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5期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30 No.5 2013年10月 Joumal of Gui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0ct.2013 文章编号1000—5269(2013)05—0121—05 玄武岩残积土的崩解性试验 柳治国 ,吕晓舜,谭捍华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阳550001) 摘 要:论述了残积土的崩解性,并对两种不同风化程度下的玄武岩残积土进行了室内崩解试 验,试验在原状土、烘干、风干三种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土样崩解速度较慢,风干土 样崩解速度最快,烘干1 h土样次之。同时,土样本身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含水率等是影响土 样崩解的重要因素,棕红色土样由于含有游离态氧化铁等因素,崩解速率大于黄褐色土样。 关键词:残积土;崩解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B 贵州毕威高速公路沿线存在大量玄武岩残积 土粒崩解的影响很显著,它决定着土的孔隙性和透 土边坡,开挖后遇水易崩解,导致边坡失稳,给边坡 水性,因而对崩解时间、崩解速度和崩解特征起着 的治理带来一定困难。 重要作用。 沿线玄武岩边坡表层为棕红色土,厚度1至4 土粒的崩解是因为土体浸水后,水进入孔隙或 m左右,其次是风化较弱的黄褐色土,厚度8 m左 裂隙的情况不平衡,而引起粒间结合水膜增厚的速 右,表层风化程度较大,斜坡上常有许多坡积物且 度不同,以致土粒间斥力超过吸力的情况也不平 厚度大,坡面坍滑、泻溜现象严重,有时会因为水的 衡,这样产生应力集中,使土体沿着斥力超过吸力 影响产生规模较大的滑坡、公路隧道的塌方以及其 的最大面崩落下来。土的崩解性通常用崩解时间、 它地质灾害。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玄武岩残积土遇 崩解速度和崩解特性来表示 J。崩解时间是指一 水的快速崩解给玄武岩地区隧道施工、边坡处理、 定体积(边长为5 em的立方体)的土样在水中完 公路建设等问题造成了诸多困扰。 全崩解所需的时间,崩解速度是指土样在崩解过程 因此,玄武岩残积土的崩解性试验,是玄武岩 中质量的损失与原土样质量之比和时间的关系,崩 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特点与致灾机理研究课题的一 解特征是指土样在崩解过程中的产生的各种现象, 个重要环节,将有利于玄武岩残积土边坡的治理方 如崩解呈鳞片状、均匀的散粒状以及碎块状等。 案的设计。 2玄武岩残积土崩解性试验 1土的崩解性 对土体崩解试验的研究多在室内进行,也有野 土的崩解,土工上叫湿化,是土在静水中发生 外大气环境中渐进崩解模拟试验 “J,基于各方面 碎裂解体塌落或强度减弱的现象;也指黏性土浸水 的限制,对玄武岩残积土崩解特性的探究,主要以 而发生碎裂、散体的现象。黏性土的崩解性在评价 室内试验为主,采用自制的试验仪器,对二种不同 路堑、路堤、渠道边坡、露天基坑等的稳定性时具有 风化程度下的玄武岩残积土进行了室内崩解试验 一定的重要性¨ 。 研究,探讨玄武岩残积土的崩解特性。 土粒的崩解实质上是结合水膜增厚和膨胀的 2.1试验土样的制备 特殊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土的崩解性受土的矿物 试验土样采用取自贵州赫章县境内的玄武 成分,粒度成分和土的结构影响。其中粒度成分对 岩风化残积土,选用两种不同风化程度的原状土 收稿日期:2013—08—10 基金项目: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9 318 802 074)资助 作者简介:柳治国(1978一),男,湖北武汉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设计、隧道施工监控与检测及项目管理,Email:zgliu2008 @gmail.eom. 通讯作者:柳治国,Email:zgliu2008@gmail.eom. 第5期 柳治国等:玄武岩残积土的崩解性试验 ・123・ ∞ 舳 ∞ ∞ 加 0 .誉 咖1 量 吕 琏 器 齄 强 0 l0 20 30 5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崩解时间t/min 崩解时间t/airn 图3原状土的崩解曲线 3.2烘干1 h后的浸水试验 由于短时间内试块表层大量失水,且出现了许 多裂隙,试块在干燥容器冷却后开始试验,浸水后 有大量气泡冒出,表面大量浮沉细小颗粒下落,接 着从上到下逐步变成松散的小片状碎屑,在很短的 时间内试块表面很快破碎;由于烘干只有1 h,试样 取原状新鲜样在105℃的烘箱中烘1 h,得到 烘干样,黄褐色土样损失含水为9.8%,棕红色土 4 2 O 8 6 4 2 O 样损失含水为30.7%.当土层出现干湿交替变化 时,土层含水量和饱和度发生剧烈或较大的改变, 土层更容易崩解;经初步研究,由于棕红色土样含 有游离态氧化铁,胶态的游离态氧化铁具有高温干 燥脱水不可逆的化学特性,使土的可塑性降低,浸 水后崩解更快。 内部保留原状土的性质,表层崩解后,即3 min后 崩解速度开始减慢,以后平缓;而棕红色土块在开 始时,先是小粒下沉,后出现片状剥落,5 min时速 度最快。如图4所示。 20 l6 12 墨 咖 璐 魁 器 o 5 lO 15 2O 25 3O 0 5 10 15 20 25 3O 崩解时间l/arin 崩解时间t/min 图4烘干1 h后的崩解曲线 3.3风干48 h后的浸水试验 色,在浸水崩解中,棕红色土块崩解速率最快,13 min即完成崩解。试验刚开始时,就有大量气泡, 出现较大的裂纹,3 min时速度最快,试样已经大 块下落。 试验进行15 min时,金属网格上的试块已基 试样制好后在室内自然放置48 h,测得黄褐色 含水率为19.3%,棕红色含水率为26.7%,表面有 不同程度的裂隙存在,棕红色的裂隙要大于黄褐 而褐黄色土样要比棕红色慢,试验开始时,进 入试块的孔隙中,一部分空气被挤出,形成许多小 气泡,表层细小颗粒下落,随后四角小块下落,水迅 速浸入试块,沿着一些软弱部位产生明显裂隙,在 10 min左右试块中间出现大的裂缝,浸水后强度降 低,裂隙得以迅速发展。 本破碎完毕,仅有几块不规则的小块不再随时间发 生变化,下落的块体也已经破碎,崩解试验随后结 束。如图5所示是崩解量与崩解速度随时间的变 化图。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 12 l0 量 8 120 第3O卷 10o 8O 簧 齄 理4 2 0 60 鹱 理4O 2O O 0 3 6 9 12 15 18 0 2 4 6 8 10 12 l4 16 18 2O 崩解时间t/min 崩解时间t,min 图5风干48 h后的崩解曲线 3.4崩解特性对比与分析 以上是对褐黄色试块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崩解 试验,同一种土,但试验结果各不相同,主要原因表 现在崩解的速率以及破坏方式等方面上。另外,不 同风化的土,风化程度较大的棕红色崩解速度大于 风化较弱的褐黄色土。详细情况见表1 表1褐黄色(H)与棕红色(z)玄武岩残积土的物理崩解特性试验结果 在非饱和土中,一般认为,土中的基质吸力随 隙,小块片状试样纷纷下落,不时有气泡冒出。黄 褐色风干样在17 min左右崩解完毕,烘干样而则 需要23 min.而棕红色风干土样在13 min左右崩 解完毕,烘干1 h土样而则需要27 min. 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含水率降低时,表面收缩容 易出现裂纹,当土体的含水量增加时,基质吸力随 含水量增加而减小,当土体的含水量达到或接近饱 和时,基质吸力趋于零;基质吸力在土体中会形成 一烘干样、风干样与原状试样相比,最大的差异 就是经历了一个干燥失水过程,干湿循环的交替进 种吸附强度,吸附强度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 少,当吸附强度为零时,此时遇水更容易进入土体, 导致崩解的快速发生。 行,导致试样含水率的变化,也使试样的强度降低, 而原状土保持其在自然环境中维持的含水率,这是 和环境相互协调的结果,崩解所需的时间最长。 土的矿物成分不同,其崩解率也不一样,由于 棕红色土样含有游离态氧化铁,使得土样的崩解速 率加快,文献通过研究原状、风干以及烘干土样的 试验,结果表明烘干状态下的液限最低,风干土样 4 结论 (1)原状土样由于没有产生含水率的变化,崩 解速度较慢;风干土样表层裂隙增加,导致土样崩 其次,原状土样最高。烘干脱水对液限、塑性指数 影响较为明显,使其崩解速率最大。 通过室内试验,风干样在室温条件下,放置48 h,烘干试块在105℃的高温下烘干1 h,试块表面 解速度最快,烘干1 h土样次之。土样本身的矿物 成分、颗粒大小、含水率和土层外部因素等对土样 的崩解产生重要影响,棕红色土样由于含有游离态 氧化铁等因素,崩解速率大于黄褐色土样。 (2)玄武岩残积土的易崩解性是在遇水及蒸 发循环作用下发生的。烘干样、风干样与原状试样 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经历了一个干燥失水过程, 干湿循环的交替进行,导致试样含水率的变化,导 裂隙发育及含水率是有差异的。由于试验时含水 率的差异,浸水瞬间烘干土样有较多气泡,且粉末 状细小颗粒较多,水槽中的水逐渐变得浑浊,5 min 后减慢;崩解作用开始后,风干土样有较大贯通裂 第5期 柳治国等:玄武岩残积土的崩解性试验 ・125・ 致崩解情况不同。 路基工程,2008(2):53—55. [5]张永安,李峰,陈军.红层泥岩水岩作用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 参考文献: 学报,2008,l6(01):22—26. [1]唐大雄,孙愫文.工程岩土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6]蒋定生,李新华,范兴科,等.黄土高原土壤崩解速率变化规律 [2]谭馑益.广西覆盖型岩溶区土层崩解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 及影响因素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5,15(3):2O一27. 报,2001,09(03):272—276. [7]刘晓明,赵明华,苏永华.软岩崩解分形机制的数学模拟[J]. 岩士力学,2008,29(8):2043—2047. [3]李家春,崔世富,田伟平.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特征及土的崩解试 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1):23—26. [4]郭永春,谢强,文江泉.红层泥岩崩解特性室内试验研究[J]. (责任编辑:王先桃) Disintegrati0n Test on the Basalt Residual Soil LIU Zhi-guo ,LV Xiao—shun,TAN Han—hua (Guizhou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Survey&Design Academy CO.,LTD.,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Disintegration of residual soil was discussed,and the indoor disintegration test was conducted on the two kinds of basalt residual soil under different weathering degree,on the conditions of the undisturbed soil,dr- ying and drying.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disturbed soil samples collapse slower,air—dried soil samples fastest,drying soil samples after 1 h taking the second.At the same time,the mineral composition,the particle size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soil samples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soil disintegration.For palm red soil sample,due to factors such as containing free ferric oxide,its disintegration rate is greater than the yellow— brown soil samples. Key words:residual soil;disintegration;test (上接第108页) The Static Study on Steel Truss Concrete Slab Composite Structure TANG Rong—qin,HUANG Yo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structural form of a solid steel turss and concrete floor plate combi- nation whose span is 44 m.For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e space truss and ordinary steel truss,the combina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shell elements and link elements model is adopted.Composite space truss structure displacement,axial force and stress of concrete plates are obtained by comparison.This paper also in- troduces design of each link and upper chord node of the composite space truss.Results show that upper concrete plate of composite space truss is in press—bending.Therefore,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composite space truss dis— tirbutes uniformly and its strength of materials develops effectively.Axial force upper chord of the composite space truss is smaller than ordinary steel truss. Axial force lower chord of the composite space turss increases from support to mid—span.Axial force web member of the composite space truss decreases from support to mid- span・ Key words:composite space truss;ANSYS analysis;node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