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方法探讨

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智榕旅游
【教法研究】 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方法探讨 杨轸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摘要:对当前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面对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提出了新形势下研 究生专业课教学理念。论文结合多年的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些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方法 .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126—02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最高层次,是 研究生类型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这给专业课教学的 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宽广 二、新形势下研究生专业课教学理念探讨 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作或独立担负专业中技术工作的能力。这里包括两层 (2006—2020)))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高 含义:一是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拓宽,二是培养发现问 校是科技兴国的主力军,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然而,随着研究 人才的摇篮,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生的扩招规模不断增大,生源质量有所下滑,教育资源 作用【5】。高校研究生的培养也应顺应这一国家发展战 相对紧缺,这给研究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少 略,并在专业课的教学理念中把握创新人才的培养。 问题,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学已从个别重点教学辅导变 (一)教学目标 为小班教学,因此,需要我们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 当前研究生在入学时一般已具备较为宽广的一般 势的教育特点和需求。 基础知识和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然而在本科教育阶 一、当前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段,学生学习模式仍然是以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为主,这 (一)研究生生源专业背景差异较大,知识结构有 通常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多数学生接触的 所不同 实际课题、工程或现实案例比较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虽然多数研究生的本科是本专业的背景,但仍有 力比较差。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比较差,尤其 不少学生为了兴趣、职业或者地域等各种原因放弃原 缺乏创造知识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非 有专业,跨学科考上本专业。由于考研的专业课考试范 常重要。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中,不仅要培养学 围毕竟有限,不可能覆盖大多数课程,而学生往往只针 生分析问题,运用现有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对考研专业课进行学习,其知识结构同本专业的要求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 有所差异。例如,部分道路专业的研究生可能缺乏交通 究,获得学术成果的能力。 工程方法的相关知识,这在道路安全专业课程的教学 (二)教学内容 中就会出现理解的困难。 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内容既要体现一个广度,更要 (二)缺乏合适的教材,难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 强调一个深度。广度上需要介绍当前学科发展的主要 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已接受过比较基础且成熟 研究方向、研究热点、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体现一定 的专业知识教育。相比较而言,研究生专业课往往同当 的覆盖面。然而,随着研究方向的细分、不同学科的相 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及重大科学或工程实践相联系,通 互融合,即使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也不可能在各方面 常具有显著地深度、广度和实效性特点。因此,研究生 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需要突出重点和 专业课教材普遍比较陈旧,不能同学科的发展相匹配, 相应的深度。特定内容的深入教学不仅仅给学生传授 许多专业课甚至没有较为系统的教材。 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介绍循序渐进的科研研 (三)研究生数量增加迅速,已无法采用个性化辅 究过程的介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的教学模式 培养开展科研研究的基本素质,从而引导和逐步培养 自从1999年研究生开始扩招以来,研究生数量激 创新型的人才。 增。人数的迅速增加使得过去由老师根据各学生的特 (三)教学方法 点进行个性化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很难实施,目前已趋 教学方法其实是知识传播的一个通道,需要针对 向于小班教学的模式,同本科生教学较为接近。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受教群体的特点有选择开展。从实 (四)研究生类型出现多方位、多目标特点 际教学经验上可以总结为一点:那就是要充分调动学 201 1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和参与到教学活动 的比例约为2:1,由于专业设置特点部分高校比例已 中来。研究生年轻、活泼、富有激情并且有较好的专业 接近1.4:1,并且这一比例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不同的 基础知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以 一126— 【教法研究】 浅谈交 式辅助教学手段在铁路轨道教学中的应用 ——以Ma t h CAD软件在桥上无缝线路伸缩力计算中的应用为例 李海锋,练松良,许玉德,周宇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摘要:铁路轨道知识具有分支多、内容构成复杂的特点,为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本文以实际教学过程 中引入的交互式辅助教学手段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实例,作了简要的说明。实践表明,交互式教学的组织,增强了 教学内容的活性,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效果良好。 关键词:铁路轨道;交互式辅助教学;MathCAD;无缝线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127-03 轨道工程是铁道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的核心, 何将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十{来以便 也是跨方向专业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 更好理解,首先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据此组 分。面对基础背景差异性强的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 织教学素材和课堂授课,使得教学组织更具条理性、教 —— ”——卜 — 一 +一—+一-—+一-—+一一—+_一--卜一—■一 专题讨论、辩论、实验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并在这过 学效果比较差。事实上教育从来都是双向的,只有让学 程中进行适时的引导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判。 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 三、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方法与经验探讨 主动性。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巾往往可以专题讨论、 面对当前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适应 辩论、文献整理汇报、实验研究与总结等多种形式。例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结合本人在《道路安全与环境工 如,在《道路安全设计》的教学中,通常可以安排1/3的教 程实验与实践》、《道路安全设计》及《交通运输计算机 学内容为专题讨论。这需要提前一周告知分组讨论的 辅助工程》等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有 内容(如,道路线形一致性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并且布 益的经验供大家分享和探讨 置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和整理。在正式上课讨论时,发现 (一)基础摸底,因材施教 学生准备充分,在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能相 教学前进行专业基础摸底,了解学生中知识结构 互之间进行学习,效果很好。又如,在《道路安全与环境 背景、基础水平的状况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分类给出 T程实验与实践》教学中,通常根据学生人数按照4~5 建议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道路安全设计》的 人一组进行不同专题内容的实验,如,障碍物灰度与视 教学中,需要学生对道路的平、纵、横的线形及其组合 认距离关系;基于车载GPS的道路线形恢复;疲劳状态 设计有一定的了解。由于该课程一般是在大二下学期 下脑电波特征分析等。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进 学习,不少同学印象不深,而有的同学不具备相关的专 行实验计划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及实验实施和分析,最 业背景,这对后面的学习讨论有较大障碍。因此,通常 终不同小组分别介绍各自的实验和分析情况,相互之 会通过一些基础性的综合问题来请同学回答,据此了 间进行学习与交流,学生受益匪浅,不少小组还据此共 解各自水平,然后对不同的状况提出自学或复习重点 同发表学术论文,一举多得。 的建议。又如,《交通运输计算机辅助工程》课程需要考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案例教学 虑学生接触过的计算机语言及水平,然后在CAD开发 专业课教学要充分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特别 初步中因人而异地给出实现的途径。 对于工科来说,重大工程建设、重要课题应用研究都是 (二)精选教学内容,照顾广度强调深度 非常好的教育内容,这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例 例如,在《道路安全与环境T程实验与实践》教学 如,在《道路安全与环境工程实验与实践》教学中,每学 中,内容涵盖人、车、路和环境相关的实验和研究成果, 期笔者都会邀请从事护栏实车碰撞与研发的同学进行 在这四要素中又突出强调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方法的研 相关内容的介绍,惊人的实验录像、缜密的分析方法、 究。为了让学生对科学实验过程和分析有更好地了解, 艰辛的产品研发过程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价 在教学内容中以隧道入口视认性改善为例,根据科学 值有可更深刻的了解。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和全日制专 研究过程分别介绍了基于眼动仪的驾驶员隧道出入口 业学位研究生的比重增大,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理念 瞳孔变化实验、基于障碍物视认性实验、隧道入口照明 和方法也因进行适应性调整。面向建设创新型国家战 改善实验、基于虚拟仿真的改善效果评估实验,从而让 略,高校应在研究生培养中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并 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开展和成果总结归纳有了较为系统 其融人到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去。 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三)融入式教育,提高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性 [1】袁志忠,陈功锡,罗南书.对研究生教学实践改革的几点思 教师照本宣科式教学往往是单方面的灌输,不能 考U].当代教育论坛,2011,(6):17—18. 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不高,容易走神,教 [2】赵丽,钱建平.试论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11.中国 建设教育,2009,(1):6-9. 一1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