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史的读音是:zhǎng shǐ。
长史的拼音是:zhǎng shǐ。 注音是:ㄓㄤˇㄕˇ。 结构是:长(独体结构)史(独体结构)。 简体是:长史。 繁体是:長史。
关于长史的成语
名标青史 朝经暮史 六经三史 永垂青史 青史留名 铁面御史
长史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长史zhǎngshǐ。(1)官名。秦置。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属官均设长史,后历代相沿。长史[zhǎngshǐ]⒈官名。秦置。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属官均设长史,后历代相沿。例尚书长史。——诸葛亮《出师表》孙权长史。——《资治通鉴》长史张昭。英adjutant;aide;基础解释:官名。秦置。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属官均设长史,后历代相沿。
二、引证解释
⒈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清,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
三、网络解释
长史官名,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将兵长史),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底下多设长史。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非常高,相当于上州刺史,甚至会充任节度使。明清时代的长史设于亲王、公主等府中,执管府中之政令。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网友释义:官名,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亦称为别驾。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将兵长史),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底下多设长史。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亦称为别驾;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较高,甚至会充任节度使。明清时代的长史设于亲王、公主等府中,执管府中之政令。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汉语大词典: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清,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国语辞典:职官名。汉代丞相和将军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而唐代州刺史下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长史[zhǎngshǐ]⒈职官名。汉代丞相和将军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而唐代州刺史下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辞典修订版:职官名。汉代丞相和将军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而唐代州刺史下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也称为「别驾」。其他释义:1.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清﹐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
关于长史的造句
1、整个事件的进程中,在其身边始终可以看到长史公孙宏与舍人歧盛这两个人,目前所能见到的史籍中,有关这两人的记载并不多,但从字里行间却反映出这两人所起的作用颇为重要。
2、难道不会给孩子的成长史中深深的烙上一道疤痕?
3、长史大人谬赞了,我也就一把子力气而已。
4、上柱国、总管、齐国公孟让,柱国、历城公孟暢,柱国、绛郡公裴行俨,大将军、左长史邴元真等,并运筹千里,勇冠三军,击剑则截蛟断鰲,弯弧则吟猿落雁。
5、周天和初,拜郢州刺史,转襄州总管府长史,赐爵高邑县侯。
关于长史的诗词
《上长史王公责躬》 《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送顾苌(一作中史,又作长史)往新安(一作》
关于长史的词语
六经三史 史不绝书 青史标名 史争旦夕 野史稗官 经史子集 谘经诹史 史鱼之俦 铁面御史 永垂青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