支持。二是加强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大推广小型化农机设备。三是发展农产品经纪体系、逐步完成县级农副产品产销协会建立;加大特色优质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对农产品失信主体建立监督惩戒体系,打造洁净丹巴农产品形象。四是多方协同,推进完成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后续支持等计划资金任务,并积极争取将条件成熟的产业园纳入各项示范园区建设,借力更高平台高标准打造。五是统筹和完善政府监督手段和体系,搭建和利用涉农补贴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对涉农补贴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奖励奖补等多环节全面动态跟踪,杜绝不良企业骗补行为等方式逐步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高层次统筹的实现对县级和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挑战,但更是必由路径和亟需手段。5.2 大引进和创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擎。政府应到位而不越位,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

5.2.1 通过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增强科技示范作用。依托企业平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等产业人才。运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土地流转,企业通过农专社、家庭农场和农户

-22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3期(总第499期)

联合建设原料基地、贮藏和加工车间等联合体,促进其制度健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规范化运作,带动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目前丹巴本土的梅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5.2.2 创新对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扶持手段。目前,农业企业借款来自民间借贷的超过70%,成本是信贷的4~5倍,提高融资可及性成为吸引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最大的相对优势。要健全农业金融社会化体系建设。除去有限的财政支持,创新金融手段为农业产业引入资金活水,如创新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机制与继承模式,探索股权抵押担保融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权能实现模式、开发“土地经营权+”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银行+整村”农村金融信贷业务平台化服务等模式,在如成都市温江区等相对先进地区已发展较为成熟,丹巴县可结合本地实际吸纳经验,逐步开展金融创新规划探索和试点,创造吸引和壮大龙头企业的比较优势。5.3 引入农业价格指数保险

传统农业保险主要对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进行赔付,而对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则基本没有保障,新型的价格指数保险的被保险对象正是农产品价格。当保险农产品在保险期间内,根据物价局等机构公布的零售价格,若低于前三年同期的平均零售价,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对低于约定成本价的金额部分,按约定负责赔偿。四川省已在2010年后开始了价格指数保险。目前指数类保险不在中央财政补贴范围之内,保险标的风险较高,费率也较高,完全依靠农户自缴有难度,因此也需要地方政府的补贴支持,但支持力度受限于财政状况。丹巴县在可分析本地农产品情况后明确方案,纳入上级资金争取目标,成为甘孜州试点区,同时也可统筹规划利用部分涉农资金、援建资金对农产品购买价格指数保险进行先行先试。5.4 促进农业与全域旅游的融合互生,大力发展休闲观光 农业

目前国家、省州均出台政策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从提升文旅农业融合度、扩充旅游产品种类,丰富旅游体验入手。

5.4.1 促进文化旅游与观光农业融合。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实现乡风文明。丹巴藏寨和碉楼群独具特色,知名度较高,是目前丹巴全域旅游的主要看点。将“藏寨文化生态”和“休闲观光农业”结合起来,使文化赋能农业,产生新的观光体验,助力农产品销售。联系丹巴文化名人,建立品牌文创基地,依托基地进行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和再造,利用电商平台、全国性文化产业公司渠道进行推广,带动农产品销售。

5.4.2 多样化观光农业形式。规划采用田园农业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丰富观光农业体验和增加可玩性,使农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促进。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以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生态

王浩禹,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丹巴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探讨

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等农业产业化基地为载体,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达到农业旅游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效果。5.4.3 抢抓潜力机遇,发展现代康养型农业。现代农业+康养,使农业的消费从点的消费变成了面的消费,促进了消费链的延伸。从全国范围看,康养市场每年蕴含至少1万亿元的市场份额,且在不断增长。

与丹巴同为干热河谷气候的攀枝花市和西昌市康养产业已初具规模。攀枝花市依托特色农业产业,按照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利用现代农业+康养的模式,农业与二、三产业开启了全新的融合发展之路。目前来这里过冬的“候鸟老人”由2013年的3万人次增加到当前的15万多人次。西昌市制定了康养产业发展方案,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康养产业发展经费,围绕实现“西昌国际康养胜地”的战略目标,建成一批大、中、小型相结合的综合性健康养老机构,目前康养产业产值已达到20亿元。类似攀枝花、西昌市现代农业+康养的模式将在多地出现。

丹巴是甘孜州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示范区致力打造“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品牌,将乡村振兴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相结合,主打“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暖阳”的康养方式。丹巴森林、气候等自然资源禀赋优秀,森林覆盖率达57.55%,表3显示丹巴夏季相对成都凉爽,冬季阳光充沛,当成都冬季雾霾最严重时期,丹巴依然处于指数10以内的健康水平。

表 3 丹巴及成都近三年夏、冬季天气及空气质量情况

项目

7、8月8月最2019年平均最高气1月最2019

全年12月-高气温

温超高气温1月超10℃晴天PM2.52020年2地区(℃)30℃天天数

平均值

月PM2.5数天数⑧

平均值⑧

丹巴29<15>25>2169成都

32

>25

<15

<5

43

66

注:⑧当天数值为全天每小时数据加总取平均数,再将每天数值加总除以天数计平均值。

康养型农业的前景是广阔的,但其市场的开发和产业的打

区域经济

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科学前瞻的规划,逐步有序的实施,保持其延续性和市场认可度的不断积累。

6 农业产业化战略应注意问题

目前大量攫取低成本资源,而对本土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促进作用甚微的企业,应着力引导企业建立和发展依靠本地人力资源,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把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为农民获得更多生产和加工销售上的红利;推动龙头企业以乡镇为基地建设加工物流中心,就近就地吸引农民就业、创业,使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形成种养加相互转化增值的生产经营体系。在引进企业时以及享受本地的优惠政策时,对职责义务、风险分担机制及可能存在问题的防范和处置也进行细化明确。

优化对龙头企业的支持方式,以通过贴息或建立担保基金的方式进行财政支持。由简单地给钱给物,转向主要依靠改善发展环境、提供优惠政策上。重点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完善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着力在项目开发之初就对环境保护、文化社会可持续发展予以足够重视,既考虑经济效益,也将环境、社会效益纳入相关考核指标,强化丹巴作为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定位,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合理集约使用自然资源,避免粗放式、破坏式开发,凸显丹巴生态环保农产品形象。

[参考文献]

[1] 姜长云.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2(50):9-19.

[2] 陈志兴,王培华.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对策[J].安徽农

学通报,2009,15(02):5-6,13.

[3] 高建军.谈丹巴县生态农业的发展[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6):

40.

[4] 王小艳.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

刊(中),2020(2):102-103.

[5] 高凤,李健,多吉,等.脱贫攻坚背景下甘孜州丹巴县农户农产品

增销增收路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040(09):155-158.

-2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