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 口文/余益民 据说地球从形成至今约有六十亿年的历史。在这漫 长的岁月里,地壳在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下,经历了一 钻孔的同时应在孔中注入泥浆(或原土造浆)护壁, 并使护筒的泥浆高出地下水位1-1.5m。由于泥浆的密度 系列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 貌。目前我国大陆分布的土大都是第四纪沉积物,年代 较近,还处于成岩过程的开端,不过第四纪距今也有一 百万年的历程了。而笔者所要浅谈的是还处于成岩过程 中一土中钻孔作楼房基础的过程一泥浆护壁钻孔灌注 桩施工。 其流程大致如下: l选用钻孔机械设备 回转钻机是目前灌注桩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钻 孔机械。它由机械动力传动,配以空心钻杆和笼式钻头, 可用正循环和反循环泥浆护壁方式钻进。这种钻机具有 性能好、钻进力大、效率高、噪音和振动小、成孔质量好 等优点。比较理想。 2施工工艺 (1)定桩位、埋设护筒 平整场地,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相应 高程点,按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定桩位,桩位定好后,挖好 水源坑、排泥坑、泥浆池等设施,同时,在桩位处埋设6— 8mm厚钢板护筒(内径比孔口大100~200mm 埋深1~ 1.5m),护筒与土壁之间用粘土填实,顶部高出地面300~ 400ram。 (2)钻机就位钻孔 钻机就位前先铺好枕木,并利用水平尺校正,保证 钻机平稳、牢固、对准桩中心,其偏差应小于20mm。开钻 时宜轻压慢转,以防止钻头扰动护筒,造成漏浆,待钻头 穿过护筒底后,方可以正常速度钻进。在钻进过程中要 经常检查钻机平台水平情况,发现倾斜应及时调整,保 持成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3)泥浆护壁成孔 比水大,泥浆所产生的液柱压力可以平衡地下水压力, 并对孔壁有一定的侧压力,成为孔壁的液态支撑。同时, 泥浆中胶质颗粒在泥浆压力下,渗入孔壁表层孔隙中, 形成 一层泥皮,从而可以保护孔壁,防止塌孔。泥浆除 护壁作用之外,还具有携带土渣、润滑钻头、降低钻头发 热和减低钻头阻力等作用。 在成孔的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泥浆相对密度。一般注 入的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1~1.15,排出泥浆的密度控 制在1.2~1.4,对易塌孔的土层排出泥浆密度可增大至 1.3~1.5。此外。对泥浆的粘度应控制适当,粘度大,携带 土渣能力强,但影响钻进速度,粘度小,则不利于护壁和 排渣。泥浆中含砂率也不宜过大,否则会降低粘稠度,增 加沉淀。 (4)清理桩子L 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就应及时清孔。清孔方法: 对稳定性差的孔壁宜用泥浆循环方法排渣清孔;对土质 较好不易塌孔的,可用空气吸泥机清孔。 清孔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清孔是在钻进到达设 计深度后开始,一般采用正循环换浆法清孔,即将钻杆 提离孔底300~500mm后,就不断置换泥浆,维持正循环 清孔30min左右,确切孔内泥浆稠度和孔底沉渣厚度基 本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将钻杆提起,进行吊放钢筋笼 工作。第二次清是在下导管后,灌注混凝土之前进行。通 常可采用泵吸反循环法清孔。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 给足够泥浆,使护筒内泥浆面保持稳定。清孔结束后、灌 注混凝土前,泥浆性能指标与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规 范。 (5)吊放钢筋笼 钢筋笼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吊放入孔时,要 对准孔位,保持垂直慢慢放入,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钢 筋笼固定要牢靠,防止钢筋笼坠落和浇倒混凝土时上 广东科技 。 ”总第 5o期J69 浮。 (6)浇筑混凝土 在泥浆护壁钻孔桩施工中,常要在桩孔内充满泥浆 的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但不能直接将混凝土浇入桩孔 内的泥浆之内,而应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 导管法浇筑混凝土过程如下:在桩孔位置组装并垂 直吊放导管入孔后,在导管上端放置橡皮球塞入管,并 混凝土漏斗装于管顶,将混凝土通过漏斗不时放入导管 内,不断提升、放低导管,起振捣、密实混凝土作用,直至 浇筑完该桩混凝土。 导管选用钢管制成,管径为250~300ram,每节管长 约3m,各管节间用法兰盘螺栓连接并加橡胶密封圈,以 防漏水。 吊放导管时用提升机具来控制导管的提升与下降。 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将导管下沉至距孔底约500mm处, 再将充气橡皮球塞放入导管上端内,然后通过漏斗向导 管内浇入混凝土。第一次浇入混凝土量应经过计算,要 求浇入桩内的混凝土高度应高出导管下口1000 1500mm。如导管口埋入太浅,则导管内容易进入泥浆, 污染混凝土;如埋入太深,则导管内的混凝土不易排出。 当第一次浇入导管内的混凝土体积满足上述要求 时,即可打开混凝土漏斗下口,当混凝土沿导管往下将 球塞冲出导管下口,球塞浮起时,即开始陆续浇筑混凝 土,一边不断浇入混凝土,一边缓慢提升导管,一边利用 导管自身重力向下插管,使混凝土密实,来回往复,并使 导管埋入混凝土内,始终保持在适宜深度内,一般为2~ 3m。同时,还应注意在导管内的混凝土柱体维持一定高 度,使作用于导管底部出口处的混凝土有一定的出口压 力,方能使混凝土向外、向上扩散,进行桩身混凝土的浇 筑。随着不断地浇筑混凝土和相应的将导管上提,可逐 节将导管顶端的管节自漏斗底部拆卸,直至该桩混凝土 浇筑完毕。 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上表面始终与 泥浆接触,使桩顶部分混凝土夹杂泥浆、结构松散,桩混 凝土浇筑完成后,达到设计强度时,应以产除,故桩顶混 凝土浇筑的最终高程应高于设计标高一定高度(按规 范)。以确保桩顶上泛浆部分凿除后,桩顶设计标高处混 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70 l广东科技 。 ’’总第 5a期 I 导管法采用的混凝土骨料粒径10~30ram较为适 宜,混凝土流动性要好,塌落度以160 220mm,C25以上 为宜。 3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1)坍孔 在流砂、软淤泥、破碎地层、松散砂层中进钻,进尺 太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太长、转速太快一适当加大泥 浆密度,不要进尺太快,空转时间过长,轻度坍孔,加大 泥浆密度和提高水位。 (2)不进尺 钻头合金刀具安装角度不适当,刀具切土过浅,泥 浆密度过大,钻头配重过轻一重新安装刀具角度、形状、 排列方向,降低泥浆密度,加大配重。 (3)钻孔漏浆 遇到透水性强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土层一适当加大 泥浆稠度,或倒入黏土慢速转动,或在回填土内掺片石、 卵石,反复冲击。 4结束语 笔者从事建筑业二十五年有余,历经桩种若干。比 较而言一沉管灌注桩、预制桩、钻孔桩三桩种之性价比, 在相同条件下唯钻孔桩较为理想,从受力角度而言,特 别是端承桩,不易受气候变化之影响,使上部建筑过早 出现不均匀沉降,减损寿命。从经济角考虑,也是比较便 宜的。在环保降耗的今天,更是值得推崇。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力一局后勤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