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 December 2010 第46期总505期 Vo1.505 N0.46 浅析贵州植被变迁与石漠化问题 胡亚宁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中图分类号:Q[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0)12—0046—02 摘要: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贵州石漠化问题是在喀斯特地貌的影响之下.人为因素加速了石 漠化的进程。从明清时期开始,人类频繁的砍伐和开采树木,石漠化现象在贵州逐渐出现,同时也造成了贵州现有 的严重的石漠化问题 关键词:贵州石漠化喀斯特 喀斯特 漠化是士地荒漠化的主要炎型之一 是指在脆弱的 喀斯特环境背景_卜 受人类不 理的活动的十扰破坏,造成十壤严 珠 群lU,乾降邑忐 城 f 安家”,苍松翠把掩映在同治 载:杉小河13, 方舆纪爰》赤水卫东南五十二里。土 (毕 县志》 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裸露,十力严匝下降,地表…现炎似荒漠景观的 土地邀化过 … 漠化的慨念足…我旧一些} 会学家 20世纪 8O年代提…,袁道先等人率先提H 5 r“ 漠化”的慨念。这一概念 的提 .引起了}十会行界的广泛父 、 目 ,我同近70%以L的 漠化灾害土要分却 以贵州高原为 中心的贵州、云南、厂’ 、湖南、湖』匕、重从、四川、广东等南方8省f 、 巾1,石漠化面积达l2.96万平办公 ,每年人约乔噬l856平方公 的土地_白f积,总体呈/ltig-,J趋势 近几年,贵州省石漠化尤为严重。日 的.贵州省 漠化十地面积已达32480平方公单,约^个省土地总而 积的18.44%,而且每年仍以3.5%一6%的速度递增 、口贵州省地处云贵 人伐小Il Irtt,同治 毕1 县志倘 卷47艺文『1】 载:“耕山到处皆 坦火,}{1f Jl尢人不佩刀”的现象 皆…此 叫‘见当时人们大量的 砍伐森林资泺.从而导致植被的破坏,水十流失,皆 现“ 山”、 “ I骨”的脱象. .在赢叭《录件述闻》:然自是每大雨连日,则山径之水争赴于 I[I麓十 不同,则J 之峭者皆下而为泥。f_j齿月削,土去石出, 讶然遂为蔓 , 而山下m义 淤莱之患,不谋修筑将致凋耗之虞, 而 人莫能信也 、 。2、历史资料镇南关记载 木采办严重破坏贵州的森林资源, 贵州的森林资源卡富,森林植被种类繁多,而且质地较好,因 《巾旧地方志集成》<贵 高原,喀斯特地貌特 明 贵州脆弱的生念环境决定r森林恤 此成为明王韧采办术材的重要地区之 被的破坏,陡坡开垦的活动,就有可能形成7T漠化的 果, 重的彳r 州府县忐辑>中记载.明棚弘治 问,贵州各府的小材种类颇为繁 漠化导致 t流失殆 漠化给贵州带米了严重的 害,如…体滑 多, 贵术材众多..有黎平啊的紫棺木,思南府的楠水,石阡府的 坡、泥石流等,同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f一和则产的损失,因此贵州的 漠化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者的普遍关注 、 我 许多学者提出自 的新疑问.贵州的石潢化不是从我闻 近代开始大面的形成并埘贵州产,f:深远影响的,韩}}}{队 《市【r 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埘贵州 漠化的影响》一文巾提出贵州石漠化 始于清朝 而本文提出的是:贵州 漠化开始于明,清中月时期就逐 (府内俱出),铜r府的楠木、黄杨木、杉木,都匀府的檀木,镇 府的紫杉小,宣贼他司的楠木、蝤杨木,黄平府的楠木等,尤其 是悄小,被作为贡小,是明朗政府采木的埘象 《(明实录>贵州资 料辑录》也多次提到贵州采术或献木,其中止德年问有6次,嘉靖 年间l8次,降叭年间1次 万j』j年问1 8次。《明史.食货志》中记载: “采l水之徵,资成}且缮治北京宫殿始 J 德时,采小湖广、JiI、贵,命 侍郎刘丙督运 、( 站)二i‘六年,复迫1. 部侍郎刘伯跃采于川I、 湖、贵 、7J‘JJJ巾.『t殿一I 彤,果楠杉诸小于湖广、四川、贵州,费银九 百j十 两, 诸民叫。较靠靖年 史倍”。叫代嘉靖、万历两朝,采 小最为裴重 而这此采办的术材主蛰是椭术、樟木乖¨杉木等诸木。 明胡弘治年问与清康熙年问贵州各府树木 静 f等 ; 、 步加深,严重的破坏贵州的生态平衡,导致贵州逐步 后和贫 . 明代初期,处于贵州是重要的军事战略之地,明朝政府撤销 了贵州的土刮制度的管理制度,戢而代之的足改土归流和设置州 府县m 明代_{JJ期贵州是“地广人稀”,叫代志书巾多有“黔不患 无【_=『_l而患无人”的记载,而随着明悯政『fl_fl在黔地设置州府,同时在 贵州设置卫所,《明实录.太诅洪武实求 lll记载了大量的贵州卫所 的设置,加1.实施移民实边,人量的人广I流入炙州,加速了埘贵州 的开发一显然易见。贵州在过度的扦发过程之中,“ 山”的 观导 j 警手 瞩静 壬旨 渣黍 车 致落后的局面愈演愈烈, 如道光《大定府志》指 :山十瘠薄,垦 种■l1‘年后雨水冲刷倍彤硗确,乃复辽徙他 我们从森林资 的变辽术看贵州的 漠化: 1、历史资料【11记载火丁贵州森林植被情况: 薯 雾 警卺霄 算磐 肇接I 官舌梆 呼 毛东记载 羞 、萦让、最尾 最音 镬吾 。曩 馄毒 弼 _ 箍 j 罩鼍。t 0一 簧瞄 、 一 蛩 ≮ t ∥≮ 爹謦 篷砭 乏 三敛 } 蛭螺 培 磐 费 蠢∥ (1)乾降时期与同治时期 毕y-县志稿≯埘毕 县各IiI林小的 记载比较乾隆时期:南 山,在城南=i 青葱 绣,雨过天自J】,鼻 色倍奇 、 屏山,在城西五单安家", 松 怕,掩映岩峦,沾水消 泉,灌溉林麓,日出霞蔚 蒸,月升则 和露fLl,洵为八景之一一靠 珠山.在城西南f 五罩南箐, 掣甲畴 尢陇断。此独耸然秀拔, 不异以盘托珠,I 有庙 (2)同治时期:翠辟山,《方舆纪要 : 卫有 L 有翠 、谖音 罴 匿霞蹿考 甄盏皆 莺 、黄 矗气 };一 兰载 : 势 曩 譬 膏 吁 、 f 一j 王 ≯藏 让 屏山,四时苍翠,掣之如屏 南锌山,<邑志》:菁葱如绣.=舰珠山,卓乞 隆邑志:在城南十五罩南箐, 甲畴山独耸然,秀拔不异以舟托 《巾圈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与《贵州通志》整理得出 作者简介:胡亚宁(1985 ),男,湖北黄冈人,贵州师范大学【18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学。 2010年12月 Decew2 ̄er 2010 第46期总505期 Vo1.505 lN0.46 农民生活日益网: 『_=l_=I此旱地作物开始传人贵州。 的资料丛一卜述资料中可以得出,在明代时期皇木采办的贵州森林 食的供给不足,土性寒冷,瘠薄不堪”;181 植被的破坏后果颇为严重,众多史料多有记载。1638年,徐霞客抵 而此时“黔省重峦箐。田亩均在万山之巾,达贵州,在《徐霞客游记》中描写贵阳是:“自入贵省,山皆童然无 康熙以来,山多田少的贵州,耕地面积的扩大只能是埘山地进行 木,而贵阳尤甚。”在康熙《贵州通志》巾就曾多次提到贵州石漠化 垦殖。而刀耕火种的粗放性生产方式适合玉米的种植,正如民谚 的问题,其记载方式除了“多石”外,还有“地蛹不可耕”的记载。康 所说“山坡包 不用粪,砍山烧土自然肥”[91。 熙《贵州通志序》记载:“今黔田多石,而维草其宅,土多瘠而舟楫 综卜所述,贵州的石漠化并不是近现代才开始的,而是要追 不通”..而康熙年问任贵州巡抚的阎兴邦对贵州这样评价道,“古 溯到我国的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对贵州的开发,是贵州石漠化进 而是与自然社会经济紧密相 者六尺为步,三百步为里,庐井满焉。黔则山高箐密,或一里绵二 程的开始。石漠化不是纯自然过程,大J素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土地退化过程。我 三里之遥.甚者.亘百里无人居。地垧不可耕,土皆石,桑麻不生。 关.以人类活动为主导|人其境者。举足悉蚕丛栈阁矣,然人版图已久,安可不以治内者治 们在关注贵州石漠化的同时,应当全面开展两部喀斯特山区石漠 之哉?”f康熙《贵州通志・疆域》)[41南此可见,在明清时期,贵州的 化现状调查,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广治理石漠化的高新技术 石漠化已经形成。而石漠化的形成,电开始导致从明清时期开始, 贵州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束缚,农民的生活日益困苦。 2、移民过渡的采伐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 明代的贵州是“山深地僻,非无田之患,而无民之忧”日。随着 明朝政府在贵州设置卫所以及实施屯田,加速了贵州人口的增 长,人口与田地产生了急剧的矛盾,清朝初期尤甚。 和工程防治研究,减少石漠化灾害的损失 参考文献: …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中国岩 溶,2002,21(2):101—105. [2]喻苏.中国石漠化分布现状与特点【J1.中南林业调查规划,第22 2003.5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纂修的《贵州通志》明确记载:“贵州布 卷第2期.政司所辖军民人户为148957户,其中民户56684户,军户62273 I31王世杰.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初步研究lJI.巾罔科学(D辑), 户,少数民族不记在内。官民屯田共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五卜九亩, 第29卷.1999年 旱地共五万一千三百五十六亩。万历几年(1581年)奉旨清丈,共 [4】韩昭庆.雍正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l J1.复旦学 有民田一百三卜四万四千五百一十亩H,比嘉靖年问多出两倍有 报f社会科学版)2006,2 余.可见明朝时期,贵州对山地的开发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自从清 『5](明)谢东山嘉靖《贵州通志》『M1.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刻本 代以来,贵州移民开始大量出现,开发步伐更加迅猛,人地矛盾日 32年达300万.咸丰元年540万,到清末则达870万,为清初人口 的14倍。而清末全围人口是清初的6倍,即贵州人口增长的速度 大大超过全国的速度。 康熙以后贵州开发步伐加快,政府奖励垦 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 益突出。清初贵州人口约6O万,雍正十年(1732)达130万,乾隆 『61何忠仁.贵州通史[MI.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卷2 p116 『71张祥光.明清贵州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1.贵州师范大 学学报f社会科学版)1998.3 (清)王正玺修同治《毕节县志 MJ,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印本 9]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 荒制度,即康雍复垦和乾嘉续垦贵州垦殖面积不断扩大,并最终 [向边远山区开始垦殖。人口的增加,贵州是田少山多,从而导致粮 自治州志・农业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132页 (上接第53页)“思想发展”和“认知发展”三者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准确性、抽象 性,这势必忽视了语文作为具体形象、富于人文色彩的感性特征。 而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是语文教学的学科价值所在。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巾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的过 程中.要用自己的情去感染学生的情,让师生的情感转化为学习 的内驱动力,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敬果。 参考文献: 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倡导 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见 解.不能以僵化的教条代替学生的理解,因为教师“讲”得出色不 …张承明主编:《语文教学论》,云南民族出版 ,2001年版。 2]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如学生“练”得扎实。语文教学只有通过科学引导,做好学生的导 [3]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向作用,使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去探求未知世界,积淀深厚的人文 [【4]杨道麟:《语文教学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素质,实现教而不教 (上接第62页)一次次的精炼,概括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 学报,2007,27f2):18—19. 31陶祥兴,张松艳.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以常微分方程课 型,并在解决这些应用性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一些数学概念,方 『J】.宁波大学学报,2007,29(5):104—107. 法的理解,体会到数学决不只是一大套推理、计算和解题的思维 为例[4]王柔怀,伍卓群.常微分方程讲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游戏,而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从而激发起学习 [[5】丁同仁,李承治.常微分方程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V.I.Arnold,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MITPress,Princeton, 参考文献: 1973. 7]张芷芬,丁同仁等.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科学出版社,1985. [1】张伟平.本科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与实践IJ1.高等理科 [[8]张景中,张路,张伟年.迭代方程与嵌人流.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教育,2003(1):19-21. 【21郭爽等.如何应用微分方程理论进行数学建模【JJ。大庆师范学院 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