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普通高中2021届课程内容调整说明(化学)

江苏省普通高中2021届课程内容调整说明(化学)

来源:智榕旅游
江苏省普通高中2021届课程内容调整说明

化学

时间 模块 内容要求 教学建议 主题1: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建立科学探究的大概念,并在其他主题的教学中渗透和融合。 主题2:发挥核心概念和学科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彩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展高水平探究活动,并渗透STSE教育。建议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铜、硅主要性质的认识可通过“铝土矿提取铝、实验室模拟金属冶炼、从沙子到单晶硅、化学在光伏产业中的应用、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等视角进行知识建构;建议结合“合成氨、工业制硫酸(硝酸)、石油化工等”等实例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主题3:注重运用实验事实、数据等证据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通过开展概括关联、比较说明、推论预测、设计论证等活动,发展学生高水平思维能力。注重帮助学生发展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主题4:以典型简单有机物为例,引导学生建立从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分类的视角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通过模型搭建、实验探究、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和应用。 主题5: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和认同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选择与学段1 上学期 必修:主题1、主题2(部分)和主题5(部分) 学段2 第一学年 学段1 下学期 必修:主题1、主题2(部分)、主题3、主题4和主题5(部分) 学段2 降低要求:铝、铜、硅系统认识的要求。以下内容仍作学业要求:(1)了解铝、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用途和物理性质;了解铝和铜分别与氧气、酸、碱、盐等物质的反应;了解氧化铜与酸的反应,氧化铝与酸、碱等物质的反应;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了解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知道硅在自然界中以二氧化硅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了解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用途;了解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碱性氧化物、强碱等反应。 增加:(1)以典型物质为例认识碳原子成键特点,知道有机化合物有空间结构;具体要求参照必修主题4的“学业要求”1。(2)以乙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并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知道氧化、加成、取代、聚合等有机反应类型;具体要求参照必修主题4的“学业要求”2。(3)必修课程至少完成9组必做实验。其他参照2009年2号文。 化学相关的社会性议题,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与真实情境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段1 上学期 第二学年 下学期 选择性必修0-3个模块:模块1学段2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学段1 块3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自主安排。 学段2 学段1 上学期 学段2 第三学年 下学期 学段2 选修:自主安排 学段1 模块1:增加反应历程、基元反应、内能、体系等内容,但不做学业要求;增加“了解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方向间的联系”。 模块2:删减晶格能、等电子原理、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等内容;增加“知道波谱、晶体X射线衍射等是测定分子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增加“知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及混合型晶体是普遍存在的”;增加“知道物质的聚集状态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增加“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模块3:增加认识有机化合物存在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等同分异构现象;明确认识10种官能团;强化对生物大分子的认识,增加了解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功能。 选择性必修课程至少完成9组必做实验;其他参照2009年2号文。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让学生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以及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等方面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科学观念。 通过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学习,让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作用力和空间排列作为认识物质结构的基本线索,丰富学生物质结构知识,提高学生宏微结合、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等能力。 通过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形成基于官能团、化学键与反应类型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思路,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性质探究、合成路线设计的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