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1·云南曲靖模拟)已知某DNA片段上有基因A、无效片段和基因B,其分布如图所示,现将某外来DNA片段(m)插入位点a或b,下列关于变异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只含几个碱基对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突变 B.若m只含几个碱基对且插入位点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重组 D.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基因m也无法表达
2.(2021·长春质监)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基因突变具有随机特点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体中 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 C.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中 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3.(2021·广东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模拟)研究显示白癜风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如表所示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比较指标 患者白癜风面积比例 酶A氨基酸数目/酪 氨酸酶氨基酸数目 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导致染色体变异 B.①④可能是因为碱基改变后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
1
① 30% 1.1 ② 20% 1 ③ 10% 1 ④ 5% 0.9
C.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 D.②③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也没有改变 4.如图表示三种类型的基因重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的同一个时期发生 B.甲和乙中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中的基因重组与丙中的基因重组相似
D.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新的表现型的原因和甲中的基因重组有关
5.(2021·福建福州质检)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都可导致基因重组,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可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增多,子代表现型种类也增多 B.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可使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种类不增加,但表现型种类增加 C.交叉互换改变基因频率,自由组合不改变基因频率 D.交叉互换不改变基因频率,自由组合改变基因频率
6.(2021·湘东六校联考)下列有关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只考虑纯合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显性突变个体当代即可表现出突变性状
B.若只考虑纯合二倍体生物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隐性突变个体可能当代不会表现出突变性状
C.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类型之一 D.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自由组合是基因重组类型之一
7.(2021·济南调研)如图为某雄性动物个体(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雄性激素
B.3和4上对应位置基因不同是因为该细胞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C.若该细胞以后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可产生3种或4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3与4未发生交换)
D.1上a的出现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也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8.(2020·天津高考,7)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染色体变异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9.(2020·山东高考,20)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操作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
B.M、N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 C.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 D.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中已突变的基因再次发生突变 二、非选择题
10.某植物为严格自花传粉植物,在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幼苗。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变异性状是否能够遗传,最为简便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对阔叶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幼苗出现的原因: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该性状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若要判断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应选择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若后代________,说明该突变为隐性突变; ②若后代________,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11.(2020·全国卷Ⅰ,32)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答案 1. C 2. A 3.B 4. C 5.A 6. C 7.B 8.B 9.B
10. (1)让阔叶植株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阔叶性状
(2)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
(3)阔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 ①全为窄叶 ②出现阔叶
11.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2)控制新性状的基因是杂合的 通过自交筛选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子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