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融合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上传: 邓小华 更新时间:2013-1-10 20:31:49
《关于小学数学融合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理论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与“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紧密相关,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量猛增,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融合生活教学,借以培养学生从身边知识入手,主动探究知识,源于生活并且回归生活,形成良好的数学修为,既是学生“学”的需要,也是教师“教”的需要。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三、课题的基本内容:
1、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①让学生在自主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②在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探究数学规律。③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2、课堂教学中探究,以“数学和生活相融合”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①创设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离不开生活”。②学生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教学习材料,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主动参与。③探索一条: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提供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新知识----拓展新知的教学模式。
3、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从身边事物入手,提高学生自主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应用知识并能创造性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1、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数学从生活中来,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生活必需的,是他们的内心需要,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求知欲。
2、主动探究精神。数学来源于生活,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了一个氛围,使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大自然及人类社
会的密切联系。
3、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进行多向思维,使学生感受、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4、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自主意识增强。重新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五、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生动化,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离不开生活”。
2、如何形成:创设生活情境---数学自主提供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新知---拓展新知的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一)、研究内容、
研究一: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1、让学生在自主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
2、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探索数学规律。
3、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规律。
研究二:课堂教学中探究,以数学与生活相融合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
1、创设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理解“学离不开生活”
2、学生自主的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学习材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主动参与。
3、索出一条: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提供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新知识----拓展新知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既可以应用在课堂的整个过程,也可以经过取舍后运用堂内某一环节内。
研究三: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以“生活化”合作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操作过程:
1、先期研究阶段:(2007.10)
(1)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理论,收集、分析、筛选有关创新实践的情报资料。
(2)总结提炼有关课题的前人经验。
(3)阶段成果:情报综述。
2、立题论证阶段(2007.11-2007.12)
(1)收集情报资料,根据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制定《关于农村小学数学融合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的科研课题。
(2)立题申报,邀请本学科的行家对本课题进行指导、论证、分析课题。
(3)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阶段成果:课题方案。
3、课题研究阶段(2008.1----2008.6)
(1)通过调查分析,眷写调查报告。
(2)筛选提炼已有的经验,研指教学方法与策略,且在实践中进行实证研究。
(3)中期管理,课题阶段性总结,修改调整研究计划。
(4)按挑战后的方案计划实验。
(5)阶段成功:调查报告。
4、课题总结阶段:(2008.7---2008.12)
(1)注重课题全过程的总结,眷写《关于农村小学数学融合生活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2)阶段成果:调查报告。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2、行动研究法: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全体数学教师参与研究,在实践中进行实证,验证其可行性,并加以充实、修改、完善,再实践,以理性思考指导研究实践,把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优化课题研究的过程,以获得最佳的研究效果。
3、调查法:运用访谈、观察等方法,探究实施中存在的多种外部因素。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总结,随时积累有关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
5、数据统计法:建立实验班级,跟跟踪统计有关数据。
七、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课题负责人和成员均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掌握了一定资料,工作态度认真,能悉心钻研现代教育理论,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较强的采集信息的能力,具有研究本课题的能力和积极性。
课题组人员分工:
邓小华 负责人 周凤兰 参与成员 果的有关资料
负责方案的制订和课题的总结
具体执行实验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提供实验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