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壁:本义军垒,名作动,设营驻守
尽:完,没有了。 重:量词,层。
译:项羽的军队在垓下驻扎,士兵很少,粮食耗尽,汉军及各个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围困起来。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夜:名作状,在夜晚
乃:于是 楚歌:名作动,唱楚歌。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是:指示代词,指代汉军 译:夜晚,听到汉军在四周都唱起了楚歌,项羽就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则:乃,于是 幸:被宠幸 从:使„„跟从
译: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喝酒,有一位美人名字叫虞,常常受到(项王)宠幸而跟随(他);有一匹骏马名字为骓,(项王)常常骑着它。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乃:于是 慷慨:古义:悲愤激昂;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为:作 盖:胜过,超过 奈何:怎么办 若:你
译:在这种情形下,项王就悲愤激昂地唱起了悲歌,自己作了一首诗:我的力量可以撼动山河呀我的气势举世无匹,天时不利啊我的名骓也失去了奔驰的雄姿!名骓不能奔驰啊我将怎么办!虞姬虞姬呀我将你怎么安排呢?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 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歌:名作动,唱 阕:乐曲每终了一次叫阕,可译作“遍” 泣1:眼泪 泣2:哭 译:(项王)连唱几遍,虞美人应和着和他(一同唱歌)。项王的眼泪一行行落下,左右的军士都哭了,没有人能够(忍心)仰视。
虞姬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用四个字概括第一段的情节要点:垓下被围
第二段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jì) ,麾下壮士骑(qí)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 麾下:部下 直:当 溃:沖破(包围)
南:名作状,向南 走:逃跑
译:在这种情形下,项王于是上马独骑,部下骑马跟从的壮士有八百多人,当夜从南面突围杀出,疾驰而逃。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qí)将灌婴以五千骑(jì)追之。 平明:天亮 乃:才 以:用
译: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觉察到这种情况,派统率骑兵的将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赶他们。
项王渡淮,骑(jì)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属:随从 田父:农夫 绐:欺骗 左:名作动,向左走
译:项王渡过淮河以后,能够跟上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罢了。项王到达阴陵县,迷失了道路,询问一个农夫,农夫欺骗(他们)说:“往左走。”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jì)追者数千人。
乃:就 及:赶上,追上 而:连词,表修饰 东:名作动,向东跑 乃:仅仅,只
译:往左走了,就陷入大片沼泽之中。困此,汉军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领兵向东跑,到了东城县,(此时)只剩下二十八骑。(而)汉军追上来的人马有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jì)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度:估计,揣摩 脱:逃脱,逃出
岁:年 身:亲身,亲自 当:面对,抵挡 破:打败,攻克 译:项王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就)对他的骑兵说:“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自(参加)七十多场战争 ,所遇到的对手都被(我)打败,所打击的敌人都臣服,不曾失败过,于是(我)雄霸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然:然而 卒:终于 于:在 此:这
之:助词,放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亡:使„„灭亡
译:然而今天(我)终于在这里被围困,这是上天要让我灭亡,不是(我的)作战 能力有过错。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ì)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固:本来 快战:痛快地打一仗 刈:割,砍 译:今天(我)本来必死无疑,(但是)我愿意为各位痛快地打一仗,一定要三次战胜他们,替各位突围,斩将,砍旗,让各位知道是上天要让我灭亡,不是(我的)作战能力有过错。” 特殊句式
麾下壮士骑(qí)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
译: 部下骑马跟从的壮士八百多人
骑(qí)能属者百余人耳 (定语后置) 译:能跟上的骑兵只剩一百多人了。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 译:追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用四个字概括第二段的情节要点:垓下突围
第三段
乃分其骑(jì)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jì)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qí)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四向:向四面(杀出) 期:约 山东:山的东面
译:于是(项王)把他的人马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拿下他们的一位将官”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qí)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披靡:溃散 是:这 为:担任 瞋目:瞪大眼睛 而:连词,表修饰 叱:大声呵斥 辟:退避
译: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大声呼喊,骑马飞奔而下,汉军都纷纷溃散,于是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声呵斥,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都受到惊吓,倒退了好几里。
与其骑(jì)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jì) ,亡其两骑(jì)耳。
译:项羽同他的人马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又包围他们。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楚军仅仅)损失了两个人罢了。 乃谓其骑(jì)曰:“何如?”骑(jì)皆伏曰:“如大王言。” 何如:“如何”,怎么样 伏:通“服”,心服 如:像 言:话
译:于是(项王)问他的骑兵:“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正如大王所说的那样!”
用四个字概括第三段的情节要点:东城快战
第四段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乃:就 欲:想要
东:名作状,向东
译:在此情形下,项王想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木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
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木义:通“舣”,使船靠岸 地方:土地方圆
王:名作动,称王 愿:希望 无以:没有„„的办法
译: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地方圆(尚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人,也足够称王了。请大王赶紧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何„„为: “还„„干什么呢”、\"为什么„„呢\"。 且:况且 纵:即使 还:回来 父兄:古义:父老兄弟;今义:父亲,哥哥。 译:项羽笑着说:“上天要让我灭亡,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和八千的江东子弟(一起)渡过乌江向西征战,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 赐 公。”
纵:即使 彼:他们 言:说 独:岂,难道 于:在 长者:指有德行的人
译: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一位年高有德行的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遇到的马没有能战胜它的,它曾经一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你吧!”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兵:武器 独:仅仅,只 被:受 创:伤 顾:回头看若:你
译:于是命令骑兵们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 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也身受十多处重伤。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面:面对 购:买 德:名作动,做好事 译: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用四个字概括第四段的情节要点:乌江自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