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改写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与技巧。 2.试着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提高写作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改写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试着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提高写作综合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堂形式:讲授 当堂习作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一位外国记者问:“在你们中国,明明人走的路为何叫马路呢?”周总理回答:“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二、目标导航
1.学习并掌握改写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与技巧。 2.试着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提高写作综合能力。 三、新知梳理 1. 什么是改写?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2. 改写的常见形式
明确: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
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四、例文评析(学生观察思考并单独作答展示,师板书) 作品一: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品二:
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淡黄色的月亮渐渐地落了下去。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涂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满天都是白花花的霜。
“哇——哇——”乌鸦也都归巢了,声音是那么凄凉。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中充满愁绪,此时陪伴我的,只有江边的枫树和船头时隐时现的渔火。家乡的亲人,你们在做什么,日子过得好不好?恍惚间,两个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现在我眼前,可是一伸手,他们都不见了……泪水从我脸上滑落下来。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在那里悄然而立。“当——当——”寒山寺里的钟声敲到了我的心田。这凄凉的声音,仿佛是亲人在呼唤着我回家……
仔细读读,找一找改写后的散文,添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不变的?
五、习作品评(学生观察思考并单独作答展示,师板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尝试改写成现代文,要求如下: 1.侧重景物描写进行改写。 2.侧重情感抒发进行改写。 (神态、动作、心理、外貌) 出示注释,辅助理解。
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
2.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3.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4.思:想着,想到。
5.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6.夜阑(lán):夜深。
7.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8.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9.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六、方法引路
选取学生习作,选了别具代表性的几篇,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这些作品中的优点。
1. “呯呯啪啪”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战争时的情景,然而我僵硬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叹息,但是这并不是为了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悲哀,而是想替国家去守卫边关。
夜将尽,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在梦里,我梦见自己又跨上战马,越过冰封的河流和无数英雄少将,为了祖国和平与民族安定
而并肩作战。 ——伊丽米努尔 明确方法一:1.遵照原文,不是梳理诗意。
2. 北风呼啸着,撕裂着大地,鹅毛般的大雪为大地披上了一件厚棉衣。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声音: “哒—哒”
只见一行人乘坐在高头大马之上,为首的那位驾着黑色宝驹,带领着队伍越过冰河,上阵杀敌。啊!这不正是当今国军称赞,百姓爱戴的陆大将军吗?
“陆游,别在那儿睡觉啦,外面下大雨,谷子还没收啊”,我忽的被这段话惊起,头上还残存着,刚才梦中奋战,遗留下的兴奋的汗珠。
我看向窗外黑压压的一片,这孤寂的小村庄,在这样的天气里,更是显得毫无人气。顾不得那么多,我赶忙将院中晾的谷子收入房中。面对这样平淡的生活,我却并没有为自己感到悲哀,反而想着
如何去报效国家,不由得意从中来。 ——柴慧玥 明确方法二:展开合理的想象,不能背离原作“戏说”。
3. 黑夜,像幕布一样笼罩着孤寂的乡村,在所有人都在酣然入梦时,我独自一人僵硬地卧在床上,望着黑夜里唯一一颗点缀在天边的孤星,即使在夜深人静的夜里,它也愿意独自为夜晚带来一丝星光,这颗星多忠诚啊!而我又何尝不是呢?
周围的风声愈来愈烈,如我此时不能上战场,与同伴们一起浴血奋战的心情一样:冷冽、凄惨。
我望着黑夜里那颗最亮的星,慢慢地进入了久违的梦乡。在梦里,我又跨上了战马,越过冰封的河流,披着星光,和战士们一起保家卫国。
——马晓兰
明确方法三:保持两个“一致”。文章风格一致;叙述方式一致。 七、学以致用(学生当堂习作,现独立思考写作,再合作讨论进行修改,最后派代表进行展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尝试改写成现代文,要求如下: 1.侧重景物描写进行改写。 2.侧重情感抒发进行改写。 (神态、动作、心理、外貌) 出示注释,辅助理解。 1.破阵子:词牌名。
2.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一作同父),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3.挑灯:把灯芯挑亮。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4.梦回: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
5.八百里:指牛。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麾下,部下。麾,军中大旗。炙,切碎的熟肉。
6.五十弦:古瑟,此处泛指军中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边地悲壮粗犷的战歌。
7.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点兵:检阅军队。 8.作:像。的卢:良马名,一种烈性快马。
9.“弓如”句:霹雳,本是疾雷声,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 10.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君王天下事:统一国家的大业,此处特指恢复中原事。
11.赢得:博得。身后:死后。 12.可怜:可惜,可叹。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请大家独立构思,完成当堂习作,小组合作再修改,推荐一人,代表小组进行展示。
学生进行当堂创作,关注并评价学生课堂生成。 八、课堂小结 1.改写的基本要求:
遵照原文,两个“一致”,合理想象。 2.改写的具体方法与技巧: 审、改、留、创 九、教师寄语
原诗凝练,改写后更有意境; 原诗形象,改写后更富韵味; 原诗奇特,改写后更添新颖。 教学反思: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在此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调用生动的语言表达,
注意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添加生动可感的细节描写,让文字更具活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基于以上需求,选定了改写作为切入点,组织语文教学,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有法可依,自然能“依样画葫芦”。设置了课前练笔,筛选了学生的习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法指导,学生更容易掌握改写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设定了当堂习作,启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可看可听可感可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活学活用,最终学有所获。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改写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与写作技巧,试着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提高写作综合能力。设置了课前练笔和当堂写作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改写创作热情,以课件展示与展板展示为辅助教学手段,鼓舞了学生的展示自信,坚定了学生的创作信心,收效颇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