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义教育 1 2、狭义教育 1 3、制度化教育 2 4、教育学 7 5、人力资本 24 6、学校文化 29 7、校园文化 30 8、个体身心发展 36 9、遗传 39 10、成熟40 11、教育目的 51 12、德育57 13、智育57 14、体育57 15、美育57 16、师生关系 70 17、课程 76 18、课程类型 76 19、学校课程78 20、课程设计 81 21、教学计划 81 22、教学大纲 83
23、教科书 84 24、课程实施 85 25、课程评价 87 26、教学 93 27、教学过程 96 28、教学原则 101 29、直观性原则101 30、启发性原则 102 31、循序渐进原则 103 32、教学方法 105 33、课的结构 112 34、教学组织形式 116 35、班级授课制 116 36、教学策略 119 37、德育过程 129 38、班级 147 39、班级管理148 40、班级目标管理149 41、班级平行管理 149 简答题
1、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 2、 古代教育的特征 5 3、 近代教育的特点
4、 现代教育的特点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三次飞
跃。 17
5、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9 6、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1 7、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22 8、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3 9、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5 10、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25 1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26 12、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27 13、学校文化的特征 29 14、学生文化的特征 31 15、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8 1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41 17、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43
18、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有哪几种观点49 19、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52 20、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要点 55 21、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56 2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56 23、教师职业的特点 67 24、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68 2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69 26、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27、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78 28、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80 29、义务教育教育计划的特点 81 30、教科书的作用 84 31、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85 32、课程实施的结构 85 3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87 34、、教学的一般任务 94
3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 97 36、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97 37、教学过程的结构 100 38、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01 39、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102 40、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的要求103 41、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104 4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104 43、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05 44、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05
45、备课的内容111 46、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113 47、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17
48、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求132 49、德育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33 50、德育的途径 133 51、我国德育常用的方法134
52、运用表扬鼓励与批评处分应注意的要求 135 53、班级管理的功能148 54、班级管理的模式148 5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56、班集体的作用152 57、如何形成班集体152 58、班主任的角色154 59、班主任如何管理班集体155 论述题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9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22 3、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25 4、试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26 5、试述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6 6、如何有效推进素质教育56 7、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68 8、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什么85
9、如何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97 10、试述如何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98 11、试述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性相结合99
12、论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1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