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家长签字___ 学习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蹲( )踞( ) 酬( )和( ) 熹( )微 龙吟凤哕( ) 迤( )西 柞( )木 箍( ) 桶 忌讳( ) 譬( )喻 2、解释词语:
蹲踞:两腿弯曲,坐着或像坐着的样子。 酬和:用诗词应答。 譬喻:打比方。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来说道理或抒情达意。 悠游自在:从容移动,不受拘束。 龙吟凤哕:传说中的神奇声音。
生面别开: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新的形式。生面:新在面目。 3、简介作者沈从文: 整体感知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描写的三个场景,试着给它加小标题。
2、课文主要写了在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演唱的方式和内容都不相同。想一想,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问题研究
1、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这就是“山野对歌”。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
2、“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
3、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
4、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大比拼?
5、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内容,看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刻画这个年轻妇女?
6、 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人物的外貌,分别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描写?
7、你觉得这个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8、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呢?
9、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 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
10、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
11、在这个歌唱场面中,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听觉比喻拟人描景,侧重写唱歌的环境,请想想,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
12、那么“金满斗会”呢?这是一个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盛会?
13、从哪里可以看出歌会盛大?
14、如此壮观的场面,给人的感受如何?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结果)
拓展延伸:
民俗是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周围,滋养着你,为你的生命提供必须的养分。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云南歌会般美丽浓郁的民俗呢?请你收集当地的民风民俗,学习本文的写法,以“家乡风情”为题,写一篇短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