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业学报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ISSN 2095—1 191;CODEN NNXAAB http://www.nfnyxb.corn DOI:10.3969/j:issn.2095-1191.2013.3.471 贵州草海湿地流域典型喀斯特森林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张建利1,2,吴 华 ,喻理飞 ,范怡雯 ,严令斌 ,袁丛军 (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550025; 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阳550001)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贵州草海湿地流域不同坡度的典型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和植被特征,为丰富草海流 域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数量和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贵州草海 湿地流域典型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针叶林、针阔林、灌丛、灌草和退耕荒坡植被类型等调查样点进行乔木、灌木和草 本的调查。【结果】不同坡度乔木群落中壳斗科植物出现率最高,其在草海湿地流域乔木群落中分布较为广泛;不同坡 度灌木群落中蔷薇科植物出现率最高,杜鹃花科、忍冬科次之;草本群落中一年生草本植物随坡度增加呈现出减少趋 势,而多年生草本植物呈现出增加趋势;禾本科植物出现率最高,随坡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后降趋势,菊科植物出现率 次之,呈现出先降后增趋势。【结论】壳斗科、蔷薇科、杜鹃花科、忍冬科、禾本科、菊科植物是构成草海湿地流域森林群 落的主要植物组成部分。对草海湿地流域进行植被生态修复时,乔木应多选用壳斗科植物,灌木应多选用蔷薇科、杜 鹃花科、忍冬科植物,草本应多选用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并考虑所选植物的生活型与地形的关系。 关键词:喀斯特;湿地流域;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贵州 中图分类号:S718.5;Q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3)03—0471—07 Structure feature of typical Karst forest plant community in Caohai wetland watershed of Guizhou Province ZHANG Jian—li ,WU Hua ,YU Li—fei ,FAN YI—wen ,YAN Ling-bin ,YUAN Cong-jun ( College ofForestry,Guizhou University,Gmyang 550025,China; Guizhou Mountain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Academy of Sciences,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lThe species and vegetation features in typical forest plant community in Caohai wetland watershed of Guizhou Province were survey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nriching vegetation quantity of Caohai wetland watershed and restoring the function and services of local ecological system.【Method】Using the sample-plot survey method,arbor,shrub and herbaceous of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 plant communities。viz. coniferous forest。coniferous and broad leaf mixed forest,bushwood,shrub and sloping ifeld of cropland retirement in Caohai Karst wetland were sampled and surveyed.【Re— suh]Fagaceae plants showed the highest occu ̄ence rate in arbor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sloping fields,which was widely distirbuted in arbor community of Caohai Karst wetland watershed.Rosaceae appeared to be the majority in shrubs in different sloping fields.followed by rhododendron and honeysuckle.When the slope increased,annual shrub species descended, while perennial shrub plants increased.Gramineous plants had the highest appearance rates,and they increased first,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lope.Compositae plants ranked second,which went down ifsrt,then up.【Conclusion]Fa— gaceae.rosaceae,rhododendron,caprifoliaceae and herbaceous plants were the major parts of wetland watershed.For eco— logical restoration of Caohai wetland watershed,fagaceae plants are prefefred for arbor community,rosaceae,rhododendron and capriofliaceae plants should be chosen for shrub community,and gramineous and compositae are suitable for herbaceous communit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tyle of ofrest plants and terrai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Key words:Karst;wetland watershed;forest plant community;composition trait;Guizhou 0 引言 泊——草海湿地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湿地生态系统, 【研究意义】位于贵州省最大的淡水天然湿地湖 也是我国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的主要越冬栖息地。草 收稿日期:2012—10—1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2B02);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212213号);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 计划项目(黔科合外G字[2012]7032) 作者简介: 为通讯作者,喻理飞(1963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喀斯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工作,E-mail:lfyu@gzu. edu.an。张建利(1981一),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和喀斯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工作,E—mail:zhangjl—z@163.con -472・ 南方农业学报 海湿地因水层深度较浅、水质良好、透明度大,且湖底 又多为淤泥层,因而水生高等植物种类繁多,各类植 物几乎布满湖区,故有草海之称(张华海等,2007)。 1992年,草海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保护区由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 系统和村镇聚落环境组成,以高原喀斯特湿地生态系 统及珍稀鸟类(黑颈鹤等)为主要保护对象(李艳娜, 2002)。开展草海湿地典型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结构 特征调查分析,对草海湿地流域进行植被生态修复具 有参考价值。【前人研究进展】钱晓丽等(2009)对水质 参数对草海湖泊表层水体汞甲基化影响展开了相关 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水质参数共同影响汞的甲基化 作用。潘少兵和任晓冬(2olo)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水生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分析,认为影响群 落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水分条件。晏妮等 (2010)对威宁草海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展开了分析,认为草海主要以绿藻、蓝藻、硅藻居多, 草海现为属于蓝一绿藻型湖泊。孔凡翠等(201 1)的研 究结果印证了威宁草海在早更新世为亚热带高原季 风湿润气候的说法。郭媛等(201 1)对草海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草海生态 环境极其脆弱,是一个受到破坏后重新塑造的典型湿 地生态环境。潘静等(20 1 2)对草海浮游植物进行调查 及其富营养化评价,认为草海水质处于中度富营养化 水平。【本研究切人点】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草海湿 地水体、浮游植物、水生生物、湿地地球化学循环、湿 地保护区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而对于草海流域汇水 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鲜有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 题】调查研究贵州草海湿地流域不同坡度的典型喀斯 特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和植被特征,揭示汇水区植被构 成特征,为丰富草海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数量和恢 复当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地概况 草海湿地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该区域属于乌蒙山 脉山丛中心,具有云贵高原腹地中少有的天然湿地生 态系统特征(孔凡翠等,2010)。草海湿地年均温 10.5℃,年均降水量950.9 mm。无霜期208.6 d。湿地底 部海拔2170 m,1981年恢复水面面积1980 ha。集水区 域面积1200 ha。年汇水量800xlO ̄900xlO m ,目前, 平均水深1.35 m,最深2.8 m,浅水湖沼湿地特征明显。 1.2研究方法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典型喀斯特湿地(贵州草 海湿地)流域的森林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别在湿地 流域内设置针叶林、针阔林、灌丛、灌草和退耕荒坡5 种植被类型调查样点,共设置调查样点22处。其中,具 有乔木群落的样点有20处,每个调查样点布设20 m× 20 m调查样方1个,共计乔木群落调查样方20个;具有 灌木群落的调查样点有22处,每个调查样点布设5 m× 5 m调查样方4个,共计灌木群落调查样方88个;具有 草本群落的调查样点有20处,每个调查样点布设1 m× 1 m调查样方4个,共计草本群落调查样方80个(注:部 分调查样点未出现乔木群落和草本群落)。研究样点 描述如表1所示。 表1研究样点描述 Tab.1 Description ofthe plot sites 坡向采斤j象限角表 ;坡度采用坡脚表不 Exposure is expressed,by quadrantal angle;while slop ̄adiem is ex— pressed by toe of slope 根据坡度分级标准,将坡度(S)分为6个级别:平 坡(0。<s≤5。)、缓坡(5。<S≤15。)、斜坡(15。<S≤ 25o)、陡坡(25。<s≤35。)、急坡(35。<s≤45。)、险坡 (S≥45。)。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和Excel 2003软件统计分析 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草海湿地流域不同坡度乔木群落物种特征 从表2可知,草海流域乔木群落包含17科25种植 物。其中,缓坡乔木群落包含15种植物,占流域乔木群 落种类的60.0%;斜坡乔木群落包含14种植物,占草海 流域乔木群落种类的56.0%;陡坡乔木群落包含16种 植物,占草海流域乔木群落种类的64.0%;急坡乔木群 张建利等:贵州草海湿地流域典型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473・ 落包含10种植物,占草海流域乔木群落种类的40.0%。 2.1.1 草海流域缓坡乔木群落构成对草海流域不 科各1种,分别为刺柏、滇杨、鼠李,各占群落物种总数 的7.1%。 同坡度乔木群落物种组成分析发现,草海流域缓坡乔 木群落包含10科,15种植物。其中,壳斗科3种,分别为 2.1.3草海流域陡坡乔木群落构成草海流域陡坡 乔木群落包含11科16种植物,其中,壳斗科3种,分别 为高山栎、麻栎、白栎,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8.7%;松科 云华杉刺滇高麻白杜豆高马桤云润山木滇2种,分别为云南松、华山松,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高山栎、麻栎、白栎,占群落物种总数的20.0%;松科2 种,分别为云南松、华山松,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3.3%; 蔷薇科2种,分别为杜梨、豆梨,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13.3%;杜鹃花科2种,分别为高山杜鹃、马缨杜鹃,占 群落物种总数的13.3%;杉科、柏科、杨柳科、桦木科、 虎耳草科、漆树科各1种,分别为杉木、 ̄UTfl、滇杨、桤 南山木柏杨山栎栎梨梨山缨木贵楠鸡姜鼠松松c P栎口 P P杜杜A鹅M椒子刺 12.5%;蔷薇科2种,分别为杜梨、豆梨,占群落物种总 数的12.5%;杜鹃花科2种,分别为高山杜鹃、马缨杜 鹃,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2.5%;杉科、杨柳科、桦木科、 樟科、胡颓子科、山矾科、楝科各1种,分别为杉木、滇 杨、桤木、山鸡椒、胡颓子、老鼠矢、香椿,各占群落物 种总数的6_3%。 木、云南鼠刺、漆树,各占群落物种总数的6.7%。 2.1.2草海流域斜坡乔木群落构成草海流域斜坡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草海流域急坡 乔木群落包含8科,14种植物。其中,壳斗科3种,分别 为高山栎、麻栎、白栎,占群落物种总数的21.4%;松科 2种,分别为云南松、华山松,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14.3%;蔷薇科2种,分别为杜梨、豆梨,占群落物种总 数的14.3%;杜鹃花科2种,分别为高山杜鹃、马缨杜 鹃,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4.3%;樟科2种,分别为润楠、 木姜子,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4.3%;柏科、杨柳科、鼠李 表2草海湿地流域不同坡度乔木群落物种 2.1.4草海流域急坡乔木群落构成乔木群落包含9科10种植物,其中,壳斗科2种,分别为 高山栎、白栎,占群落物种总数的20.0%;松科、杨柳 科、蔷薇科、杜鹃花科、桦木科、鼠李科、槭树科、山茱 萸科各1种,分别为云南松、滇杨、豆梨、马缨杜鹃、云 贵鹅耳枥、鼠李青榨槭、尖叶四照花,各占群落物种总 数的10.0% Tab.2 Trees community species ofdifferent slope ranges in karst wetland watershed 松科Pinaceae 杉科Taxodiaceae 柏科Cupressaceae 杨柳科Salicaceae 壳斗科Fagaceae 蔷薇科Rosaceae 杜鹃花科Ericaeeae 桦木科Betulaceae 樟科Lauraceae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漆树科Anacardiaceae 胡颓子科Elaeagnaeeae 山矾科Symplocaceae 鼠李科Rhamnaceae 楝科Meliaceae 槭树科Aceraceae 山茱萸科Comaceae “”表示该样地中没有该种植物;“、/”表示该样地中有该种植物(下同) ”“一means no this species in he tsample plot,“x/”means hist species in the sample plot(the same below) 2.2草海湿地流域不同坡度灌木群落物种特征 从表3可以看出,草海流域灌木群落包含20科47 29种,占草海流域灌木群落物种总数的61.7%;急坡灌 木群落包含20种,占草海流域灌木群落物种总数的 42.6%。 种植物。其中,缓坡灌木群落包含19种,占草海流域灌 木群落种类的40.4%;斜坡灌木群落包含24种,占草海 2.2.1 草海流域缓坡灌木群落构成对草海流域不 流域灌木群落物种总数的51.1%;陡坡灌木群落包含 同坡度灌木群落物种组成分析发现,草海流域缓坡灌 ・474・ 南方农业学报 木群落包含10科19种植物。其中,蔷薇科7种,分别为 枸子、扁刺蔷薇、匍匐枸子、西南枸子、火棘、小果蔷 薇、粉枝莓,占群落物种总数的36.8%;杜鹃花科2种, 分别为云南杜鹃、小果南烛,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10.5%;忍冬科2种,分别为珍珠荚莲、水红木,占群落 物种总数的10.5%;小檗科2种,分别为古宗金花小檗、 豪猪刺,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0.5%;山茶科、豆科、藤黄 科、杨梅科、马桑科、桦木科各1种,分别为贵州毛柃、 马棘、金丝桃、云南杨梅、马桑、川榛,各占群落物种总 数的5.3%。 2.2.2草海流域斜坡灌木群落构成草海流域斜坡 灌木群落包含11科,24种植物。其中,蔷薇科5种,分别 为枸子、扁刺蔷薇、匍匐枸子、火棘、粉枝莓、金樱子, 占群落物种总数的20.8%;杜鹃花科4种,分别为云南 杜鹃、小果南烛、大白杜鹃、南烛,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16.7%;忍冬科3种,分别为珍珠荚蓬、水红木、烟管荚 蓬,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2.5%;鼠李科2种,分别为小冻 绿树、亮叶鼠李,占群落物种总数的8.3%;小檗科、金 缕梅科、藤黄科、杨梅科、马桑科、桦木科、百合科、樟 科、紫金牛科各1种,分别为古宗金花小檗、槛木、金丝 桃、云南杨梅、马桑、川榛、菝葜、香叶树、铁仔,各占群 落物种总数的4.2%。 2.2.3草海流域陡坡灌木群落构成草海流域陡坡 灌木群落包含14科,29种植物。其中,蔷薇科9种,分别 为枸子、扁刺蔷薇、匍匐枸子、西南枸子、火棘、小果蔷 薇、粉枝莓、总状扁核木、窄叶火棘,占群落物种总数 的31.0%;杜鹃花科3种,分别为云南杜鹃、小果南烛、 滇白珠,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0_3%;忍冬科3种,分别为 珍珠荚莲、水红木、南方荚蓬,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10.3%;小檗科2种,分别为豪猪刺、威宁小檗,占群落 物种总数的6.9%;金缕梅科2种,分别为瑞木、红花继 木,占群落物种总数的6.9%;豆科2种,分别为马棘、白 刺花,占群落物种总数的6.9%;鼠李科、山茶科、藤黄 科、杨梅科、马桑科、桦木科、大戟科、毛茛科各1种,分 别为薄叶鼠李、贵州毛柃、金丝桃、云南杨梅、马桑、川 榛、毛桐、粗齿铁线莲,各占群落物种总数的3.4%。 2.2.4草海流域急坡灌木群落构成草海湿地流域 急坡灌木群落包含13科,20种植物。其中,蔷薇科5种, 分别为枸子、扁刺蔷薇、匍匐枸子、火棘、路边青,占群 落物种总数的25.0%;杜鹃花科2种,分别为小果南烛、 大白杜鹃,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0.0%;忍冬科2种,分别 为珍珠荚蓬、忍冬,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0.O%;鼠李科2 种,分别为冻绿、薄叶鼠李,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0.0%; 小檗科、金缕梅科、山茶科、藤黄科、桦木科、木犀科、 茜草科、百合科、杨柳科各1种,分别为威宁小檗、橙 木、柃木、金丝桃、川榛、迎春花、野丁香、菝葜、皂柳, 各占群落物种总数的5.0%。 2.3草海流域不同坡度草本群落物种特征 从表4可知,草海流域草本群落包含1 7科42种植 物。其中,缓坡草本群落包含17种,占草海流域草本群 落总物种数的40.5%;斜坡草本群落包含20种,占草海 流域草本群落总物种数的47.6%;陡坡草本群落包含 23种,占草海流域草本群落总物种数的54.8%,;急坡 草本群落包含14种,占草海流域草本群落物种总数 的33-3%。 2.3.1草海流域不同坡度草本群落构成对草海流 域不同坡度草本群落物种组成分析发现,草海流域缓 坡草本群落包含7科,17种植物。其中,禾本科6种,分 别为白茅、牛鞭草、高羊茅、荩草、野青茅、牛筋草,占 群落物种总数的35.3%;菊科5种,分别为珠光香青、牛 尾蒿、灰苞蒿、苦苣菜、大吴风草,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29.4%;茜草科2种,分别为茜草、六月雪,占群落物种 总数的11.8%;莎草科、唇形科、报春花科、车前草科各 1种,分别为云南莎草、牛至、过路黄、车前,各占群落 物种总数的5.9%。其中,一年生草本植物3种,占该群 落总物种数的17.6%,多年生草本植物14种,占该群落 总物种数的82.4%。 2.3.2草海流域斜坡草本群落构成草海流域斜坡 草本群落包含9科,20种植物。其中,禾本科6种,分别 为白茅、荩草、野青茅、知风草、芒、画眉草,占群落物 种总数的30.0%;莎草科4种,分别为云南莎草、亮鞘苔 草、十字苔草、高杆苔草,占群落物种总数的20.0%;菊 科2种,分别为珠光香青、牛尾蒿,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10.O%;毛茛科2种,分别为东亚唐松草、野棉花,占群 落物种总数的10.0%;茜草科2种,分别为茜草、六月 雪,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0.0%;唇形科、蔷薇科、蕨科、 鳞毛蕨科各1种,分别为鼠尾草、野草莓、蕨、对马耳 蕨,各占群落物种总数的5.0%。其中,一年生草本植物 3种,占该群落物种总数的15.0%,多年生草本植物17 种,占该群落物种总数的85.0%。 2.3.3草海流域陡坡草本群落构成草海流域陡坡 草本群落包含l0科,23种植物。其中,禾本科5种,分别 为白茅、野青茅、金丝草、芒、三毛草,占群落物种总数 的21.7%;菊科5种,分别为珠光香青、牛尾蒿、灰苞蒿、 苦苣菜、千里光,占群落物种总数的21.7%;唇形科3 种,分别为牛至、风轮菜、鼠尾草,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13.0%;毛茛科3种,分别为东亚唐松草、野棉花、绣球 藤,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3.0%;莎草科2种,云南莎草、 亮鞘苔草,占群落物种总数的8.7%;天南星科、茜草 张建利等:贵州草海湿地流域典型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475・ 扁刺蔷薇R.sweginzowii 匍匐枸子c.adpFeSSUS 西南枸子c.franchetii 火棘P.[ortuneana 小果蔷薇R.cymosa 粉枝莓R.bilforus 总状扁核木P utilis 路边青G.aleppicum 金樱子R.1aevigata 窄叶火棘P angustifolia 杜鹃花科Ericaceae 云南杜鹃R.yunnanense 小果南烛L.ovalifolia 大白杜鹃R.decorum 南烛 V V brV acteatum 一一一一 V一一一 V一一一一一一一、> 滇白珠G.1eucocarpa var. 忍冬科Caprifoliaceae 珍珠荚蓬v_foetidum 水红木 cylindricum 南方荚蓬 fordiae 烟管荚蓬 utile 忍冬L.japonica 鼠李科Rhamnaceae 小冻绿树R.rost —— homf一一 i — — — —V V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V 亮叶鼠李R.hemsleyana 冻绿R.utilis 薄叶鼠李R.1eptophylla 小檗科Berberidaceae 古宗金花小檗B.wilsonae 豪猪刺B.julianae 威宁小檗B.weiningensis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v v v v v v v 槛木L.chinense v v v、 v V v v、、、、、V、V V、V v V、V V V V V V V V 瑞木C.multilfora 红花继木L.chinense Var. 山茶科Theaceae 贵州毛柃E.kueichowensis 、/ 柃木E.japonica 一 豆科Leguminosae 马棘J.pseudotinctoHa 、/ 白刺花S.davidii 一 藤黄科Guttiferae V V金丝桃H — 一一一monogynum 一一一 、/ 一一 一一一V一一 一一 V一一一V 、/ 杨梅科Myricaceae 云南杨梅 nana 、/ 一 马桑科Coriariaceae 马桑C.nepalensis 、/ 一 桦木科Betulaceae 川榛C.heterophylla 、/ 大戟科Euphorbiaceae 毛桐 barbatus 一 毛茛科Ranunculaceae 粗齿铁线莲C.argentilucida 一 木犀科Oleaceae 迎春花 nuditlorum 、/ 茜草科Rubiaceae 野丁香L.potanini 、/ 百合科Lili ̄eae 菝葜S.china 杨柳科Salic ̄eae 皂柳S.wallichiana 樟科Lauraceae 香叶树L.communis 紫金牛科Myrsinaceae 铁仔 africana 科、豆科、藜科、金星蕨科,分别为一把伞南星、茜草、 科3种,分别为牛尾蒿、大吴风草、三脉紫菀,占群落物 杭子梢、地肤、密鳞鳞毛蕨,各占群落物种总数的 种总数的21.4%;天南星科2种,分别为一把伞南星、天 4.3%。其中,一年生草本植物4种,占该群落物种总数 南星,占群落物种总数的14-3%;莎草科、茜草科、天门 的17.4%,多年生草本植物19种,占该群落物种总数的 冬科、蕨科、凤尾蕨科、鳞毛蕨科各1种,分别为云南莎 82.6%。 草、茜草、天门冬、蕨、凤尾蕨、对马耳蕨,各占群落物 2.3.4草海流域陡坡草本群落构成草海流域急坡 种总数的7.1%。其中,一年生草本植物2种,占该群落 草本群落包含9科,14种植物。其中,禾本科3种,分别 物种总数的14.3%,多年生草本植物12种,占该群落物 为荩草、知风草、画眉草,占群落物种总数的21.4%;菊 种总数的86.7%。 一一一一V・476・ 南方农业学报 表4草海湿地流域不同坡度草本群落物种特征 Tab.4 Herbs community species of diferent slope ranges in Caohai wetland watershed …P’表示多年生物种;“A”表示一年生物种 “P”means perennial plants;“A”means annual plants 3讨论 调查草海湿地流域不同坡度的典型喀斯特森林 增加呈现出先增后降趋势,其拐点为斜坡群落;菊科 植物出现率次之,呈现出先降后增趋势,其拐点为斜 坡群落。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喀斯特湿地流域森林 植物群落物种和植被特征,发现草海流域不同坡度乔 木群落物种出现数量与频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各 个坡度的植物群落物种数量差异不大。而灌木、草本 乔木群落中壳斗科植物分布较广,灌木群落中蔷薇 科、杜鹃花科、忍冬科植物分布较广,草本群落中禾本 科、菊科植物分布较广。草本群落中,一年生草本植物 比例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出减少趋势,而多年生草本植 物比例不变或呈现出增加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与高艳 群落物种出现数与频率则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 势,其拐点为陡坡群落,即在陡坡上植物群落物种数 量最多。不同坡度植物群落中,乔木的壳斗科植物出 现率最高;灌木的蔷薇科植物出现率最高,杜鹃花科、 忍冬科次之;草本的禾本科植物出现率最高,随坡度 平等(2008)对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群落结构研究中 得到的结果相似,也与杨瑞和喻理飞(2004)对黔中退 张建利等:贵州草海湿地流域典型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477・ 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早期群落结构分析中得到 的结果相似,其研究认为黔中喀斯特退化森林恢复过 程中早期先锋种分别为火棘、小果蔷薇、木姜子、过路 黄、响叶杨、菝葜、岩豆藤、鸡矢藤、野葡萄、构树、盐肤 木、旱柳。 关于草海湿地流域森林植物群落生态修复中各 物种种间关系、生态位配置以及空间布局等问题还有 待进一步研究。 4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壳斗科、蔷薇科、杜鹃花科、忍 冬科、禾本科、菊科植物是构成草海湿地流域森林群 落的主要植物组成部分。对草海湿地流域进行植被 生态修复时,乔木应多选用壳斗科植物,灌木应多选 用蔷薇科、杜鹃花科、忍冬科植物,草本应多选用禾本 科和菊科植物,并考虑所选植物的生活型与地形的 关系。 参考文献: 高艳平,宗炜,刘绍飞,杨成华,丁访军.2008.茂兰喀斯特漏 斗森林群落结构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33(3):46—49. Gao Y P,Zong W,Liu S F,Yang C H,Ding F J.2008.Study o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karst funnel forest in Maolan l J J.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33(3):46-49. 郭嫒,林吕虎,何腾兵,张清海,林绍霞.2011.草海自然保护 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贵州科学,29(6):26—30. Guo Y,Lin C H,He T B,Zhang Q H,Lin S X.2011.The ee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Caohai nature reserve in Guizhou Province[J].Guizhou Science, 29(6):26—30. 孑L凡翠,杨瑞东,林树基.2010.从威宁草海的演化分析 0.73Ma来贵州威宁地区喀斯特环境的演变[J].地球与 环境,38(2):138—145. Kong F C,Yang R D,Lin S J.2010.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karst environment of Weining region,Guizhou Province, West China:A proof from the sediment evolution of lake Caohai since about 73 Million years[J].Earth and Envi— ronment,38(2):138—145. 孔凡翠,杨瑞东,魏怀瑞,文雪峰,韩晓彤,高军波.2011.贵州 威宁草海第四系窑上组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 其古环境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1(5):117— 126 Kong F C,Yang R D,Wei H R,Wen X F,Han X T,Gao J B. 201 1.Geochemistry of trace elements of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of Yaoshang formation in Weini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J].Marine Geology&Quaternary Geology,31(5):117—126. 李艳娜.2002.浅议贵州草海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对策[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5(6):57—59. Li Y N.2002.Countermeasures Oil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aohai nature reserve in Guizhou:a preliminary study [J].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15(6): 57-59. 潘静,陈椽,宁爱丽,龙胜兴.2010.草海浮游植物的调查及其 富营养化评价[Jj.安徽农业科学,4O(12):7309—7312. Pan J,Chen C,Ning A L,Long S X.2010.The investigation of phytoplankton and eutrophication level in Caohai lake l J 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40(1 2):7309— 7312. 潘少兵,任晓冬.2010.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群落 的数量分类与排序分析[J].生物学杂志,27(5):60—63. Pan S B,Ren X D.2010.An analysis on quantitative classiif— cation and ordination of aquatic plant communities in Cao- hai natural reservelJ J.Journal of Biology,27(5):60—63. 钱晓莉,冯新斌,闭向阳.2009.水质参数对草海湖泊表层水 体汞甲基化影响研究[J]_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 (11):67—71. Qian x L,Feng X B,Bi X Y.2009.Effect of water quality pa- rameters on mercury methylation in the surface waters of Caohai lake l J J.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31(11):67—71. 晏妮,潘鸿,王洋,陈椽.2010.威宁草海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 其数量特征[Jl_环境科学与技术,33(s2):55—58. Yan N,Pan H,Wang Y,Chen C.2010.Anniversary variety and quantity characteristic of phytoplankton in Caohai lake of Weining l J j.Environmenta1 Science&Technology,33 (S2):55—58. 杨瑞,喻理飞.2004.黔中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早期群 落结构分析[J].贵州科学,22(3):44—47. Yang R,Yu L F.2004.A study on structure of primary stages community in restoration process of degraded karst forest comuniy in eentral Guizhou l J J.Guizhou Science,22(3): 44-47. 张华海,李明晶,姚松林.2007.草海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 出版社. Zhang H H,Li M J,Yao S L.2007.Caohai Research ̄M].Guiyang: Guizhou Science&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责任编辑王冠玉思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