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社会公德 做文明学生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温文儒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讲社会公德,树文明新风,更是我们新世纪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什么是社会公德呢?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也是维护我们日常生活正常运转的约定俗成的规范要求。它包含着非常广泛而丰富的内容,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尊重民俗、拾金不昧、见义勇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互谅互让、和睦相处等一切有益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为都是社会公德的表现。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将被人们所不齿。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讲公德的小公民呢?
首先,要乐于助人。就是将心比心,善于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面对遭遇不幸,身处逆境的弱者,能够给予他们热切的关怀,递给他们温暖的双手,把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无偿地献给他们。
第二,礼貌待人、团结友爱。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言谈举止要表现出平等尊重,真诚温雅,互助互谅等。一个微笑,把“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轻轻说出口。用一颗真诚的心,诚挚的热情,消除彼此间的距离和隔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举手投足的细微之处做起。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诚挚友好,和眭相处,形成学校大家庭中热情、友爱、和谐、热烈的气氛。
第三点,要爱护公物。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集体财务,正确地使用校内及校外的IC卡电话等各项公用设施,坚决反对损坏公物的不良行为。
第四,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国有句古话:\"成由节俭败由奢\",因此,要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风尚。
第五,要诚实守信,不说谎话。诚实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守信指格守信用,履行诺言而有信。
第六,要注意保护环境。在校园内,要保持地面上不再有废纸、包装袋等“垃圾”出现;甬道上、楼道内不再有难以祛除的口香糖;收集和保存好电池、塑料袋等不可降解的污染物品,以便于集中销毁。在校外,我们更应该维护公共卫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同学们,社会公德如一簇簇美丽的鲜花,默默地装点着我们学习的乐土。让我们高唱“弘扬社会公德”的凯歌,树立做文明小学生的新风尚,携手共创中华民族新世纪的辉煌。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营造文明而祥和的晴空。永远记住——行动比言语更重要!
耒阳市振兴学校
小学六年级 刘科
2011年4月6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