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杂机械设备的电气测绘与设计
一、复杂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
要有多种控制环节组合而成,且这些环节在满足控制功能的要求下,相互之间既要互
相配合,又要互相制约,而不是过多简单环节的堆积。
例:电机的启动、停止控制就是一个简单环节,但多个这种环节的简单组合就不能构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
控制动作应比较复杂,控制系统能根据各类可靠的控制信息进行各种功能检测,如:位
置检测、温度检测、压力检测、状态检测以及数量、长度等参数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输出控制动作;
二、复杂机械设备电气测绘的基本分类
A、整体测绘
为进行电气维护和整体技术资料需要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整体测绘 B、局部测绘
测绘的注意事项如下:
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包括控制方式、元器件型号与规格等信息,真实地进行记录和
绘制,即使认为有诸多不先进或不合理的地方,也应当如实记录。
测绘后要求留有较完整技术资料,它们是:电气系统接线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控
制原理图说明书(其中包含主要电气技术参数的调试记录)并附电气元器件明细表。 测绘完成后要按照出厂方式整理好被测绘的电气控制箱和设备出线情况,全面恢复设备
应有的使用功能和运行状态。
对局部测绘完成后不能实施修复和功能恢复的,要根据测绘结果提出技术改造的实施方
案。
通常所说的测绘,在一般意义上是指电气设备硬线逻辑的测绘,主要用于指导设备的维
护,一般不提倡对电气控制设备的软件部分进行测绘。
三、复杂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测绘
电气控制电路的回路标号方式:
目前电气控制电路的回路标号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别是等电位标号法和相对标号法 等电位标号法是指在接线端子处只注明它所连接对象在二次回路中的回路编号,不具体指明所连接的设备,它是按等电位原则编制的。
相对标号法是指在每个接线端子处注明它所连接对象的编号,以表明两者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一种方法。
特点:等电位法更容易进行电路控制关系的分析和读识,目前应用较广;但就电气控制电路的测绘而言,采用相对标号法更容易实现。 元件的识别,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对于设备标有接线端子代号的,编制电气技术用文件时应采用设备标注的接线端子代
号。
2 无接线端子代号的接触器、继电器端子代号的编制方法如下: 2.1单绕组线圈接线端子代号的编制。
线圈有两个接线端子,端子代号为A1和A2,如图3-2
A1
A2
图3-2 单绕组线圈
2.2双绕组线圈接线端子代号的编制。
第一绕组的端子代号为A1和A2,第二绕组的端子代号为B1和B2,如图3-3
A1 B1
A2 B2
图3-2 双绕组线圈
2.3主电路接线端子代号的编制。
主电路接线端子代号采用一位数字来标志,如图3-3
(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的主电路接线端子代号也采用本方法编制)
图3-4 主电路接线端子
2.4辅助电路接线端子代号的编制。
辅助电路接线端子代号采用二位数字来编制,其规则如图3-5
个位数-功能数字 十位数-序列数字
图3-5 辅助电路接线端子
补充说明:
功能数字1、2 表示动断触头; 功能数字3、4 表示动合触头;
功能数字1、3、4 表示带转换触头的辅助电路中的接线端子代号; 功能数字5、6 表示带特殊功能动断触头(如延时)的接线端子代号; 功能数字7、8 表示带特殊功能常开触头(如延时)的接线端子代号; 典型如图3-6
□3 □1 □2 □3 □7 □7 □5 □5
□4 □2 □1 □8 □8 □6 □6
图3-6 辅助接线端子代号编制示意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图3-7 辅助接线端子序列编制示意
13 21 33 41 63 61 77 85
14 22 34 42 64 62 78 86
图3-8 辅助接线端子序列编制实例
3无接线端子代号的热继电器端子代号的编制方法
3.1主电路接线端子代号采用一位数字来表示,如图3-9
1 3 5
2 4 6
图3-9 主电路端子
3.2辅助电路接线端子代号编制,如图3-10
57 65
58 66
图3-10 辅助电路端子
4对无端子代号的简单元件,可以采用一位数字来表示。 如风扇、信号灯等元件,且其起端为1,末端为2,如图3-11
1 2
图3-11 简单元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