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中新水产品贸易分析与展望

基于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中新水产品贸易分析与展望

来源:智榕旅游
农业贸易展望基于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中新水产品贸易分析与展望许伟1胡冰川2渊1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曰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冤摘要院基于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袁定量分析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情况发现院近年来袁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国内水产品需求增加袁中国在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方面的优势开始下滑曰新加坡各类水产品竞争优势较弱袁两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尚不明显曰中国对新加坡出口水产品制品主要包括鲍鱼尧罗非鱼尧虾蟹类制品袁与新加坡国内消费需求较为吻合袁未来中国仍然维持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的格局曰两国之间贸易互补性呈现上升趋势袁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袁尤其是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表现出较高的贸易互补性遥关键词院新加坡曰水产品贸易曰消费曰竞争性曰互补性 开放科学渊资源服务冤标识码渊OSID冤院AnalysisandProspectofSino-SingaporeAquaticProductsTradeBasedonTradeCompetitivenessandComplementarityXuWei1,HuBingchuan22RuralDevelopment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32冤Basedonthetradecompetitivenessandcomplementarity,thetradesituationbetweenChinaand渊1SchoolofBusiness,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Maanshan243002,Anhui;Singaporewasanalyzedquantitatively.Inrecentyears,withtheincreaseoflaborcostsanddomesticdemandforaquaticproducts,China'sadvantageinfishandcrustaceansoftproducts(037)begantodecline;Singapore'scompetitiveadvantageinvariousaquaticproductswasweak,andthecompetitiv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countrieswasnotobvious;China'sexportofaquaticproductstoSingaporemainlyincluded:abaloneTilapia,shrimpandcrabproducts.TheseproductsweremoreinlinewithSingapore'sconsumptiondemand,andChinawouldcontinuetomaintainthepatternofexportofSingapore'saquaticproductsinthefuture;tradecomplementaritybetweenthetwocountriesshowedanupwardtrend,andtherewaslargeroomforimprovement,especiallyfishandcrustaceansoftproducts(037)showedahighertradecomplementarity.Singapore;aquaticproductstrade;consumption;competitiveness;complementarity收稿日期院2019-04-29基金项目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渊2018HY-ZD0801冤作者简介院许伟渊1994要冤袁男袁安徽合肥人袁硕士研究生袁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尧农产品市场与价格袁E-mail院1030445183@qq.com曰通信作者胡冰川渊1980要冤袁男袁安徽马鞍山人袁博士袁研究员袁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尧农业经济袁E-mail院hubch@cass.org.cnAO农业展望882019年第7期农业贸易展望0引言2013年袁国家在野一带一路冶倡议中提出袁中国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袁对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进行量化分析遥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基础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袁采用SITCRev.3产品分类法袁将水产品分为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类冤尧干腌熏鱼渊035类冤尧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类冤尧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类冤等四大类遥应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曰2016年袁全国渔业渔政会议指出袁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袁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曰2017年袁叶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叶乡村振兴战略规个五年规划曳中提出袁中国应扩大渔业国际合作袁加快渔业野走出去冶步伐曰2018年袁划渊2018要2022年冤曳指出袁加强渔港经济区建设袁推进渔港渔区振兴遥这些均为中国水产品贸易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遥新加坡作为野一带一路冶沿线国家袁与中国水产品贸易往来密切遥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渊UNComtradeDatabase冤统计数据袁2017年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贸易额2.74亿美元遥目前袁对于中国水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包括院一是研究中国水产品贸易增长的具体原因遥如周昌仕等尧蒋凤云采用CMS模型袁分别研究了中国与泰国尧美国水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袁结果表明竞争力效应是现国整体水产品贸易袁表明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今中国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1-2]遥邵桂兰等通过分析中有待加强[3]遥二是研究中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遥如邵桂兰等尧徐雪峰分别研究中国与韩国尧东盟水产品贸易影响因素袁研究表明贸易成本是限制水产品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4-5]遥蔡鑫等则在中国整体水产品1中新水产品贸易现状相对于新加坡袁中国是水产品大国袁显然在不对称的生产与贸易格局下袁两国的水产品贸易对新加坡的意义高于中国遥选择研究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院一方面袁在野一带一路冶背景下袁两国水产品贸易日益紧密曰另一方面袁一直以来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尧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袁因此袁两国之间的水产品贸易所包含的外部干预因素少袁相当于贸易中的一个野自然实验冶袁透过这个自然实验袁可以提供中国水产品贸易在历史发展中的变迁证据遥以下针对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进行相关介绍遥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显示院2008年以来袁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贸易总额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袁年均增长率为21.67%渊表1冤遥2008年10月23日袁中国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袁中新两国贸易往来愈加便捷袁两国水产品贸易表现出增长趋势袁到2012年袁两国之间水产品贸易额已增长至1.47亿美元袁增长了3.14倍遥2013年袁随着野一带一路冶倡议的提出袁新加坡作为沿线国家袁进一步加强了两国水产品贸易往来遥2013年袁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贸易额为2.67亿美元袁较2012年增长了80.85%袁之后逐渐增加曰2015年两国水产品贸易额增长至3.37亿美元袁达到历年来两国水产品贸易额的最大值遥但是近年来袁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贸易额呈现大幅下滑趋势袁相对于2015年袁2017年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贸易额下滑了18.63%遥一方面由于当前世界贸易的基础上袁认为各国资源禀赋尧经济制度等会显贸易竞争力以及贸易互补性等袁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著影响中国水产品贸易竞争力[6]遥三是基于比较优势尧之间水产品贸易具体情况遥如佟光霁等尧许伟等以及王远凤等在采用相关贸易指标的基础上袁分别研究了中国与俄国尧美国以及野一带一路冶沿线国家的水产品贸易情况[7-9]遥可以看出袁现有文献缺乏具体的对中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袁讨论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遥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袁基于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的研究遥对此袁本研究基于贸表12008要2017年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贸易情况Table1China'saquaticproductstradetoSingapore,2008-2017单位院万美元年份 出口额 进口额 贸易总额 2008 4 217 478 4 695 2009 8 334 438 8 772 2010 9 884 380 10 264 2011 10 853 506 11 360 2012 14 184 539 14 724 2013 25 904 725 26 629 2014 29 295 421 29 716 2015 33 361 362 33 723 2016 29 554 486 30 039 2017 27 114 328 27 442 AO农业展望892019年第7期农业贸易展望经济复苏依旧缓慢袁新加坡市场消费需求降低袁水产品订单减少曰另一方面袁水产品国内消费快速增长袁利润水平提高遥此外袁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贸易始终保持贸易顺差袁出口远远大于进口袁说明了中国水产品较新加坡更具有竞争力遥在中新水产品贸易结构方面袁由于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中袁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占据绝对优势袁因此袁本研究仅考虑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结构遥数据显示袁2008年以来袁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始终占据中国出口新加坡水产品的主导地位袁源于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袁华人占总人口70%以上袁华人消费习惯影响了国家的进口贸易袁且新加坡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袁能够消费高端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表2冤遥其中袁鱼类制品主要包括鲍鱼和罗非鱼袁甲壳类制品主要为虾尧蟹类遥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袁2017年袁中国出口新加坡鲍鱼和罗非鱼制品分别为0.21亿美元尧0.08亿美元袁分别占对其水产品出口总额的7.78%尧3.13%曰甲壳类制品中蟹的出口额为0.64亿美元袁虾为0.32亿美元袁分别占23.74%尧11.98%袁但是制品所占份额呈现波动下滑趋势袁年均下滑率1.65%袁其原因为新加坡加工业发展迅速袁国内加工的水产品制品替代了一部分国外进口遥其次袁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尧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比重次之袁始终维持在10%以上遥其中袁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比重呈现波动下滑趋势袁在2017年所占份额下滑至12.89%袁年均下滑率为1.04%袁主要是由于新加坡周边国家对中国水产品的替代袁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遥此外袁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水产品消费升级渊冻鱼在新加坡属于低端产品冤袁即新加坡国内的马来人尧印尼人这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之后的产品升级曰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份额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袁在2014年达到最大内加工水平较高袁故增加了甲壳类制品原料需求遥干腌熏鱼渊035冤出口份额始终维持在2%以下袁不是中国的重要出口水产品遥综上所述袁整体上中新之间双边贸易愈加紧密袁研究两国之间水产品贸易在水产品消费以及野一带一路冶发展中的状况具有积极意义遥2中新水产品贸易竞争性2.1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渊MS冤是指一个国家渊或地区冤某一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所占份额袁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渊地区冤产品出口竞争力遥其计算公式如下院=其中袁表示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曰尧分别表示国和世界类产品出口额遥一般来说袁国际市场份额越大袁表明该国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越强的话语权袁即更具有竞争力遥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的中新两国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院中国水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现上涨趋势袁份额从2008年11.00%上升至2017年16.70%袁其份额上升了约6个百分点渊表3冤遥其份额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袁2008要2017年袁我国人工养殖的水产品产量增加了43.75%遥但是袁自2013年以来袁水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比重增长较为缓慢袁局部有下降趋势袁主要源于国内水产品市场需求加大袁出口有所放缓袁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袁2017年袁全国居民人均水产品食品消费量为11.5kg袁较2013年增长了10.58%遥相对于中国袁新加坡渔业资源较为匮乏袁劳动力成本较高袁渔业生产成本很高袁其国内水产品出口额约为水产品进口额的30%袁是一个水产品净进口国家遥因此袁其国际市场份额始终维值33.03%袁源于新加坡对甲壳类制品的需求增加袁国表22008要2017年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结构Table2China'sexportstructureofaquaticproductstoSingapore,2008-2017单位院%类别 034类 035类 036类 037类 2008 14.16 1.00 11.74 73.11 2009 14.98 0.93 16.43 67.67 2010 23.04 1.09 16.16 59.71 2011 25.37 1.48 22.44 50.72 2012 14.74 1.67 24.05 59.54 2013 15.47 0.87 28.02 55.64 2014 20.98 1.20 33.03 44.78 2015 24.68 0.82 21.52 52.98 2016 18.51 0.83 23.16 57.50 2017 12.89 1.12 23.05 62.94 AO农业展望902019年第7期农业贸易展望表32008要2017年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Table3ChinaandSingapore'sinternationalmarketshareofaquaticproducts,2008-2017单位院% 中国 类别 03类 034类 035类 036类 037类 2008 11.00 8.93 5.89 4.61 22.80 0.11 0.08 0.09 0.07 0.21 2009 11.80 10.52 6.82 9.51 18.55 0.08 0.05 0.08 0.05 0.18 2010 13.15 11.53 7.47 10.64 21.46 0.37 0.46 0.52 0.19 0.33 2011 14.23 12.37 7.11 11.13 23.89 0.34 0.43 0.40 0.18 0.29 2012 15.16 12.55 8.33 12.24 25.41 0.30 0.31 0.93 0.21 0.24 2013 15.15 12.30 8.45 13.47 24.74 0.25 0.24 0.85 0.19 0.25 2014 15.36 12.62 8.41 14.33 24.60 0.23 0.20 0.71 0.16 0.30 2015 16.09 13.21 8.81 15.28 25.54 0.30 0.26 1.00 0.18 0.42 2016 15.36 12.48 8.74 14.55 25.29 0.27 0.26 0.99 0.13 0.35 2017 16.70 12.86 9.09 16.24 26.65 0.27 0.28 0.70 0.21 0.22 新加坡 03类 034类 035类 036类 037类 持在较低的水平袁最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为0.37%袁远低于中国水产品国际市场份额遥但是新加坡水产品市场份额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袁主要因为新加坡充分利用其自身港口优势袁一方面袁作为中转站袁将进口的水产品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袁如干腌熏鱼渊035冤曰另一方面袁将进口的水产品加工袁部分出口至其他国家袁如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遥分品种来看袁中国各类水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均表现为上升趋势遥其中袁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所占份额最大袁始终维持在18%以上曰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市场份额增长速度最快袁从2008年的4.61%上升至2017年的16.24%袁年均增长15.02%曰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尧干腌熏鱼渊035冤所占份额则次之遥相对而言袁新加坡各类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均较低遥其中袁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尧干腌熏鱼渊035冤尧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增长速度较快曰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份额较为稳定遥总体来说袁相对于新加坡袁中国在各类水产品上均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遥2.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渊RCA冤由美国经济学家Balassa提出袁该指数剔除了国家与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袁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渊或地区冤某一产品贸式如下院易相对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比较优势[10]遥其计算公=其中袁//表示国类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袁分别是国和世界的出口总额遥当该指标数值大于2.5时袁表明具有极强比较优势曰在1.25~2.5之间表明具有次强比较优势曰在0.8~1.25之间表明具有中等比较优势曰小于0.8则表明比较优势弱遥计算中新两国水产品贸易RCA指数袁可以看出院2008要2017年袁中国水产品比较优势表现为院中等要次强要中等渊表4冤袁说明院一方面袁中国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袁比较优势却并不稳定袁外在的竞争压力仍然存在曰另一方面袁由于国内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袁如虾类制品尧鱼类制品已屡见不鲜袁成为居民社交消费的首选之物遥这些年袁新加坡水产品整体比较优势均处于0.8以下袁表明新加坡水产品竞争力较弱袁但就增长速度而言袁相对于2008年袁2017年新加坡水产品比较优势指数上升至0.11袁增长了2.2倍袁高于中国比较优势的增长速度遥这主要源于新加坡基数小袁水产品加工水平较高袁养殖环境较为优良遥分品种来看袁中国在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尧干腌熏鱼渊035冤上比较优势变化不大袁较为稳定袁其中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处于偏弱中等比较优势袁干腌熏鱼渊035冤比较优势较弱曰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比较优势变化较大袁由弱比较优势上升至偏强中等比较优势曰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始终维持在次强比较优势之上袁其原因院一方面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袁拥有丰富的鱼类尧甲壳软体动物资源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渊FAO冤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袁2016年中国鱼类尧甲壳和软体动物产尧分别是国和世界类水产品出口额袁尧AO农业展望912019年第7期农业贸易展望表42008要2017年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RCA指数Table4RCAindexofaquaticproductsbetweenChinaandSingapore,2008-2017 中国 类别 03类 034类 035类 036类 037类 新加坡 03类 034类 035类 036类 037类 2008 1.21 0.98 0.65 0.51 2.50 0.05 0.04 0.04 0.03 0.10 2009 1.20 1.07 0.70 0.97 1.89 0.04 0.02 0.04 0.02 0.08 2010 1.25 1.10 0.71 1.01 2.04 0.16 0.20 0.22 0.08 0.14 2011 1.35 1.17 0.67 1.05 2.26 0.15 0.19 0.17 0.08 0.13 2012 1.33 1.10 0.73 1.07 2.23 0.13 0.14 0.41 0.09 0.10 2013 1.28 1.04 0.71 1.14 2.09 0.12 0.11 0.38 0.08 0.11 2014 1.21 1.00 0.67 1.13 1.94 0.10 0.09 0.32 0.07 0.14 2015 1.14 0.94 0.62 1.08 1.81 0.14 0.12 0.47 0.08 0.19 2016 1.14 0.93 0.65 1.08 1.88 0.12 0.12 0.46 0.06 0.16 2017 1.16 0.89 0.63 1.12 1.84 0.11 0.12 0.29 0.09 0.09 量为6571万t袁占世界同类产品总产量的38.79%曰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显示袁2017年袁中国水产品出口额204.08亿美元袁新加坡水产品出口额3.29亿美元袁中国水产品出口额约是新加坡的62倍遥此外袁两国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袁水产品品种存在较大差异也是其相似度低的又一重要原因遥但整体水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袁表明新加坡作为一个贸易中转国家袁在水产品中转贸易的过程中袁与中国之间的潜在竞争正在逐渐生成遥分种类来看袁新加坡各种水产品目前较中国竞争优势较弱袁两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尚不明显遥另一方面袁中国水产品加工水平日益提高遥但近年来下滑趋势明显袁源于中国目前水产加工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袁以及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的逐步消失袁劳动力成本进一步提高遥新加坡在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尧干腌熏鱼渊035冤上的比较优势表现为上升趋势袁在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尧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上的比较优势较弱袁主要是因为新加坡国内对高端水产品消费需求增加袁如虾蟹类袁故对甲壳制品以及其原料需求较大遥整体上看袁中国水产品较新加坡更具有竞争力袁这与之前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结果相符遥2.3出口相似度指数渊地区冤在国际市场中出口各类产品的相似程度袁并以此来反映产品之间竞争关系强弱问题遥其计算公式如下院出口相似度指数渊ES冤主要用来分析两个国家3中新水产品互补性3.1贸易结合度贸易结合度渊TCD冤主要用来分析两国之间某产品贸易相互依存度问题遥借鉴张莉侠等在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中方法袁考虑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结合度问题[11]遥其计算公式如下院=//其中袁分别表示国对表示尧尧两国贸易结合度曰尧国水产品的出口总额以及国水分别表示国和世界水产品其中袁指数曰尧表示尧两国之间产品出口相似度尧分别表示国类产产品出口总额曰分别表示国类产品尧所有产品在进口总额遥当该指标数值大于1时袁表明两国之间的水产品贸易联系密切曰反之袁表明两国之间水产品贸易较为松散遥表6显示了2008要2017年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结合度遥从中可以看出院在所考察的年份内袁除个别年份外袁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贸易结合度均大于1袁表明中国和新加坡水产品联系整体上较为密切遥国际市场上的出口额曰品尧所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额遥计算出口相似度指数可以看出院中国与新加坡之间水产品出口相似度较低袁即两国之间水产品贸易竞争性较弱渊表5冤遥主要由于新加坡水产品出口量低袁出口份额与中国差距很大袁故而相似度指数较小袁联AO农业展望922019年第7期农业贸易展望表52008要2017年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出口相似度指数Table5ExportsimilarityindexofaquaticproductsbetweenChinaandSingapore,2008-2017类别 03类 034类 035类 036类 037类 2008 0.03 0.01 0.00 0.00 0.01 2009 0.02 0.01 0.00 0.00 0.01 2010 0.10 0.07 0.01 0.01 0.02 2011 0.10 0.06 0.01 0.01 0.02 2012 0.09 0.04 0.01 0.02 0.02 2013 0.08 0.04 0.01 0.02 0.02 2014 0.08 0.03 0.01 0.02 0.02 2015 0.11 0.04 0.02 0.02 0.03 2016 0.10 0.05 0.02 0.01 0.03 2017 0.09 0.04 0.01 0.02 0.02 表62008要2017年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结合度Table6TradecombinationdegreeofaquaticproductsbetweenChinaandSingapore,2008-2017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中国对新加坡 1.34 2.81 0.81 0.68 0.89 合度整体上呈现下滑趋势遥因此袁总体来说袁未来中新水产品贸易将以中国出口为主遥3.2贸易互补性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渊TCI冤由Drysdale提出袁可以用来显示两个国家渊或地区冤之间贸易互补性和发展潜力[12]遥其计算公式如下院袁新加坡对中国 0.39 0.55 0.67 0.85 0.68 0.88 0.42 0.38 0.49 0.40 1.58 1.69 1.86 1.67 1.56 渊其中袁互补性指数曰指数遥尧表示国尧冤袁国在类产品上的贸易国综合贸易互补性国在类产国类表示国与 具体分析可知袁2008年袁中国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分别表示用出口衡量国在尧尧尧尧分别表示国类产分别表示分别表示世界分别表示世协定袁两国之间水产品贸易联系日趋紧密袁2009年指数值达到最大值曰但是由于2008要2012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袁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袁导致水产品加工业出口优势减弱袁后期两国之间贸易联系弱化遥直至2013年野一带一路冶倡议提出袁中国加大对沿线国家出口比重袁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联系由松变紧遥但是近两年袁在渔业转型背景下袁中国开始注重环保与渔业资源袁尤其是休渔以及禁渔制度不断深化袁中国水产品产量增幅下降袁出口比重降低袁致使两国之间贸易结合度有所降低袁但是整体上始终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遥新加坡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结合度指数值始终小于1袁表明新加坡对中国水产品贸易结合度较弱遥进一步分析可知袁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两国水产品贸易袁两国之间的贸易结合度随之增加袁后期尽管新加坡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比重增加袁由2014年的2.20%上升至2017年的2.62%袁但是由于中国居民收入增加袁对水产品需求上升袁进口比重随着上涨袁由5.19%上升至6.47%袁导致两国之间贸易结类产品上的显示比较优势尧用进口衡量品上的显示比较劣势遥品尧所有产品的出口额曰产品尧所有产品的进口额曰类产品尧所有产品的出口额曰界类产品尧所有产品的进口额遥当该指标数值大于1时袁表明两国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袁反之互补性较弱遥表7显示了中国与新加坡2008要2017年水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袁从中可以看出袁无论是以中国为出口地区还是以新加坡为出口地区袁水产品整体上均表现出较低的互补性袁但两国之间的互补性表现出上升趋势袁如中国由0.25上升至0.49袁新加坡由0.02上升至0.06袁显示出未来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遥此外袁中国水产品贸易互补性远大于新加坡袁主要因为相对于新加坡袁中国水产品比较优势较高遥分品种来看袁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是中国出口与新加坡进口吻合程度最大的一类水产品袁远AO农业展望932019年第7期农业贸易展望表72008要2017年中国与新加坡水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Table7TradecomplementarityindexofaquaticproductsbetweenChinaandSingapore,2008-2017 中国 分类 03类 34类 035类 036类 037类 2008 0.25 0.05 0.12 0.11 0.82 0.02 0.03 0.00 0.01 0.01 2009 0.20 0.05 0.14 0.21 0.55 0.01 0.02 0.00 0.01 0.00 2010 0.60 0.43 0.32 0.44 1.27 0.08 0.13 0.01 0.03 0.01 2011 0.68 0.46 0.30 0.47 1.52 0.07 0.13 0.00 0.04 0.01 2012 0.60 0.36 0.49 0.47 1.28 0.06 0.08 0.01 0.05 0.01 2013 0.58 0.32 0.42 0.51 1.28 0.05 0.06 0.01 0.06 0.01 2014 0.57 0.31 0.35 0.48 1.33 0.04 0.05 0.01 0.05 0.01 2015 0.63 0.34 0.47 0.53 1.48 0.06 0.07 0.02 0.07 0.02 2016 0.60 0.33 0.51 0.47 1.47 0.05 0.07 0.02 0.05 0.01 2017 0.49 0.30 0.34 0.61 0.81 0.06 0.07 0.03 0.05 0.05 新加坡 03类 034类 035类 036类 037类 高于其他种类水产品袁且较为稳定袁其指数值始终维持在0.81以上袁多数年份指数值大于1袁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袁这主要源于新加坡国内市场对于鱼类及甲壳类制品渊037冤的需求大渊如鲍鱼尧罗非鱼尧虾类类制品冤袁而中国出口中鱼类及甲壳类比重较大曰其次袁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尧干腌熏鱼渊035冤尧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贸易互补性程增长较快袁尤其是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袁由2008年的0.11上升至2017年0.61袁显示出较大的潜力遥相对而言袁新加坡各类水产品贸易互补性均较弱袁一方面袁相对于水产品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袁新加坡水产品出口较小曰另一方面袁新加坡对中国水产品出口仅占其出口总额的2.78%袁其中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贸易互补性稍高袁干腌熏鱼渊035冤尧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尧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与中国水产品进口的吻合度很低遥针对以上结论袁提出如下建议院第一袁提高水产品加工自动化水平袁降低生产过程中人工参与率袁从而有效解决水产品加工行业招工难问题袁且以此在与东南亚等国家的水产品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曰第二袁在国内水产品消费需求上升的背景下袁积极提高水产品深加工水平袁追求高质量水产品出口袁而非高数量出口曰第三袁调整水产品进出口结构袁在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过程中袁加大对鱼类及甲壳类产品制品渊037冤尧鲜活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的出口袁对于鲜活冷藏及冻鱼渊034冤尧干腌熏鱼渊035冤袁应从品种差异的角度深化产业内贸易遥5前景展望总体来说袁中国出口的水产品制品与新加坡国内消费需求较为吻合袁两国之间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袁未来中国仍然维持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的格局袁两国之间合作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遥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为主的移民国家袁华人消费占据新加坡消费的主体地位袁且新加坡为高质量消费袁均为中国水产品出口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需求遥此外袁未来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将继续以鱼类及甲壳类制品渊037冤为主袁其份额可能会表现出缓慢下降趋势遥另外袁伴随新加坡水产品加工技术提高袁中国对其鲜活冷藏冷冻及腌甲壳软体渊036冤的出口将会增加袁未来中国在新加坡水产品市场中袁受到来自新加坡周边国家渊马来西亚尧印度尼西亚等国冤的竞争压力将会增加遥参考文献[1]周昌仕袁姚芳芳袁孟芳.基于CMS模型的中国对泰国水产品4结论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院渊1冤相对于新加坡袁中国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袁且在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力成本提高尧国内市场需求增加袁很大程度上使得这种优势开始下滑遥渊2冤新加坡各类水产品竞争优势较弱袁两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尚不明显遥渊037冤方面始终保持次强比较优势袁然而近年来劳动渊3冤中国对渊4冤两新加坡出口水产品制品主要包括鲍鱼尧罗非鱼尧虾蟹类制品袁与新加坡国内消费需求较为吻合遥国之间贸易互补性呈现上升趋势袁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袁尤其是鱼类及甲壳软体制品渊037冤表现出较高的贸易互补性遥AO农业展望942019年第7期农业贸易展望出口动态增长研究[J].世界农业袁2017渊9冤院148-156.[2]蒋云凤.基于CMS模型分析中国对美国水产品出口增长因素[J].世界农业袁2018渊3冤院114-121袁208.[3][4][5][6]邵桂兰袁任肖嫦袁李晨.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结构分解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袁2018袁36渊1冤院46-54.邵桂兰袁邵聪袁李晨.中韩水产品贸易成本对双边贸易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袁2018袁34渊4冤院127-137.徐雪峰.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潜力分析[D].辽宁院大连海事大学袁2018.蔡鑫袁陈永福袁陈洁.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2018袁39渊2冤院47-54.[7]佟光霁袁查涵恺.基于比较优势与互补性的中俄水产品贸易[8]研究[J].价格月刊袁2018渊8冤院33-40.许伟袁刘子飞袁胡冰川.中国对美水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袁2018袁36渊6冤院45-53.[9]王远凤袁秦臻.中国与野一带一路冶沿线国家藻类产品贸易实证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袁2018袁36渊4冤院92-100.[10]BalassaB.TradeLiberalisationand\"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1[J].袁1965袁33渊2冤院99-123.[11]张莉侠袁孟令杰.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袁2006渊11冤院45-49.[12]Drysdale袁PeterD.AustralianJapaneseTrade.PhDThesis[M].Canberra院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袁1967.渊责任编辑潘月红冤渊上接第74页冤农业生产个体分散尧规模小尧技术水平较低等国情制约了追溯工作的发展速度遥相较其他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袁我国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比较落后遥但要正视的是袁各个国家的体系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袁都要在结合本国农业特色及发展国情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遥随着中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袁食品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袁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遥展望未来袁相信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袁政府尧企业尧消费者的责任尧权力尧义务等关系也会更加顺畅袁各部门资源也将得到进一步整合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遥参考文献[1]王波袁王顺喜.农产品和食品领域可追溯系统的研究现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袁2007渊10冤院108-114.[2]DanielChaisemartin.家禽可追溯体系国际政策解读及实施环节[J].中国家禽袁2009渊10冤院28-30.[3]韩星袁李学工.中国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成就及未来发展建议[J].农业展望袁2014渊6冤院74原79.[4]汪禄祥袁黎其万袁张云倩.野三品一标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与追溯预警机制建设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袁2012渊6冤院14-17.[5]田野袁吴凯.甘肃首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J].农业科技与信息袁2014渊5冤院22.[6]梁宝忠.农业部启动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J].[9]粮油加工袁2008渊8冤院21-21.[7]赵亮袁陶红军.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要要要基于均值数据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2009袁10渊4冤院17-21.[8]宋卫国.农业部院不断推动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J].上海农业学报袁2012渊3冤院119.周应恒.消费者对加贴信息可追溯标签牛肉的购买行为分析要要要基于上海市家乐福超市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袁2008渊5冤院22-32.[10]张晓勇.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切要要要对天津市消费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袁2004渊1冤院14-21.[11]高翔.EAN128条码在食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袁2007袁32渊3冤院15-18.[12]王吉谭袁夏克斌.良好农业规范渊GAP冤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及探讨[J].饲料工业袁2006袁27渊17冤院52-55.[13]许振宝袁李哲敏袁苏念思.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探析[J].农业展望袁2016渊12冤院60-64袁75.[14]郑火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D].北京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袁2012.[15]许雪亚.野互联网+冶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村工作通讯袁2015[16]王海川.相关国际标准对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的几点启示[J].中国农垦袁2009渊12冤院35-38.[17]汤晓艳袁郭林宇袁王敏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发展现状与主攻方向[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袁2017渊6冤院3-8.渊23冤院50.渊责任编辑潘月红冤AO农业展望952019年第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