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练笔点,提升写作力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第二实验小学
周
林
【背景分析】
随文练笔是一个能迅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写作要加强对平时练笔的训练与指导,同时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以往,我们
的方法来进行练笔。学生往往提不起写作兴趣,把练笔当成了一种负担。如果另辟蹊径,把练笔与文本有效对接,找寻到恰当的练笔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写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练笔与文本有效对接的关键就是选好练笔点。练笔点的选择可以是文本的补白,情节的延续,文脉的延
在随文练笔的时候,多数采用的是模仿句段、迁移描写伸,场景的想象,景色的渲染,细节的刻画……选好练笔
XIAOXUEJIAOXUEYANJIU
通记时法转化成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词后,下午的时间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都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还要加上12。”……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通过教师的耐心倾听、相机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觉补充,这样,他们对两种记时法的本质和联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一认识过程由浅显走向深刻、由模糊走向清晰,教学的重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同时,学生的学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我们听见了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即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
三、把握支点,从问题中生长动力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支点是指事物的中心和关键。课堂教学的支点在哪?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基于问题的思考,是师生平等的对话……课堂中,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到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还要创设问题情境,关注问题研讨,引导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中,顺利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24时记时法》是一节抽象的概念教学课,从儿童学习的心理学角度看,越是抽象的概念建立越是需要形象来支撑,本课教学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动的时钟配以静止的画面,加上多次视频、音频的呈现,时刻吸引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一个高度上。
同时,通过创设一组问题情境,把本课的知识点贯穿成一条主线,学生在主问题的刺激下,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普通记时法为什么要加时间词,24时记时法为什么不需要加时间词?“”为什么电脑、电视上很多都是24时记时法?”……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下,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与伙伴的交流、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
四、拓宽视点,从延展中生长广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广大的
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但数学课本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要使学生的知识、思维更具有广度和深度,教师可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顺应学生的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让丰富有趣的课外知识走进数学教学活动中,以达到拓展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24时记时法》教学中,围绕本课知识点,穿插了多个课外小知识。课始随着疑问“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播放春晚倒计时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晚上12时是一天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即凌晨0时,可以记作0:00;课中问题“古代是怎样记录时间的?”通过视频介绍原始人简单地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中国古代用十二个时辰来表示时间,一直发展到今天的24时记时法,将学生的视野从过去引到现在,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天为什么是24小时?”通过地球自转视频的演示,让学生了解一天24小时的由来;课尾“为什么钟面上显示的世界各地的时间会不同呢?”通过音频介绍时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不同时区的产生原因。多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与运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广度,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目前,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共同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寻求如何落实这种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影响学生生长的各个细节,把握各种生长因子,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累数学思考经验,使学生在与知识的每一次“相遇”中创造出更多的潜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具有生长的气息。𝅘𝅥𝅮
2016.11
63
点能使练写的片段与文本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文本更丰满,更立体。这样的练笔形式或许便是阅读与写作的最好的契合。这样的练笔对文本的理解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练笔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案例1】
《雾凇》一文描写了吉林雾凇奇景的奇特形成过程,课文只描写了雾凇早晨的美景,读来意犹未尽。练笔点在哪里呢?中午与夜晚的景色也应各有特点,于是我突发奇想,让学生补写中午阳光下和夜晚灯光下的雾凇美景。
师:遗憾啊,如此奇景,作者只带我们领略了早晨的景色,那么中午阳光下,夜晚的月光下、灯光下又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生1:太阳出来了,晶莹透亮的雾凇挂满枝头,亮闪闪的,好似给大树穿上了一件冰清玉洁的大衣,这景色真是“白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银丝绦啊”……
生2: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明月东升,松花江两岸雾气弥漫,枝条上雾气越聚越多,在两岸花灯的映照下,雾凇变得更美丽了,显得流光溢彩,格外华丽……
生3:在灿烂的阳光下,这些可爱的小冰晶,银闪闪、亮晶晶,像全身挂满了银片,又像穿上了一件雪白亮丽的绒裙,也像是全身开满了银花……
生:……
师:那我们就把刚刚想到的美景写下来吧。【案例2】
《祁黄羊》一文,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感知祁黄羊的人物品格,我把练笔点选择在描写解狐的心理活动上,意在通过描写解狐的心理活动侧面衬托出祁黄羊人格的伟大。
师:祁黄羊推荐了解狐,消息不胫而走,不久便传到了解狐的耳中,他听后又会怎样想呢?请大家一起来想一想。
生1:啊,他居然推荐我当中军尉,我可是他的仇人呀。以前我处处和他作对,而他却推荐我接他的班,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生2:真没想到啊,祁黄羊会举荐我,我是他的杀父仇人,他却不计前嫌,我真是自叹不如,等我病好了以后一定要登门道歉,请求他原谅我的过错。
生3:这是真的吗,真是难以置信,我不是在做梦吧。我以前错怪他了,原来他真是一个一心为国,没有私心的人啊……
生4:“你真是宽宏大量,高风亮节啊,我上任后一定
64
2016.11
教学案例
全力以赴,鞠躬尽瘁,好好工作,绝不辜负你对我的信任,我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不能让别人觉得祁黄羊举荐错了我……
师:好,我们就把刚刚所想到的写在练笔本上。【案例简析】1.赋予美感,彰显景美
《雾凇》雾凇奇观是吉林松花江畔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是自然界的一道绮丽景观,文章着重写的是雾凇奇景的形成过程,而对于雾凇壮观绚美的景色写得太少,仅仅写了早晨的美景,便戛然而止了。“雾凇”为四大自然景观之一,对于雾凇的美,学生从文本中感悟得太少了,心中不无遗憾。此时的文本补白,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的遗憾。学生在补写中午或晚上的雾凇景观时,一定会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阳光下、月光下的美景,通过练笔将脑海中雾凇的美化于文字,流于笔端。
根据想象,结合自己的感悟,有些学生写得真是美啊,完全可以成为课文的一小节。这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而且增添了文本的美感。
2.赋予情感,凸显人美
《祁黄羊》写作点落在挖掘解狐的心理活动上,这个练笔点的选择既是从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也是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出发。文本中本没有对解狐的描写,然而练笔却紧紧抓住解狐的内心活动,细化这一情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解狐的心理活动侧面感知祁黄羊伟大的人格魅力,借助学生浓墨渲染的练笔将人物美德凸显出来。就写作角度来说不仅教会学生进行心理描写,而且使学生感悟到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可以说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这样的练笔对后续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很有意义,活动课上学生在排演课本剧时,这一段练笔便是解狐的内心独白,是最好的剧本台词。
【案例反思】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练笔与文本接轨,这是一种新鲜的尝试,小改变,大促动。通过练笔对文本中的某一处再创作、细化描写,以丰富文本内容和内涵。学生会感觉到是在和作者一起创作文本,势必会兴趣陡增,带着一种新鲜感投入到写作中,这样便会下笔流畅,乐于表达,写起来会显得轻松愉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的兴趣愈浓,写作的意愿就愈强,涌现出来的佳作就越多。顺着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评选出最佳片段或最佳小作者,在正确的评价的引导下,学生的写作热情会进一步高涨。
教学案例
四个“关注”达成综合板块的有效教学
——以新译林版英语为例
江苏连云港市锦屏中心小学
王
静
自2012年,江苏省便开始使用最新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与牛津小学英语相比,之前的partA、B、C、D、E、F、G等板块换成了按照活动板块的结构和形式的设计,每个单元由storytime、funtime、cartoontime、lettertime(三年级上册)、soundtime(三年级下册)、culturetime(从五年级上册开始)、grammartime(从六年级上册开始)、songtime、rhymetime、checkouttime、tickingtime等七个板块构成,更加明确了各板块的功能以及侧重点。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综合板块的重点?笔者认为,应把握好“四个关注”,江苏省特级教师戈向红给我们提供了案例。
一、关注各板块的联系,寻找“主线”
虽然综合板块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侧重点都不相同,涉及的语言信息也比较零散,但是如果教师反复钻研教材的话,会发现各板块之间是有联系的,并且蕴含“内在的秩序”。只要教师积极挖掘和建立板块之间的联系,将这些要素融合,由孤立的板块建立起联系,寻找一个“主线”或是共同的话题,就能使各板块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链,并具有趣味性。
1.寻找一个共同的中心点
新教材中的综合板块各有侧重,功能不同。但是教师要关注这些板块的内在关联,有机地结合,寻找一个共同的主线使整个单元的设计具有整体性。例如:戈向
2.深化了文本的理解
随文练笔是走向文本深处的一条蹊径。为了使练笔更贴合文本,学生定会透彻地了解文本,有效与文本对话。如,前文提到的《祁黄羊》一文,学生在写解狐的心理活动时,势必要对解狐这个人物有所了解,对他与祁黄羊之间的瓜葛要有所知。为了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学生一定会去查资料,这样便将学习自觉地延伸到了课外,通过查阅资料会使学生了解到更多文本以外的知识,从而丰富对文本的感知。阅读教学不仅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而且还是与课外资料对话的过程。
红老师在执教新版新译林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Help⁃ingourparents的soundtime、songtime和cartoontime,为这三个部分寻找了一个共同的中心点,就是garden。三个板块分别对应着Sally’sgarden、PollyandSusie’sgar-den、Bobby’sgarden。这样一来,整节课从整体上创设了garden这样一个情境,顺应了儿童的心理,同时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加具有层次性和完整性。
2.通过话题走势让教学顺畅
在课堂上,教师的话题不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话题的选择可以让教学更加顺畅,更好地引领儿童参与到各个话题所引出的活动。例如:戈向红老师在执教新版新译林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Isthisyourpencil的funtime、soundtime和car-toontime板块时是这样设计的:①游戏中练习句子Isthis...?因游戏嘉奖得到礼物盒而转到Isthat...?T:It’stimeforanothergame,butIneedyourhelp.(寻找物品的主人,学生闭眼5秒,教师从学生那里拿一些文具,学生去找主人)S1:Isthisyour...?S2:No,itisn’t.S1:Isthisyour...?S3:...Youdidagoodjob.Thisbigboxisforyou.Lookandguess.Whatisit?S1:Isthata...?②礼物盒子里的东西正好是1~3单元soundtime部分的语音词,既复习了旧语音,又引出了新语音的教学。③在说出更多的语音词环节自然的出现lunchbox,从而进入到cartoon
3.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力。
教师寻找到合适的练笔点,会较深地刺激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学生爆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给文本添上浓墨重彩的一段,会促使学生勤于思考,潜心写作,创作过程中,不仅与文本对话,还与作者对话。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会深思熟虑,这样长期的进行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有效的评价也能促进写作力的提高,大家都在比谁写得好,能成为最佳作品,教师正确到位的评价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种良性激励中,学生的好作品会层出不穷。𝅘𝅥𝅮
2016.11
XIAOXUEJIAOXUEYANJIU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