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顺应全球化趋势,构建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顺应全球化趋势,构建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来源:智榕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顺应全球化趋势,构建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作者:侯贺英 马瑞贤 么会玉 来源:《学园》2014年第30期

【摘 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全球化趋势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新要求,并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进行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问卷调查。在结合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三要素:基础英语教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通识英语教育。 【关键词】全球化 课程体系 基础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 通识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31-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经济上的合作交流更是带动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国际接轨。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即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求,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得具备较强的职场英语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人文素养。由此看来,以简单的基础英语教学为重点的大学英语教学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通识英语教育三部分。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紧密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笔者以河北金融学院2012级金融系本科三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考查学生对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看法和在大三开展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态度。河北金融学院是一所极具金融特色的年轻本科院校,2012级学生已经结束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因此选取2012级金融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他们对于这一课程的看法比较深刻全面。

一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调查问卷——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

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基本信息的了解,包括性别、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第二部分调查学生对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看法;第三部分则调查学生对开展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态度。此次问卷共发放83份,收回有效问卷77份。通过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只有25%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仅31%的学生认为他们对英美文化有了很深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第二,4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安排很合理,即“读写”+“听说”;60%的学生认为用两个学年的时间进行大学英语学习很有必要。这就说明基础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占据主体位置,而且应该保证两个学年的学习时间。

第三,65%的学生认为在大三可以开设英美文学、文化和历史等课程;79%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考研英语课程;69%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托福或雅思英语课程;87%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如金融英语等。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绝大多数学生都持正面态度。另外,调查数据也显示出学生的需求,如学生们对外国文学、文化和历史比较感兴趣;考研和出国深造是学生们进一步学习的两个重要通道;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对于学生的就业来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 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问卷调查的结果再次说明,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基础英语教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通识英语教育。 1.基础英语教学

由于中小学阶段对英语教育的重视,使得大一新生在入学时的英语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两个学年的大学英语基础英语教学仍然必不可少。原因有三:首先,中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多为应试教育,重读写、轻听说,而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则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大学英语除了语言训练,更重视文化输入;再次,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模式因受知识点众多的影响,多为老师讲、学生听,而大学英语教学则更加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英语中的基础英语教学至关重要。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在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中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来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

问卷调查还显示,仅31%的学生认为他们对英美文化有了很深的认识。这说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文化的重视仍然不足。虽然读写和听说课程都会涉及文化点,但都是片断性的,学生很难对英美文化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基础英语教学周期不能缩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增强对学生的学习监控;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加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英语已经成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一枚强有力的武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英语交际方面,而且也表现在专业英语能力方面。因此,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应该被纳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专门用途英语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必须在积累了足够的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才能参加。因此,本课程不宜过早加入学生的课程体系。另外,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差异,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经过两年的基础英语学习,专业英语的学习仍然难度较大,而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基础英语教学结束之后,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专业英语学习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考虑,专门用途英语应该设置为选修课。教师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也要鼓励学生努力积累,为参加专业英语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需要有雄厚的师资基础。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他们必须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学校也可以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考核的教师才可以承担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大学英语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做好角色转换,迎接新的挑战。 3.通识英语教育

与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比较起来,通识英语在实用性上没有前两者立竿见影,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会影响学生将来就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识英语教育不应只包括英美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还应该包含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学习国外的一些精粹,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海外,这就需要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为了区别汉语的通识教育课程,英语通识教育应该以英语为媒介,学习传统知识、弘扬传统文化。

通识英语教育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基础英语教学对于教师的文学文化素养要求并不高,因此,教师应该对中外文学、文化、历史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样才能胜任通识英语教育课程。 三 结束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特点和学生层次等,构建一套新型、适应时代要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并且应该不断完善该课程体系,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有国际市场竞争力且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 [3]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责任编辑:林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