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浅析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来源:智榕旅游
BROAD THEORY I理论广角 浅析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赵党锋 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范畴,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组织形式,它由宗教 观念、宗教情感、宗教行为和宗教组织所构成。民族则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结成的建立在共同地域、共同经济 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宗教与民族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宗教总是某个民族的宗教,宗教以民族为载体: 民族总是信仰一定宗教的民族,宗教对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宗教民族关系 当今世界二百多个国家中的两干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形 量”,宗教对这种“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所采取的反映形式是 式。与此同时,完全由单一民族和单一宗教构成的国家已经是非常少 “超人间”的形式,宗教里的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是这种力量无时 了,因此每千、国家都要面f临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宗教与民族关系的问 无刻不在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概括而言,宗教的定义可以界定为:“宗教 题。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当今世界上比较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大都是 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 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处理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而那些长期战乱纷争不 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系化的社会文 断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是处在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紧张的状态。~因此, 化体系。” 宗教与民族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 (二)什么是民族 会实践问题。 民族是人类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就其产生时间而言 宗教、民族的科学内涵 是晚于宗教的。对于民族的定义,早在古希腊《荷马史诗》中就曾表述 (一)什么是宗教 过。“民族”一词最早在西方国家普遍使用,而对“民族”的各种解释也应 关于什么是宗教的问题,学术界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多争议。关于 用而生。1851年,意大利学者马齐认为,民族是具有“土地、起源、习惯、 宗教的定义,往往是研究不同方向的学者有不同的诠释。这正如德国学 语言的统一”。1852年,瑞士政治理论家布伦奇里认为。民族是具有共同 者麦克斯缪勒所说:“各个宗教定义从其出现不久,立刻会激起另一个 地域、血缘、肢体 犬、语言、文字、宗教、风俗等8个方面特征的人类共 断然否定的定义。看来,世界上有多少宗教,社会上就有多少宗教的定 同体。在我国古代一些学术著作中,也曾使用过“族”、“族类”等词。中国 义,而坚持不同宗教定义的人们间的敌意,几乎不亚于信仰不同宗教的 古代学者使用的“族”、“族类”概念指的就是“民族”,而“族类”划分的标 人们。”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关于宗教的定义,就是吕大吉 准也与一般民族戈_J分的标准大致相同。我国使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 教}受关于宗教的定义。吕大吉教授提出了关于宗教定义的“四要素说”, 词,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把布伦奇里的民族界说介绍 即“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 到中国的同时,阐述了自己对“民族”的看法.他认为:“非同居不能同族 表示 言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 也,后此则或同一民族而分居各地或异族而杂处一地”,孙中山在《三民 的社会文化体系 ” 主义》一文中提出:“我们研究许多不相同的人种.所以能结合种种相同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 民族的道理,自然不能不归功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五 到一定水平后产生的一种复杂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组 种能力,是天然进化而成的,不用武力征服得到。” 织体系。宗教就其发展演变过程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斯大林的“民族”概念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概念。他在1913年初写的 首先,宗教是从自发宗教发展到人为宗教的。早期宗教都是人们在 《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马克 主义民族定义,他 思维和认识能力以及改造自然界能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在面临着自 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 然界巨大异己力量压迫而又无法认识和战胜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可 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以讲当时的灵魂观念、万物有灵观念、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都是原始 其中共同经济生活是民族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共同语 社会的人们自发产生的观念意识,没有丝毫经过人为加工的痕迹。所以 言和共同心理素质是在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语言与共同 恩格斯将其称为“自然宗教”。 心理素质一旦形成,对民族共同地域的巩固,共同经济生活内容的丰富 其次,宗教是从多神教发展到一神教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 与加强起巨大的作用。 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当中逐渐有了剩余产品,一些氏 总之,宗教与民族在其产生和形成过程中,处处都与人类的社会生 族部落首领凭借其特殊地位而占有了社会的剩余产品,同时他们还拥 产、生活实践相联系,而在此过程中两者所表现出来的是两个不同≯囱畴。 有战争胜利后俘虏的奴隶,此时一个地位高于氏族内部其他成员的特 二、宗教与民族的区别 殊统治阶层开始出现,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逐步取代了 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宗教与民族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早期那种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人的地位开始出现不 1.概念不同。如前所述,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现象和 平等,所以由人所创造的神的地位也开始发生变化。最终,神灵体系也 社会组织系统。而民族则是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四要素”特征的 由多神地位平等的多神状态演变为一神独大的地位不平等状态。这正 人们的共同体。 如恩格斯所说:“……至于没有统一的君主就决不会出现统一的多神: 2.构成要素不同。宗教的构成要素有宗教观念、宗教隋感、宗教行为 至于神的统一性只不过是统一的东方专制君主的反映,那个神支配着 和宗教组织。民族构成的要素有四个,即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 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 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E的共同心理素质。宗教不是民族的构成要素,一 再次,宗教从民族、部落宗教发展到民族国家宗教。随着人类社会 个民族可 种宗教,也可以在不同时期f [1】不同种宗教,或者在同 由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再由部落联盟发展到国家,宗教发展的范围也 时期信仰几种宗教。但不管 瞰口f可变化.作为历史上形成的人们的稳 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民族国家宗教 Ⅱ世界性宗教的局面。 定共同体的民族是不会改变的。一种宗教可以同时为许多民族f割呱这些 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民族同样也不会因为信仰了同一种宗教而成为一个民族。 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 3.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不同。民族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氏 的形式。”也就 兑,不论是自然宗教还是人为宗教,它们都是社会意识 族、部落的发展阶段。在即将进入文明时代的时期形成的。宗教的产生 形态,宗教 虚幻反映的内容和对象就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 早于氏族和民族的产生,在人类还没有形或之前就已经有了宗教现象。 一、一一159 理论广角I BROAD THEORY 自主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 周晓燕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企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双赢的重 大举措。如何更好的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本文作者认为,加大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条根本路径选择,并就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自主创新社会责任发展路径 一、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我国理论界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 定,学者们大都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 了阐述,目前国内表述较为完整、严谨的应属黎友焕所定义的,即“在某 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该承担的经济、法规、伦理、 自愿性慈善 及其他相关的责任”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社会 贾任的对象是利益相关者,内容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 任和慈善责任。经济责任:企业作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一个独立的 社会经济实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履行经济责任是企业最基本的责 任。法律责任: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在生产经营 活动中在法律范围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履行法律责任是企业最 起码的责任。伦理责任:企业的伦理责任是倡导企业遵循社会的伦理道 德要求的非法律约束,有利于树立企业发展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推进企 牛。 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慈善责任:企业履行慈 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仓 善责 业自觉自愿的善举,企业在实现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Ⅱ伦理 (三)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是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客观要求 责任的基础上,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主动地为社会公益事业做一些 当今时代,企业整体综合实力指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力量的有机 为本,把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置于发展的首位,确保各利益f目关者汉益: (1劂般东负责,确保股东权益;(2劂消费者负责,确保消费者权益;(3尉员 工负责,确保员工利益。企业应 吐『发展和提高员工各方面的素质,保 证员工的就业权、劳动权、休假权、安全卫生权、}酥蜘教育权等,以促 进员工积极洼的发挥:(4 啦乏参与社区建设。企业存在于—定的社区内, 社区内的人员素质、文化传统对企业的员工素质和价值观有一定 向,良 ^ 群是企业发喂的有利条件;(5博重商业伙伴 关系,实现合作双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保证自身键康的发展,必 须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秩字的良性运行,实现各 市场主体的共赢;(6褓护环境,确保企业持续发展。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如 同鱼与水的关系,紧密相连,当今社会由于企业相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 环境恶化已成为企业、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 此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把环境保护置于企业发展的首位,在科学发展 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保护资源环境, 组合.主要要素包括经济、技术、生态环保、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制度文 力所能及的事情,反馈于社会,以满足社会的期望。 企业形象等等。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经济责任、}芝摔责任、 (二)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是贯彻以人为本、确保企业各利益相关者 化、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的要求会在无形中转化为企业的价值取向,从而强 权益的客聊要求 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要素,达到增强整体综合实力的目的。对企业实 下,企业要实施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 化、“经名”,给小孩做‘割礼’,在穆斯林的葬礼上念‘尼卡哈’,丧葬时禁止喧 嚣,禁止在曰出、日落租正午举行殡礼,禁止嚎啕大哭,禁止设灵位,禁止 自杀和一些饮食禁忌”等。以上这些民族风俗 兰教教义有关,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很深。只是在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 中被逐步演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民族群体性行为倾向即民族风俗习惯, 这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不再具有宗教的意义了。 总之 民族与宗教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帼互联系的范畴。区别在于 两者各自都具有特定的内涵、本质、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联系在于两 者往往相互交织在—起,通过一系列的群体行为表现出来。因为民族和 宗教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在现实当中,特别是在一些群众性信仰宗教 的民族当中,往往呈现出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很难截然分开的状态,这 就±勖口了我们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难度,一旦某些问题处理的不当,就很 可能会产生群体幽 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我们的社会稳定。所以,正 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宗教 参考文献: 民族与宗教的发展轨迹也不同。民族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 断发展。当^ 羞人共产主义社会后,随着民族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 民族也就随之自然地消失了。宗教则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被 削弱,直到失去其所赖以存在的一切条件后,便会自然消亡。 4.社会作用不同。民族作为~种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势必 会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宗教则不同,它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 上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被社会生活所决定,同时又对社会生活产生 巨大影响。由于宗教是一种错误的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它的传蹯和发 展必然会阻碍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阻碍人类改造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以上宗教与民族的区别中可以得出,任何妄图夸大宗教对民族 的影响 及打着宗教的旗号、民族的旗号搞分裂破坏活动的行为和主 张都是站不住脚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大宗教民族”比如什么 “伊斯兰民族”等等。任何打着民族、宗教旗号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思想 币U1丁刁百p建蓐移馈u_ 大 C o 三、宗教与民族的联系 宗教作为—种信仰体系,总是以人为载体的,而人又总是归属于某一 具体民族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民族的宗教,同样也不存在没有宗教的民 族。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个民族在接受了某种宗教之后,自然 也就会接弱 含吲 匕内容。笨锡0是芷一 众 印 宗教的民族中,这种 见菱瑚l的尤为明显。这f 替对民族的文化的 向 集中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受宗教的 叻面。比如在我们£ 疆,有十个信 n】麦克 :踪教的起 口发展》 田.1921年印度重印出I扳2 ; 吕大吉: 通沦拆榔 晾:中国社会科学出} 社1998年12月第1版 ; 翻靥I格斯:《恩格势敌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是集 中嫦二版第47 ̄.418-419; 闱恩格斯:《马克鼠副 辩彭 匕象:人民出版 1996年版第3@.666、667; 『5l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中国宗教}¥既》嗍.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8 月版133、l34、135。 作者简介:  .仰 教的兄弟少数民族。这十个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是群众 言仰伊 赵党锋(1979年一)男,新剽耐 餐学院2oo8级在读顷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斯兰教的,因此 韵风俗习惯受伊斯兰教的 向f艮大。如‘饴新生儿取 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与宗教事务管理。 1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