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升初小古文阅读一

小升初小古文阅读一

来源:智榕旅游
小升初小古文阅读一

小 升 初 小 古 文 阅 读 训 练 一

一、世无良猫 清代:乐钧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

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说明罽:( j ì(罽蒘)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似芹,可食,子大如麦粒。俗称) 1、说明 (1)某 : (2)恶:( 3)破家:( 4)厌:( 5)以:

“鬼麦 ”。毡罽:毡子和毯子。

( 6)腥膏:( 8)且:( 9)率:(10 )故:( 11)益: ( 12 )暴:( 13 )遂:(14 )逐:(15 )蓄:( 16 )以为: 2、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人有亡斧者 先秦:吕不韦撰 人有亡斧者,意其街坊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 其语言,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 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1、说明 者:亡:意:谷:其:窃:颜色: 无为而不窃斧也:他日:复:无似窃斧者:行动: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俄:视:皆: 2、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画地学书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 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 号醉翁, 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坚毅, 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 触发之不论。 放逐漂泊, 至于再三,志气自如也。

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机阱:设置机弩的骗局。这里比喻诬告人的骗局 1、 说明

母郑:守节自誓:诲:训导辄(

zhé):冠:声:及:

嶷( nì)然有声:天资坚毅:书:再三: 2、欧阳修拥有什么品德?

四、曾子杀彘 / 曾子烹彘 先秦:韩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亲母亲而

”遂烹彘也。

学者也,听父亲母亲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 / 3

小升初小古文阅读一

1、说明 彘( zhì):适:适市回:戏:非与戏: 待:子:而:非所以成教也:烹(

pēng):是:反:

顾反: . 特:女:杀:曾子之妻之市欲:止:遂: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杀驼破瓮曩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患之。有一老父来 语之曰:“女莫愁,吾教女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复破瓮,这样痴

人,世人所笑。

1、说明 曩:先:瓮 (wèng) :食:首:既:以为忧: 语:即:依: .其:用:得:之:汝复:老父:患:

2、“这样痴人,人间所笑” ,试概括寓言中的“一人”与“老人”可笑之处。 3、 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六、人有负盐负薪者 唐代:李延寿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

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 ”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惠:李惠,中山 ( 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 ) 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1、说明 负:薪:同释重担:且:藉:遣: 拷:群下:咸:盐屑:实:乃: 伏:就罪:行:息:顾:少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2 )顾州纲纪曰: “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3.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

七、承宫樵薪苦学 先秦:佚名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承宫:东汉人。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1、说明 明:授:诸:好:怪:索:门下生:

樵薪:苦:庐:笞 (chi). :数:欲:

2、翻译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2 / 3

小升初小古文阅读一

3、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作答)?

八、一毛不拔 魏晋:邯郸淳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 “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

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

“看你一毛不拔,怎样做人? ”

1、说明 既:之:方:胜:

2、这则笑话挖苦的是哪一种人 ?你从这则笑话中能获取什么启示

?

愚人食盐 南北朝:僧伽斯那 昔有愚人, 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 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 更为益盐。既得盐美, 便自念言: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稀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4、 1、说明 食:闻已:更:益:既:空:所以:复:爽:智: 5、 故:反:患: 2. 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