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10分) 1.为了能捕到更多的蟋蟀,哥哥只喝了一gāng( )子浓chóu( )的苞米zhōu( ),嘴也没来得及cā( ),就穿上yŭ xuē( )
来到了野外pì jìng( )的地方,准备捕捉。
2.爷爷退休后的生活一点儿也不jì mò( )。白天,他有时到街边
和tān fàn( )们liáo tiān( ),有时整理菜园的zhà lan( );
晚上,他会读一些关于历史的书。
二、选择。(14分)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眨.眼(zhā)水浒.传(hŭ) B.避.开(bī)逆.时针(ní) C.挪.移(ná)炊.事员(chuī) D.绞.刑(jiăo)俱.乐部(jù)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别无所求 荒无人烟 万向更新 五湖四海 B.张灯结彩 心平气和 无济于事 喜出望外 C.两面三刀 跃跃欲试 怒气冲冲 专心致志 D.随心所欲 诚心诚意 千门万户 无独有偶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的吧:那是谁? B.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C.“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D.摆出来的灯各形各色,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班长的牺牲可谓死得其所....
。 B.新成立的抢险救灾突击队是一群乌合之众....
。 C.见微知著....
,小小的言行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与修为。 D.当灿烂的春光布满大地时,了无生机的冬天就变得奄奄一息....了。 7.与“学校组织师生开展献爱心、见行动”这一句错误相同的一项是
( )。
A.学习是否努力,是学习成绩好的关键。
B.今天来了几个出版社的编辑。
C.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确切需要大大提高。
D.市纪委严肃处理了天海公司经理贪污腐化。
8.填入下列语段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太阳给月亮写信。铺开天空蓝蓝的信笺,用金灿灿的阳光,写下了( )的问候。( )的云彩,是问候开出的花朵。月亮给太阳写信。铺开天空墨黑的信笺,用银亮亮的月光,写下( )的问候。( )的星星,是问候开出的花朵。 A.温暖 飘飞 闪烁 轻柔 B.轻柔 飘飞 温暖 闪烁 C.温暖 飘飞 轻柔 闪烁 D.飘飞 轻柔 温暖 闪烁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恰当地表达出北京的春节热闹、喜庆的氛围。 B.《为人民服务》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缜密,层层深入。
C.《十六年前的回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文章的结构非常紧凑。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材料,
直至最后点出道理。 三、根据语境填句子。(10分)
10.老舍在《北京的春节》里,用“俗白”的风格、京味儿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老北京春节的习俗,让我们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氛围。古代诗
人也用凝练的语言去描写节日,如“春城无处不飞花, ”
描写的是寒食节的景象;“今夜明人尽望, ”描写的是中秋节的景象。
11.“ , ”形容孩子想要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 ”告诉我们只有平时勤奋好学,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12.一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诗人赋予了高尚的品格和志向。王冕用“ , ”赞美了梅花的高风亮节;郑燮用 “ , ”来表现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
四、阅读理解。(29分)
(一)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3.解释下列句中的“之”。(4分)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14.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学习的结果却截然不同,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可以分别用 和 这两个词语来概括。(2分)
15.填空。(3分)
这篇文言文选自《 》。这是一本记录 (谁)思想和言行的书。这位圣人与孔子合称为“ ”。
16.“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你同意这样的评价吗?为什么?(2分)
(二)修鞋姑娘(作者:王境华)
①凛冽的北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
②就在昨天,当我脱下左脚上那只后跟绽开了的皮鞋,要求她重新
绱(shàng)好的时候,我还有点儿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双牛皮鞋底。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③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花钱多一点儿不要紧。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啪,啪,啪,三个钉子就钉进去,接着一手提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④我正要付钱,她一边摆手说不忙,一边指着鞋面,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说:“这儿倒是需要纳一纳,你看,线都断了。”说着,哧啦哧啦地绱起来。
⑤借着她干活儿的机会,我注意了一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胖的身材,胖乎乎的脸蛋儿,蚕眉下有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那冻肿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艰辛。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我都不还价。
⑥姑娘把鞋绱好递给我,叫我脱下另一只,我抬起脚,叫她看那只没坏。她说:“你是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把我的鞋子脱去绱起来。
⑦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莫非她是为了多要钱?
○8鞋结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
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我的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想起几年前买布只差几分钱遭人白眼的事,心里更是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并要摘下手表做抵押。谁知,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⑨“不,可是我没带够钱啊!”我告诉她。
⑩“是的,不过你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
1○
1“别的?我给了你什么?”我纳闷儿地问。 1○
2“诚实和信任啊!”她坦然地回答。 1○3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1○
4我向她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送钱来。她说:“这我相信。不过,手表不用摘,三角钱你也不用再送来。再说,我明天说不定到什么地方,
你到哪儿找啊!”
1○
5是的,这样大的城市,到哪儿去找她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
1○
6修鞋姑娘,你在哪里? 【注】绱鞋:是指把脱开的鞋帮和鞋底再次缝在一起。 17.“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我都不还价”是因为( )。(2分) A.她修鞋的技术很好 B.她修鞋的态度很好
C.“我”不在乎这几个钱 D.“我”感到她的经历艰辛 18.“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中“那种人”指的是( )。(2分)
A.修鞋技术不好的人 B.修鞋技术高超的人 C.漫天要价的修鞋人 D.要价公道的修鞋人 19.让“我”“心里更是紧张”的事是( )。(2分) A.她修好了“我”的一双鞋 B.“我”身上只能找到三角钱 C.“我”承诺多给她一点儿钱 D.“我”想起几年前遭白眼的事
20.“修鞋姑娘,你在哪里?”“我”苦苦寻找修鞋姑娘最直接的原因是( )。(2分)
A.送钱给她 B.拿回手表 C.说声感谢 D.还想修鞋 21.如果把本文分成三大部分,下面哪种分法最恰当?(2分)( ) A.第①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②-⑤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⑥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B.第①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②一①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雪一⑥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C.第①-⑦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8③-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⑤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D.第①⑦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③-④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0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22.“我”在修鞋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在横线上填
写完整。(2分)
有点儿怀疑(不放心)→ →蒙上阴影→ →真惭愧 23.“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这个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4.如果修鞋姑娘在城里开了一个修鞋店,请你帮她取个店名,并联系短文说一说你起这个店名的理由。(4分)
五、习作。(30分)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居家抗‘疫’”有关的习作,注意按一定顺序把内容写具体,表达出真实的感情。(不超过6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