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课本文言文实词

高中课本文言文实词

来源:智榕旅游


高考文言文重要词句知识:熟悉重点实词45个→熟悉次重点实词25个→ 熟悉双音节

古今异义词25个→ 翻译重点文言句子20句。

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需要同学想一想,默记一下。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招致)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魏公子列传》)(责备。)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魏公子列传》)(遗憾)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陷入困境)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礼物)

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礼物)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10江苏)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09江苏)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悬赏捉拿】

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助长,帮助)

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

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

22、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发扬,发展)(功业)

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都)(具有,占有)【(09江苏)率倜傥非常之人率:全,都】

25、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留侯论》)(疲困)

26、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选拔)

27、每有制作,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陈书?姚察列传》)(审阅)

2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慰问)

29、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监督)

3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给…看)

31、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高祖本纪》)(向…表示)

32、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解除)

3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改变)【(04江苏)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改变,更改)(允许,同意)】【(11江西)亦不能夺之矣夺:改变。】

3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虻》)(登上)

35、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顺应)

36、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劝学》)(快速的样子)(碰撞,碰到)

37、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报任安书》)(撞,碰撞)

38、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能,能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39、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留,久留)

40、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秦晋殽之战》)(停留)

41、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危害,祸害)

42、臣侍汤药,未尝废离。(《陈情表》)(中药汤剂)

4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热水,开水)

44、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魏公子列传》)(拜访、探望)

45、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称赞)【(12江苏)蒙正败,士以此多公称赞】

46、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列传》)(称赞)

47、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11江苏)苏轼《陈公弼传》)(宽容,饶恕)

【成语“严惩不贷”“责无旁贷”的“贷”分别是:饶恕,推卸】【(05江苏)贷于人无得借钱】

48、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因为)

4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因为)

50、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柳子厚墓志铭》)(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判……罪)

51、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犯……罪)

5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魏公子列传》)(问候,慰问)

53、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太史公自序》)(攻占,巡行)

54、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高祖本纪》)(示众)【(06江苏)斩以徇师徇:示众】

5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小路→从小路)

56、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离间)

57、侯生乃屏人间语。(《魏公子列传》)(私密,私下)

5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差错)【(07江苏)进之布指算,不爽爽:差错】【(11安徽)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爽:差错】

59、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女子出嫁)

60、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报:回复)

61、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刺客列传》(打开,展开))

62、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打开,开启)

63、“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史记·李斯列传》(拆开诏书或书信)

64、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高祖本纪》)(谢罪,道歉)【(05江苏)及觉,痛咎谢谢罪】

6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劝告)

二、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虽然在以往的高考中出现不是很多,但经常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属次重点词,也是同学们应该熟悉的。

1、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回头)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迫近)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见识浅陋)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边邑→当作边邑)

5、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始得西山宴游记》)(拨开,分开)

6、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本纪》)(身孕)

7、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刺客列传》)(趋:小步快走)【(07江苏)道济趋下阶趋:快走】

8、思厥先祖父。(《六国论》)(厥:他们的)

9、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四疏》)(主持,掌握)

10、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李将军列传》)(判决)

11、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质:正)

1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抵押,即人质)【(05江苏))常以木枕布衾质钱抵押】

13、陶靖节躬丁晋乱。(《奇零草序》)(遭逢)【丁忧:遭逢(父母之丧)居丧。(12江苏)以太夫人忧去官:服丧,居丧。】

14、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引:延请)

15、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掉转)

16、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河渠书》)(更:经历,经过。)【(04江苏)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更:经过】

17、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果:吃饱,充实。)

18、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视:比,比较。)

1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国:国都,都城)【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人有一妻一妾者》)(国都)】

2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偏爱)

21、孔子自周反于鲁,弟稍益进焉。(《孔子世家》)(稍:逐渐。)

22、迁【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贬谪,放逐,流放)】

2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诉讼案件)【(06江苏)吏明知狱有枉(案件)】

24、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院子里)

25、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羽本纪》)(欺骗)

26、东道少回远。(《李将军列传》)(稍微,略)

27、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太史公自序》)(继承)【(11湖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绍:继承】

28、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孔雀东南飞》)(床:坐具)

29、延【(11全国)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延请】

30、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介子推不言禄》)(文:掩饰。)

三、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想想其特点,并在文言阅读训练中时时当心。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出使的人。)

2、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妻子儿女。)

3、用心一也。(《劝学》)(因为用心)

4、约为婚姻。(《鸿门宴》)(儿女亲家)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报任安书》)(不一般。)

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向上申诉。)

7、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不能走路,言其柔弱)

8、小学而大遗。(《师说》)(小的方面学习。)

9、思厥先祖父。(《六国论》)(祖辈父辈。)

1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旧事,前例。)

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短歌行》)(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

12、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辞》)(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出身低微,见识浅陋,为人粗野。)

1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扭转形势。)

15、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理直气壮,意气激昂。)【(06江苏)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

16、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

1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力:智谋和力量。)

1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行为:道德品行能作为)

19、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伐颛臾》) (社稷:土神、谷神;后代指国家。)

20、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细说:小人的谗言。)

2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刺客列传》)(宽容)

22、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可爱)

2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交错相接)

24、【(07江苏)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设备设置防备】

25、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差不多有希望)【(10江苏)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

四、熟练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从重点文言词和句式两个方面积累翻译知识和经验。

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3、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

4、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5、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齐桓晋文之事》)

6、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7、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

南。(《逍遥游》)

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

10、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1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报任安书》)

12、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报任安书》)

13、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15、人有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列传》)

1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徴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17、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18、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19、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20、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译文】

1、孔子说:“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你们不要因为我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2、孔子说:“求!恐怕该责备你吧。那颛臾,过去先王让他做祭祀东蒙山的主持人,而且颛臾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晋文公说:“不可以。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所结交的人(或: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4、现在君王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来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