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脏穿透伤21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心脏穿透伤21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智榕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76・ 如urnal ofClinical andExperimentalMedicine Vo1.6.No,2 Feb.2007 心脏穿透伤21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顾芸 陆兴华周元婷(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广东 东莞52300) 【摘要】 目的总结心脏穿透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1例心脏穿透伤患者均实施急诊-?-- ̄,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急救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引流管护理、呼吸系统护理及营养护 理。结果2l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第9天并发心包填塞,经再次开胸行心包大部分切除术治愈,余均抢救成功。结论 术前及时到位的急救护理、术后加强各项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心脏穿透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心脏穿透伤 围手术期护理 心脏穿透伤具有病情重、发展快、伤情凶险和死亡率高的特 远端输液,用最大套管针选最大的血管快速输液、输血,补充血容 点,约60%一81%的患者在伤后短时间内死亡。能生存到达医院 的大多数受伤者表现为心脏填塞或低血压休克等症状…,抢救 的关键在于及时清除心包腔积血或血块、修补缝合心脏裂口达到 控制出血、解除心脏压塞征0引。及时的手术和到位的护理对于 抢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我科自1997年6月至2005年6月共 收治心脏穿透伤患者2l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心脏穿透伤患者,男性19例,女性2 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7.3岁。创伤原因:刀刺伤19例, 破啤酒瓶尖端刺伤1例,高速旋转的机床脱落的刀片击伤1例。 其中于急诊室明确诊断为心脏大血管损伤12例。拟诊为心脏大 血管损伤12例,拟诊为开放性血气胸6例,刀刺入胸骨后仍然保 留未拔出1例。表现为出血性休克14例,表现为胸闷、气促、缺 氧、出汗和脉压明显变小者7例。由急诊科直接送入手术室15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0~50 min。受伤后至切开心包时间35— 80 arin。损伤部位:左心房6例,左心室3例,右心房7例,右心室 4例,升主动脉1例。裂口大小:0.5~1.0 cm 9例,>1—2 cm8 例,>2—3 cm4例。合并伤:胸骨穿通伤1例,肋骨骨折4例,左 肺穿通伤13例,右肺穿通伤4例。血气胸19例,创伤性湿肺8 例。 1.2手术方法心脏穿透伤的抢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及时诊 断和迅速手术修补心脏。本组所有息者均在紧急气管插管及呼吸 机辅助通气全麻下行心脏修补、心包开窗引流、肺修补术等处 理 。 1.3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1例心肌修补后因心包窗口小, 于术后第9天又并发心脏压塞,经穿刺置管引流不畅再次行剖胸 探查,术中发现心包壁因炎症反应而肿胀增厚达l cm,心肌肿胀 呈紫红色,部分心肌从心包窗口疝出嵌顿。经扩大切除心包和置 引流管。术后第18天复查,心脏大小正常。32 d后康复出院。另 1例在术后11 d出现精神症状,经内科门诊治疗2个月后基本恢 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余19例术后无发生其它并发症。随访结果 全组均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2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急救护理就地抢救。避免搬运患者。如有异物刺人心 脏,部分露于体外,异物不能轻易拔出,因此类异物插在心脏有 暂时止血作用,拔除异物则导致大出血而死亡,在未作好开胸 止血措施前切勿拔除。整个抢救过程中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分 别负责循环管理、呼吸管理、术前准备和病情观察。 2.1.1循环支持由于心脏外伤使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发 生了剧烈变化,极易发生休克,应快速建立2条或2条以上的静 脉通路,因出血量大,且处于休克状态,外周静脉塌陷,穿刺困难。 应尽量选双上肢静脉、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切忌在受伤肢体 量,纠正失血性休克。因休克早期血压相对稳定,所以尽管低血 压是诊断休克的重要指标,但不是早期指标 J。因此应尽早进 行抗休克处理,缩短抢救时间。整个抢救过程中耍确保输液畅 -通,是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的基本措施。 2.1.2呼吸支持心脏穿透伤后,多合并气胸、血胸、心包积血, 同时又由于外伤疼痛、紧张、恐惧等因素造成呼吸加快、呼吸困 难、严重影响气体交换,造成缺氧。心包填塞时由于心脏受压,血 液回流受阻,心搏出量和排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肌严 重缺氧,随时有心脏停跳的危险。因此,必须快速清除呼吸道内 分泌物、血液等,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4—6 l/ min),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昏迷患者头偏向一则。防止分泌 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监测血氧饱和度,依缺氧情况调节氧气吸 人流量。遇有呼吸表浅、减慢、血氧饱和度低不能纠正者,应即行 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2.1.3急诊手术心脏穿透伤的抢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迅速 的手术,应在尽快完成交叉配血、药物过敏试验、备皮、导尿等术 前准备、大量输液、输血抗休克的同时行开胸手术,同时密切观察 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CVP)、末梢循环、 尿量、胸腔出血量、面色、四肢皮肤温湿度等,做好急救记录。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护,必要时15—30 min观察记录1次,尤其在术后24 h以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 征、中心静脉压、尿量等变化,观察有无频发早搏、室速、室颤、房 室传导阻滞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如病人意识由清l醒变模 糊、脉搏细弱、皮肤湿冷、面色紫绀、血压持续下降、呼吸表浅、尿 量每小时少于3O ml,提示病人有失血性休克,应及时通知医生 抢救。只要出现失血性休克,Beck三联征(动脉收缩压降低、脉 压小、中心静脉压升高),心音遥远,是心包填塞的有力佐征。严 密观察、及时发现预兆、预防在先。 2.2.2心包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及瓶。 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或牵拉脱出,定时从胸壁向下挤压引流管, 每30min~1 h挤压1次,出血多者15 min挤压1次,保持胸腔闭 式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管水柱波动情况,防止血块堵塞。严 密观察、准确记录引流物的性状及引流量,对出m多者应记录每 小时胸液量。如术后3 h内每小时超过200 ml或24 h超过1 000 fnl,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血压 平稳后取有效半卧位,便于引流。更换胸腔引流瓶时应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防止发生逆行感染。如需搬动病人,应将两把止血钳 交叉夹紧引流管,妥善放置引流瓶。 2.2.3加强呼吸系统管理 由于外伤切口疼痛、放置心包胸腔 引流管引起疼痛,患者不敢进行深呼吸运动,所以术后常出现呼 吸急促、表浅,应多与患者交流,指导其正确呼吸的方法,同时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插床和实验医学亲志2007年2月 苇6卷 弟2期 ・177- 血液透析直接穿刺动脉的操作与护理体会 王媛 罗小娟黄国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江西赣州341000) 建立良好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HD)和(或)血液灌流 病情和年龄来调节,成人可达150—220 ml/min。血流量不通畅 将针柄蝴蝶结折向左边或右边,以免针头 (HP)等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临床上可采用手术造瘘和静 时。可调整内瘘针斜面,脉插管或直接动脉穿刺建立血液通路达到治疗目的…。但手术 斜面接触血管壁引起血液引流不畅,或者抬高针柄,下面垫一棉 造瘘在短时问内不能使用,插管保留时间短且易感染、滑脱、生活 球,用胶布呈u形固定。或针头稍进或后退,选择最佳位置。通 不方便等,加上我科病人多来自农村,无法承受长期的透析费用, 过临床实践,我科对一些血压偏低、血流量小、不易穿刺的病人, 不能保证规范的透析治疗,因此。直接动静脉穿刺是我科建立血 采用双管引血法。即用输血器连接内瘘针,预冲盐水,另穿刺动 液通路的首选。 1临床资料 脉,连在回路三通管上,双管动脉同时引血,达到了较满意的效 果。 1.1一般资料我科自开展血液透析以来,近3年(2003年1 3体会 月至2006年1月)每年透析人数平均达2 500人次。直接穿刺动 3.1 透析前做好心理护理质量最轻11 ,穿刺成功率每年均90%以上。 1.2一般治疗120 ml/min。 对首次透析病人做好细致的解释工 脉占全年透析的90%,病人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为4岁,体 作,危重病人做好家属思想工作,说明透析治疗的重要性,树立医 治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惧感。 透析时间一般为4 h,首次啦人为3.0~3.0 h, 3.2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在操作上要精益求精,提高穿刺成功 儿童2.5—3.0 h。成人血流量达150-一Z20 ml/min,儿童达60— 率,减轻病人痛苦,以娴熟的技术赢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让病人 有安全感,达到心情放松,医患配合。 2准备与操作 3.3掌握技巧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肥胖病人进针时角度加 多选用周围浅表动脉,最常选用桡动脉和足背 大,进针宜深;瘦小病人进针宜浅不宜深,角度20—30。左右;天 2.1 穿刺部位动脉。 冷血管收缩,须预先保暖,使血液循环改善。固定穿刺部位是保 病人平卧或半卧位,选择桡动脉穿刺则上肢平放,稍 证透析顺利的关键,可用长胶布将穿刺肢体固定床边,昏迷、躁动 2.2体位 向外伸展,手心向上,腕部稍垫高;选择足背动脉下肢伸直放松, 病人则需专人护理。足底垫沙袋固定 ‘。 3.4观察与止血透析治疗过程中须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 2.3操作用0.5%碘伏消毒穿刺部皮肤3遍,戴无菌手套,铺 血、肿胀与针头滑脱,如有则需重新穿刺。透析完毕,对穿刺点用 无菌巾。内瘘针用肝素盐水预冲排气。内瘘针与回路动脉端连 纱球压迫,长胶布环形固定,用手加压5 min左右,嘱病人穿刺肢 接,固定。操作者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轻按压动脉搏动点定位, 体避免剧烈运动及负重。止血压迫时问以4 h为宜。 右手持内瘘针斜面向上,30。角度斜刺入皮肤,沿搏动点缓慢进 针,见血流出,颜色鲜红有跳动,即可开启透析机引血,左手继续 固定针柄,右手粘贴胶布固定针头,盖上无菌纱布。血液流经透 析器一半距离时,将回路静脉部接口消毒,连接在静脉内瘘针上, 开始透析。 2.4血流量的调节技巧 血流量由小到大,开机时宜50 ml/ 参考文献 [1]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主编.实用透析手册[J].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3:66. [2]盂娟,申婕,王海莉,等.周边动脉直接穿刺行血液透析490例次护 理体会[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0,11(4):39. (收稿El期:2006—11一l1) arin,使机体和动脉血管逐渐适应,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血流量视 励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其紧张情绪。持续低流量吸氧,鼓励协助 护理措施,特别是生命体征及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 病人定时翻身叩背,给予雾化吸人,指导并协助病人有效咳嗽排 的发生,是心脏穿透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痰及深呼吸等肺功能锻炼的方法。本组病人术后通过以上护理 参考文献 措施均未出现肺炎及肺不张等并发症。 [1]易定华,刘维水,蔡振杰,等.心脏创伤的临床救治[J].中华急诊医 2.2.4加强营养支持术后病人精神差,体质弱,机体抵抗力下 学杂志,2003,12(3):154—155. 12(8):357—358. 2]黄阳,赵英敏.心脏刀刺伤的急救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6, 降,应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减少肠道黏膜萎 [缩,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等。如肠内营 [3]覃谦,陈中良.穿透性心脏创伤2l例院内救治分析[J].中国基层 医药,2004,7(7)818—819+ 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可采取肠外营养,遵医嘱通过静脉方式 补充营养,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小结 68 patients suffering blunt che trauma for evidence of cardiac injury [4]HeUeing TS,Duke P,Beggs CW,et a1.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J].J Trauma,1989。29(7):961. [5] 魏红云,李光星.1例心脏穿透伤急诊室剖胸患者的急救护理[J]. 通过21例心脏穿透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到护士只 南方护理学报,2002,9(6):71. (收稿日期:2007—01—15) 有具备娴熟过硬的抢救护理技术、丰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 全面而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伤情,维持呼吸循 环功能,争分夺秒配合手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术后各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