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黄埔香格里拉花园
2.建设地址: 南京白下区大光路生计处80号 3.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78000M
4.工程结构特点简要描述:静压管桩基础,桩长19M~
21M,混凝土强度C30~C35;主体为框架剪力墙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二、 引用规范及条款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 3、设计图纸 4、《工程监理规划》 三、预备工作
1、 监理工程师和承包人应认真阅读施工图,参加图纸会审,
把握设计要求,并熟悉有关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2、 工程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做好以下工程:
(1)、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认确实审查并提出审批意见。
2
(2)、检验有关原材料、半成品及其配件的合格证或质报书,检验承包人按规范进行的材料质量检验资料,监理工程师应进行抽查和复验。
(3)、核定承包人进行的施工机械设备,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治理人员的上岗资质。
(4)、监督承包人对操纵点和水准点进行复验。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和备案。
四、 施工放样
a) 检查施工测量仪器、计量器具是否在检定使用期内,否则应监督施工单位将仪器和器具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其检验报告应交监理工程师检查。
b) 承包人应对测绘院提交的坐标点进行复检并进行爱护,若发觉与测绘院提供的坐标成果图有出入应及时书面报建设单位和监理,以便及时与测绘院联系处理。爱护测量的记录,简图和运算成果应报监理工程师复核。
c) 为了满足施工放样和质量检验的需要,承包人应适当加密平面操纵和高程操纵点,加密测量的记录,简图和运算成果应报监理复检。
d) 承包人有义务无偿提供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并协助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
五、 桩基施工质量操纵
为了对静压管桩施工质量进行有效地操纵,应按施工顺序建立一级质量操纵点,包括:桩的进场验收,压桩施工,检测操纵等。在一级操纵点下又设置若干二级操纵点,层层把关,只有在上道工序完成并体会收合格、签署书面意见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静压管桩施工中所设置的一系列操纵点及其操纵内容、质量标准、保证措施。
1、桩的规格:参照江苏省结构构件标准图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苏G200101,桩型号为PTC80-500-C60。
2、桩的检查:桩进场检查桩的制作日期、砼试块报告、合格证、检测报告,桩使用钢材的合格证、检测报告、钢筋对焊接头的试验报告、预应力钢筋的冷拉和张拉纪录。水泥、砂、石的检测报告等。 3、桩的验收
3.1、桩身成品砼不得有内离析现象;外表应平坦、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裂逢(内壁因养护而产生的干缩裂缝除外),端面应平坦,砼不得高出接头端面,预应力钢筋不承诺断筋、脱头;合缝及包箍处不承诺漏浆,内表面不得塌落后露筋。
3.2、管桩承诺偏差见表1。 表1
项目 承诺偏差 优等品 长度(L) 端部倾斜 外径(D) D≤600 D >600 +0.3%L -0.3%L ≤0.3%D +2、-2 +3、-2 +10、0 +5、0 一等品 +0.5%L -0.4%L ≤0.4%D +4、-2 +5、-2 合格品 +0.7%L -0.5%L ≤0.5%D +5、-4 +7、-4 壁厚(t) 爱护层厚度 桩身弯曲度 外侧平面柱 度 +15、0 正偏差不限、0 +7、-3 +10、-5 (+5、0) (+7、0) (+10、0) L/1500 L/1200 0.2 L/1200 端 内 径 板 外 径 厚 度 +0、-1 +0、-2 正偏差不限、0 注:括号中数字用于预应力砼薄壁管桩(PTC) 4、桩的堆放
4.1、管桩吊运应轻吊轻放,严禁碰撞。
4.2、管桩堆放、吊运支点位置参见下图A,也可直截了当钩住管桩两端水平起吊,对不满足抗裂要求的应按吊点起吊,起吊时,绳索与桩的夹角应≥45°。当管桩长度≥20m时,应采纳如图B四点堆放或起吊。
4.3、施打前管桩吊立吊点位置如图C、图D,如改变吊点位置应进行验算。 ≥45°(图A)≥45°≥45°(图B)图C图D 4.4、管桩堆放层数,应依照其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及堆垛稳固性确定。本工程一样不超过两层。
4.5、管桩应按支点位置放在垫忱上,层与层之间用垫木隔开,每层垫木应在同一水平上,各层垫木位置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垛时,必须在两侧打好防止滚垛的木契。垫木不许用软垫木、腐朽木。
5、静压桩的施工。
5.1、沉桩的可行性判定:静压桩施工前,监理工程师要认真熟悉场地及周边环境,吃透地质资料,以工程地质报告提供的静
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及标贯值N为要紧判定依据,同时参考土的其它物理力学指标,如容重、孔隙比、压缩模量等综合分析,对桩的可压入性作出判定。
5.2、压桩时,为减少静力压桩的挤土效应,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预钻孔沉桩,孔径宜比桩径小50-100mm,深度一样为桩长的1/3-1/4,施工时应随钻随压。
②挖卸载沟,沟的尺寸一样为0.5×2.0m,“卸载沟”可与防震沟综合考虑设置。
③采取设置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等措施。 ④放慢压桩速率,操纵每日压桩数量。
5.3、审核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专门是压桩机的选型是否满足要求,压桩顺序是否合理,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可行。
压桩顺序应符合下列原则:
①对密集群桩,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进行。 ②当一侧毗邻建筑物向远离建筑物方向进行。 ③依照基础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5.4、桩位的核定:依照施工图运算每个桩位的坐标值,核定施工单位的放线纪录,对放线进行核查,严格操纵建筑物的轴线。 5.5、对压桩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桩位、桩身垂直度核验,接桩对中及接桩质量检查,终压条件确认等是旁站检查要紧内容。 ①终压条件按以下条件确定:
a.桩端达到设计要求持力层。
b.有效桩长符合设计要求。
c.终压时油压值(依照单桩设计承载力换算成单缸油压值)要紧以油压值为准,其它作为参考。 ②接桩采纳焊接法:
a.焊接前应先确认管节是否合格,端板是否合格、平坦,桩端埋设铁件、专门端板坡口上的浮锈及污物应清理洁净,露出金属光泽。
b.接桩就位时,下节桩头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桩节找正接直,如桩节间间隙较大,可用铁片填实焊牢,接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2mm。
c.手工焊接时第一层必须用Φ3.2mm电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采纳粗焊条(Φ4mm或Φ5mm),一样采纳E43XX型焊条,其质量应符合GB/T5117-1995的规定。用自动焊及半自动焊时,按相应规程执行。坡口错位偏差≤2mm,焊缝高度偏差应≤1mm。
5.6、对压桩过程中可能显现的专门情形的判定及处理。
①当遇地下障碍物时,依照不同情形,作如下处理: 深度小于3m时,进行人工清理。 深度大于3m时,采纳引孔方法。 深度大于10m时,及时进行补桩。
②对压桩过程中油压值突然下降的情形,及时作出正确判定,如属地层变化,可连续送桩,如属断桩,及时进行补桩。
5.7、做好桩基施工记录。 6、桩的检测及截桩
6.1、做好桩基的检测工作,配合检测单位按要求对桩进行抽检,依照检测报告及竣工图对比验收规范对桩进行验收。 6.2、当需要截桩时,为保证管桩在敲打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应在设置托板及放入钢筋骨架后,第一浇灌桩顶设计标高以下1M范畴内的砼(管桩内空泛范畴),浇灌砼前,应将管桩内表面的浮浆清除并清洗洁净,其强度等级比承台提高一级。待浇灌的砼达到7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凿去桩顶设计标高以上余外部份,伸入承台内的管桩表面应凿毛,并在浇灌承台砼前,将桩表面清洗洁净,再刷一道不低于425号纯水泥浆一道。 6.3、桩顶与承台见苏G200101连接详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