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论 文
2014届
题 目 基于新型模式下汽车零部件供应问题讨论 专 业 物流管理 学生姓名 金丽 学 号 10213531 指导教师 韦震 论文字数 14675 完成日期 2013年11月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教务部印制
目录
中英文题目 摘要 关键词
一、相关理论概述............................................................. 2
(一)、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 2 (二)、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内涵 ............................................... 3 (三)、供应链利益分配的方法 ............................................... 3 (四)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好处 ............................................... 4 二、我国汽车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 5
(一)、我国主要的汽车制造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 .............................. 5 (二)、我国汽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 6 (三)、我国汽车供应链的发展方向 .......................................... 6 三、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8
(一)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原则 ........................................... 8 (二)影响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因素 ....................................... 8 四、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的构建 ............................................ 10
(一)、shapley模型的构建 ............................................... 10 (二)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的修正 ...................................... 11 五:实证分析 ............................................................... 14
(一)、案例背景介绍 ..................................................... 14 (二)、shapley模型初次利益分配 ......................................... 14 (三)、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系数的计算 ................................. 15 六:总结 ................................................................... 18 参考文献: ................................................................. 19 致谢辞 ..................................................................... 21
基于新型模式下汽车零部件供应问题讨论
10213531 金丽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了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不可避免的要实现联盟。而在供应链联盟企业中,利益分配是一个不能不谈的话题。合理的、公平的分配方法有利于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反之不公平的分配方法往往导致供应链的瓦解,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文献主要研究的是汽车供应链的利益分分配,通过研究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利益分配内涵、方法和好处,使我们对供应链相关的理论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再通过对我国汽车供应链的现状的分析,了解我国汽车供应链的发展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引入shapley模型,对各节点企业进行初步的利益分配。再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各企业面临风险的大小和投入成本的多少,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修正。使大家对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有个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供应链利益分配;shapley模型;风险修正
Based on the Shapley Model Utomobile Supply Chain Profit
Distribution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is more of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upply chai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upply chain, to achieve alliance of enterprises is inevitable. In the supply chain alliance enterprises,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is a have to talk about. Reasonable and fair allocation method is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And unfair allocation methods often lea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supply chain,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enterprise. Literature research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distribution, by study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profit distribution, the method and the benefits of supply chain to make related theory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supply chain.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shapley model, profit distribution of each node enterprises preliminarily. Again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each enterprise risk and cost, to modify the result of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Make the profit distribu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ha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supply chain profit distribution, shapley model, risk correction
1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在物流发展的今天,供应链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什么是供应链呢,从字面上理解,“供应”是指提供某种物资或服务,“链”在新华字典中指用金属环连套而成的索子,根据资金链的含义,我们可以把“链”理解为一种事物之间的循环。毫无疑问的是,供应链是一个复杂动态的整体,它不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等以人为主的单元,还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商品的流通加工,商品的销售以及送到顾客手中等的实体流动过程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因为供应链学说在我国发展较晚,在此我们借鉴国外学者对供应链的定义。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就是通过对信息流的前馈控制,又因为不是所有的对象都能准确控制以及我们不能准确预测干扰项,所以加入了反馈的物料流和信息流,从而达到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客户连接到一个整体的目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供应链连接供应的起点和消费的终点。它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过程从而达到对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控制。因为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供应链的的含义还没有达成共识,根据本专业所学的《供应链管理》一书,我们可以知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从供应链的含义我们不难看出供应链具有动态性、复杂性、满足客户需求、交叉性的特点。因为供应链的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市场的动态来调整,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所以供应链具有动态性。又因为供应链由多个企业组成,各节点企业规模和层次不一样,所以它又具有复杂性。再则企业组成供应链的目的是盈利,而企业要盈利就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供应链又有满足客户的需求的特点。最后供应链中的某一企业不单单属于一条供应链,它还有可能属于另一条供应链,供应链之间相互交叉,所以供应链交叉性这一特点也不难理解。
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供应链管理更加侧重于管理方面,众所周知“管理”是指采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达到先前指定的目标,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早期人们认为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库存管理,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认为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有他们才使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等单独的职能连城一个整体。Houlihan认为供应链管理强调战略决策,强调以不同的观点看待库存,将其看成新的平衡机制。根据本专业所学的《供应链管理》一书学习,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企业的供应链运作合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用最少的成本,从供应链的最初环节——采购,到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过程。
2
(二)、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内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供应链上单个节点企业的独立运作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时候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相互合作已成为解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的方法,基于此便形成了供应链战略联盟。供应链战略联盟是指处于同一条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各企业获得产在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以及产品的分销等各个环节提高效益,获得共同利益。毫无疑问的是建立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首要目标便是盈利,但由于每个企业投入的资金以及面临的风险等因素的不同,合理的利益分配便成为维持战略联盟继续下去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就是维护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当采用公平的分配方法时,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取得应有的报酬,巩固了合作的关系,否则便会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均,导致合作关系的瓦解。
大卫.李嘉图认为收入分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上影响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亚当斯密(J.S.Adam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公平理论,他认为只有当员工取得了合理的报酬时,薪酬才会发挥它的激励作用。并且员工在衡量薪酬的公平性时,不仅仅看中他们实际所拿到的金钱,还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如与他人的薪酬进行比较,和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等。
因为对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并没有统一的答案,经过查阅资料暂时可以知道所谓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是指:供应链上各企业,将一定时期内共同创造和实现的利益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割和分配的方式。广义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不仅仅指资金收益的分配,还包括商标、专利发明、技术的革新所产生的利益的分配。
(三)、供应链利益分配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分工日益明确,企业所面临的压力、分险也大不相同。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各节点企业便会心生不满,最终导致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瓦解。通过阅读资料,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采用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法是一种较为普通的分配方式,根据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贡献大小,采用一定的比例实行利益分配。但是从整体上考虑,此种方法要在各个合作企业的信息完全共享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分配的公平性。况且各个成员企业对利益的分配比率都各执一词,要形成统一的意见比较困难。
2、 采用供应链契约方式。所谓的供应链契约是指,通过提供使买卖双方都满意的条款,配合一定的激励措施,使买卖双方都能获得比自己以前更高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它能解决因信息不共享而造成的“牛鞭效应”和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双边际效应”。因为是和供应链利益分配有关,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收益共享契约和数量弹性契约。收益共享契约是指供应商给销售商一个低于成本的批发价格,销售商又从自己的销售额中,拿出一部分钱,按照事先规定的比例返还给供应商,减少供应商的亏损,使整个供应链达到协调。数量弹性契约是指,零售商先给供应商一个大概的订货量,在了解市场详情后,再制定合理的订货量,并把新的订货量报给供应商,供应商在据此生产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订货量的变动
3
一定要在供应商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供应商不会生因生产多余的产品而造成物料浪费,零售商也不会造成货物囤积。
3、采用Nash谈判模型,它解决的是在合作关系中 ,参与者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谈判,然后使参与者能共同取得更大利益的问题,它可以用于解决多个合作者之间利益分配的问题。因为模型的算法较繁琐,在这里我们简单地阐述下算法的思想。假设有n参与者,他们各自可以组成m种合作形式,当组成合作时获得的利益小于各自没有合作之前的利益时,合作关系就会终止。否则就形成合作关系,然后根据Nash谈判的公式进行求解。要注意的是它与Nash均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Nash均衡是一种状态,它是指在某一策略下参与者各自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这个策略就是Nash均衡点。 手机号码测吉凶 http://www.sjcha.com/shouji/ 黄道吉日 http://www.sjcha.com/yuanfen/ 升旗时间 http://www.sjcha.com/flag/
列车时刻表 http://www.sjcha.com/huoche/
4、利用Shapley算法,Shapley法主要用于合作关系中各参与者利益的分配,它可以使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分的合理的利益,相对来说比较公平。又因为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投入的资金不同,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在此我们又引入了修正后的Shapley值法,有关Shapley值法我们在后面会详细介绍。
(四)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好处
1、促进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作,稳固合作关系。好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获得比之前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获得非物质的利益,如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企业知名度的提高,技术的革新等等,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利益分配得当。进行供应链的利益分配,能使企业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从另一个方面激励了企业的斗志,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些企业就会加强合作,稳定供应链的合作关系。再则当某一企业面临亏本的危险时,因为形成了合作关系,当某一节点断掉时,就会影响整体的利益。所以其他未出现危机的企业为了总体的利益考虑,降低风险,会向面临危机的企业提供援手。从而加强的双方的信任,巩固了合作关系。
2、加强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完善企业的运作流程。为了合理的进行供应链企业的利益分配,各企业定会聚集在一起,谈及自己的分配想法,提高核心竞争力。对于自己的劣势要吸收其他企业的优点,及时改进。
3、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开拓新的业务。当进行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利益分配时,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分得相同的利益,必然会有一个企业分到的利益最少,另一个企业分到的利益最多。当面临这种情况时,分到的利益最少的企业就会思考自己的差距,是否有能力做的更好。当看到其他企业的成功时,必然会产生危机感。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就会尽力的挖掘自己的潜力,开拓新的业务。或者提高创新能力,增加自己的价值。
4
二、我国汽车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的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需要更快捷的交通工具来加强与他人之间的联系,1876德国工程师奥托运用“罗沙”原理,制成了按四冲程原理工作的煤气机,它为汽车的出现提供了可能。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汽车工业也成了发达国家主要的经济支柱。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汽车工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美国的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面领着破产的风险,三巨头高管向政府求助,希望获得政府的紧急贷款以度过危机。日本的丰田汽车采通过裁员以及增加停工日,来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汽车产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面临着出口减少,国内市场需求减少的困境,汽车销量远远低于2007年的销量。2009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我国的汽车工业也渐渐复苏。但随着国外大的汽车跨国公司进驻中国,我国的汽车产业面领着多元的竞争格局。首先我国的汽车价格经过几年的不断降价已经降到最低,再降下去就没有利润空间;其次我国的通货膨胀使生产成本上升,降价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注意力转向了供应链。因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日益上升,但由于我国的供应链思想起步较晚,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汽车供应链具有其行业特殊的复杂性,所以研究我国的汽车供应链现状对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主要的汽车制造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大型的汽车制造公司比较多,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汽、东风、奇瑞汽车公司。一汽轿车采用全球化经营的理念,与国内外客户建立战略联盟;并对客户的服务进行跟踪反馈,及时了解客户的动态,提高客户的满意率。为了控制产品的成本,一汽着重把重点放在对采购成本的控制。但因为采购部门的下属部门较多,很多时候不能统一意见,并且存在着职能制约,反而提高了采购成本。在库存方面出现了缺货、存货积压、需求预测不准确和信息管理系统落后的问题。但在物流管理方面,一汽进行了对销售系统的重构,将仓库和运输交给物流公司进行管理,降低了配送成本,提高了效率。
东风汽车建立了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选择了合适的供应商,降低了采购成本。采用准时制采购,为零库存提供了可能,降低了库存费用,增加了流动资金。在生产系统上,引进了日产生产方式。通过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结合自己的生产能力,并及时对物料资源和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节省了资源,减少产品的库存。但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信息不连贯,交流不及时;着眼自己片面的利益,忽视了整体的利益;采购分散;没有与客户及时交流。
哈飞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电子商务的管理模式,它通过供应商初评、评审委员会评估及批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及控制计划、投产前磋商、生产前审批进行对供应商的管理。但在电子商务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缺乏对销售数据和客户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
5
从而错失了对管理层提供决策的机会;供应商管理应用范围狭窄;没有深层次挖掘客户信息。
(二)、我国汽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1、片面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没有形成对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认识。虽然现在大部分企业认识到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长远的眼光,着眼于自己眼前的利益,没有认识到只有着眼于全局,才能获得供应链利益的最大化。现在大多数汽车企业采用JIT管理模式,毫无疑问的是这种管理模式及时、快速的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减少了库存的堆积,减少了企业采购成本的浪费,减少了企业流动资金呢的占用。但是由于汽车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汽车生产企业要实现零库存的目标,其上游供应商就需要及时提供原材料。由于供应商要随时供应零部件给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缺货风险,零部件供应商就要提高安全库存,或建立多个仓库储存,这样反而增加了零件供应商的负担。如果能着眼全局,利用供应链管理,将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及时有效的传达给零件供应商,零件供应商就能减少库存风险,实现共赢。
2、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管理不规范。供应链的管理说到底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管理,由于每个企业的发展时间、发展规模以及面临的机遇不一样,各节点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不一样。我国大多数零部件供应商企业规模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产品的技术开发投入小,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定位。一旦零件供应商不能及时、正确的提供零部件,就会对汽车厂商造成毁灭性的影响,那么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就不可能实现。
3、我国的汽车供应链的物流成本过高。由于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尚在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计算与管理,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以及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运输成本高。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很多地方都存在着过路费不合理收取的现象,以及在运输过程中不合理的运输方式如对流运输、交叉运输和过远运输空驶,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汽车企业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4、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一些大型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分析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支持,更多的企业已经不满足系统的对接、订单的直接生成,它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制定生产计划。但不可避免的是一些供应链节点企业规模小,信息基础相当薄弱,技术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信息化工具只停留在电子表格上,或者只是某些部门实现了信息系统管理。并且完善的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规模较小的企业无法负担这笔费用。种种以上原因导致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信息的断层。
(三)、我国汽车供应链的发展方向
1、链战略联盟关系。从上述我国汽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中,我们发现建立供应链联盟关系是当务之急。因为建立了联盟关系,各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系加强,为了实现盈利企业就不会单纯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核心企业——汽车生产企业将生产计划事先通知上游的供应商,供应商根据生产计划生产零部件,减少了安全库存的风险。并且建立供应链联盟关系有利于加强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少信息孤岛的产生。
6
2、完善的信息系统。汽车产业是个特殊的产业,它不能依靠某个国家生产出所有的零部件,因为它零件的复杂性,汽车产业实行的是全球化零件采购,并且零件的型号需要根据车型设计,所以这使得零件的供应商不能保有太大的库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利用完善的信息系统,零件供应商才能及时、准确的为下游企业提供产品。在供、产、销的协调关系上,只有利用有效的信息系统才能实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控制。
3、以物流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模式。总所周知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物流成本在企业的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削减物流成本就相当于增加企业的盈利,并且我国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所以发展以物流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物流各个环节中,运输与仓储是最重要的。在库存管理上选择合适的订货点技术,保持货物的质量,合理堆垛。在运输上,制定合适的配送路线,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可以设多个物流节点,形成物流节点网络。这样企业就可以随时提供产品,减少远距离的运送。
7
三、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原则
汽车供应链在利益分配中不可避免的是要参照一些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里利益分配才会相对合理。以下便是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的相关原则。
平等原则:在社会的发展中,虽然企业的规模有大有小,但每一个企业的地位是平等的,它们都在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平等原则是一切合作的基础。
有利可图原则: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当一个企业不能盈利时,它就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就算它秉持着平等的原则,也将很快被市场所淘汰。在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企业要尽可能的实现盈利。
互惠互利的原则: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更多地是合作关系,所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有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才会长久。
民主决策,协商让利原则:在利益分配当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分配方法,难免会产生争议。这种情况下,就要采取民主决策,采取大家的意见,形成大家都满意的分配方案。
利益与风险挂钩:由于每个企业的规模大小,发展的条件不同,所以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在进行利益分配时,如果某企业面临的风险大但分到的利益很小,就会导致企业的不满,影响供应链的总体效益。实际上利益与风险挂钩,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公平原则。
信息共享原则:在供应链的合作过程中,信息的沟通不畅是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根据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投入资源大小,承担的风险不同,企业分得的利益势必会不相同。可能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差距很大,如果事先没有宣布利益的分配方案以及各个企业所做的贡献大小,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很容易产生不满,所以实现信息共享,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误会,提高供应链联盟的合作效率。
(二)影响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因素
投入资源的大小:供应链联盟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通过各企业的优势互补,实现供应链联盟的利益最大化。在合作过程中,不同企业都或多或少投入了资源,例如人力资源、设施设备、资金。①人力资源:人在社会劳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很多繁重的工作都有机器替人类完成,但人的智慧是机器所代替不了的。这里的人力资源除了员工提供简单的劳作之外,还包括高技术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拥有高技术能力的公司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员工人数众多的公司可以提供多余的劳动力。②设施设备:设施设备作为劳动工具在企业运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设施设备是将劳动转换成价值的载体。假设没有交通工具,人们便不能出行,生产的零部件就不能运到目的地。没有生产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就不能变成成品。拥有先进设施设备的企业,可以多提供设施设备支持,提高生产、运输效率。③资金:资金在现在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雇佣员工,购买设施设备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假设一个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那企业就相当于处于瘫痪
8
中,所有的活动都不能运转。对于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可以加大资金的投入,招揽高级人才,购买先进的设备。以上的资源都是有形的,但有一些资源是我们看不见的。例如品牌商誉、技术的进步。当一个企业在行业内拥有较好的品牌时,它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效益。又例如具有先进技术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它可以提高联盟企业之间的信息化程度和机器的工作效率,这些资源的投入都是看不见的,但为了公平起见,在进行利益分配时我们应该考虑的更全面。遵循“多投入,多回报”的原则,当一个企业投入的资源较大时,一定程度上它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精力,理应分得更多的利益。
承担风险的大小: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企业在社会承担的角色不一样,所面临的的风险也不一样。供应链联盟在进行优势互补时,又因为形成联盟的关系,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一个企业出现危机,就会影响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汽车供应链作为最复杂的供应链之一,它主要受到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合作风险的影响。①外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了环境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假设一个企业的基地远离交通中心,那因为自然环境就造成他的运输成本上升,而处于交通便捷地方的企业,就可以减少这部分开支。政治因素对企业的风险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假设两国因为政治因素实行贸易壁垒,那企业的净出口肯定会受到影响。市场风险: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顾客的偏好,各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也是不同的。例如汽车供应链中的汽车零件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就比汽车分销商小,因为汽车的零部件大小、规则基本上不会变化。但因为顾客的喜好不同,潮流走向不同,汽车分销商在销售汽车时的困难就会加大,所面临的的市场风险也会相应提高。但在汽车供应链的外部风险中,我们主要考虑市场风险。②技术风险:当一个企业的技术落后时,它的信息化程度就会降低。例如企业的订单处理能力落后,不能及时处理客户的订单,从而流失客户。先进的技术,可以通过分析销售数据,为企业的生产以及库存提供决策支持,减少缺货率,降低库存堆积。③合作风险: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规模大小、人员素质、企业文化、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都不同,这些因素使各企业在和合作过程中因意见的不同,造成合作的障碍,降低了整体的合作能力。对于承担风险大的企业,企业应该分得更多的利益,实际上这也与利益分配的公平原则相照应。
对供应链贡献的大小:对供应链贡献的大小,也是供应链利益分配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假设企业使供应链的效益增加了,说明企业对供应链是有贡献的,企业对供应链的贡献还表现在技术的创新、服务的提高、库存水平的降低等。但是企业投入资源的多少与企业对供应链所做的贡献的大小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企业投入资源多,但它可能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所以可能做得贡献是最少的。
9
四、汽车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的构建
(一)、shapley模型的构建
Shapley模型是由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在1953的《n人合作博弈利益》一书中提出的,它主要用于解决在多人参与的博弈关系中,参与者之间利益分分配的问题。它是根据每个局中人在合作关系中所带来的增值比例来进行利益分分配,并且我们可以利用分配的利益来进行合作决策的选择。所以Shapley值法在分配利益时考虑了各企业的合作能力和贡献大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利益分配的科学和公平。其定义如下:
设有n个人参与的集合为N,N=1,2,......n,称N的任意一个子集s为一个联盟。
另外将N的空子集设为;记所有的联盟构成集类为A,对于sA都可以确定一个实值函数vs,并且vs表示联盟s中各局中人通过合作所能获得的最大支付,满足下式
(1):v=0;(2): vs1s2≧vs1vs2,s1s2(s1A,s2A,
则v为n人合作对策N,v的特征函数。通常情况下,用xii1,2,.n表示联盟博弈中每个局中人ii1,2,.n从合作的最大收益vN中应得的一份收入,xx1,x2,xn称为合作对策的分配,则满足下面的特性
i1nxivN,且所有局中人都合作时收益最大为
vN;xi≥vi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联盟合作才能成功地实现。
设iv为联盟N下第i成员所得的分配,则N下的各参与人所得利益的分配为:
v=1v,2v,,nv。shapley值有4个公理:对称性公理,每个局中人i所得
该公理反映了v作vvN,
ii1n的收益价iv与他被赋予的序号无关;有效性公理
为分配的整体合理性;虚设人公理,对于虚设人iN,有iv=vi,这里的虚设人i指满足:vsi= vs+vi的局中人,也就是说如果虚设人i加入联盟s后,并没有给s带来额外的收益,那么对i的分配iv与他单干时的收益vi相等;聚合公理,对于两个联盟博弈N,u和N,v中有iuv=iu+iv,即当n人同时进行两项合作时,该收益应为两项合作的分配之和。
10
满足以上4个公理的i称为shapley值,对于任一n人合作对策shapley值是唯一存在的,并有式子(3):iv=
wsvsvs\\i,i1,2,n,和式子( 4):siswsns!s1!\\n!。在公式(3)和公式(4)中,s是联盟中的局中人个数;
ws是加权因子,表示在n个参与人的任意排列中,i仅属于联盟的概率;vs\\i是联盟s中去掉参与人i后可取得的收益。可以注意到在:vsvs\\i表示参与人i对联盟s的贡献。把参与人i对它所参加的联盟的所有贡献加起来便得到参与人i所应分得的利润。
根据shapley模型,我们就可以构建出汽车供应链的shapley模型。假设在汽车供应链中有A、B、C三家企业,他们单独经营时分别可以获利a,b,c。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公式中的N=1,2,3 ,并且三家企业之间可以形成相应的联盟。形成的联盟分别有以下情况: s1AB,s2AC,s3BC,s4ABC。形成联盟后的收益分别为d,e,f,g。因为s表示联盟中的局中人个数,所以在联盟s1的情况下,s=2,在联盟s4的情况下,s=3,而企业单干时s=1。因此将对应的s值和n3带入公式ws我们就能得到wsns!s1!\\n!中,
值。vs表示在联盟s的情况下,联盟的总收益。当企业不联盟而单干
时,vs就是他们单独经营时的获利。当企业A企业B进行联盟时,s=s1,vs=d,依次类推。vs\\i是联盟s中去掉参与人i后可取得的收益。假设在联盟s1中,我们去掉企业A,此时联盟的总收益就是企业B单干时的收益,所以vs1\\A=b;而在联盟s4中,去掉企业A后,联盟的总收益就是企业B和企业C进行联盟时所创造的收益,所以vs4\\A=f。所以根据iv=
wsvsvs\\i,i1,2,n,我们就可以分别求出企业sisA、B、C的
shapley值。
(二)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的修正
根据上述的算法,我们知道shapley模型是根据各节点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做的边际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单靠贡献的大小并不能完全公正的进行里利益分配。它还受企业投入资金的影响,一个企业投入的资金越多说明付出的也就越多,理应获得更大的利益。并且每个企业在社会上承担的角色不同,处于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不一样,所以所面临的风险也不一样。但是根据shapley模型,在S联盟中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都是1\\n,
11
不符现实生活中每个企业承担的风险不同的事实。所以在用shapley进行利益分配时,企业投入成本的多少与企业承担的风险的大小都应考虑在内。
从上述可知,为了保证利益的公平性,我们要将风险因子和投入的成本考虑在内。假设企业i 的风险因子为Ri,资本投入为Ii,总体收益为VN则企业在考虑风险因子与投入成本时的风险损失为RiIi,也就是供应链联盟总的风险损失为LRIii1ni,企业i在
供应链联盟中所占的风险比例为GiRiIiL。且
Gi1ni1;企业i实际承担的风险与理
n1论上承担的风险差值为GGi,且Gi0。在这里我们将Gi称为综合修正因
ni1子,企业i的实际获得的分配收益为ivivvNGi。,当Gi0时说明企业
实际承担的风险较高,应该分得更多的利益;反之则说明企业实际承担的风险较小,应减去多得的利益vNGi。但要注意的是修正后各节点企业实际分配到的利益之和应与未修正前供应链联盟总的收益相等。
所以在风险修正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求得企业i的风险因子Ri。关于风险的修正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层次分析法的风险修正。先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合作风险之间的权重W,再请专家对3个企业关于各个风险所占的比例进行打分得出矩阵d1,所以
Ri=Wd1。因为AHP可以将复杂的关系转化为定量的分析,被较多的应用于现代管理中。
在进行层次分析法的风险修正时,第一步要建立递价层次结构图,在这里我们将影响企业的风险因素分为: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合作风险。则层次结构图为图1所示:
12
汽车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 市场风险 技术风险 合作风险 汽车企业
图1汽车企业的风险结构图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为了使决策科学化,可以利用专家评价法,依据判断矩阵比例标度表比较某一层级下各因素的关联程度,并且每层的因素不要超过九个。
第三步:单排序权重计算。将n个方案相比较,因为已知权重,所以他们的重要程度也可知晓,并用w1,w2,wn表示,据此可以知道判断矩阵A。再将判断矩阵A与权重向
T量Ww1,w2,wn相乘,结果为AWnW。从式子可以看出权重向量W正好是
判断矩阵A对应于特征根n的特征向量。至于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可以根据几何平均法的公式算出,这里就不写出了。
第四步:一致性检验。先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maxnn1。max是用几何平均法求
出的最大特征根。其次再计算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比例CR,CRCI,RI根据同阶平RI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图查找出。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可以使用计算出的权重。否则就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满足一致性检验。
第五步:计算总排序权重。
13
五:实证分析
(一)、案例背景介绍
现在有三个汽车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分别是汽车零件供应企业A1,汽车制造企业A2, 汽车分销企业A3。根据调查获知独立经营时,A1 获利300,A2获利700,A3获利500。当形成联盟时,企业A1与企业A2联盟时获利1200,企业A1与企业A3联盟获利1000,企业
A2和企业A3联盟获利2000,三家企业联盟时获利3000。并且企业1,2,3,的投入成本也不
同,企业1投入100,企业2投入60,企业3投入80。
(二)、shapley模型初次利益分配
用shapley模型进行企业的利益分配。 根据shapley模型,企业1在供应链联盟关系中分得的利益如表格1所示:
表格1 企业1在供应链联盟关系中分得的利益
s1 Vs Vs1 12 13 123 300 0 1200 700 500 2 1/6 500/6 1000 500 500 2 1/6 500/6 3000 2000 1000 3 1/3 1000/3 1 1 VsVs300 1 1/3 s Ws WsVsVs1 100 各个局中人合作时的最大收益。如s=1时,说明联盟中只有企业1,Vs表示联盟s中,
则企业1的收益,就是联盟中的总收益,所以Vs=300。当s=12时,说明联盟中有企业
1和企业2,此时联盟的收益为两个企业合作时产生的最大收益,根据题意可知Vs=1200,
同理当s13时,Vs=1000;当s=123时,Vs=3000。
1表示联盟s去掉企业1后,所得的收益。当s=1时,Vs1=0。当s=12时,去掉企业1后,联盟中只剩企业2,所以联盟的收益就是企业2的单独收益,即Vs=700。
1Vs当s13时,去掉企业1后,联盟中只剩企业3,所以联盟的收益就是企业3的单独收益,
14
1=500。当s=123时,去掉企业1,联盟中只剩企业2与企业3,所以联盟的最大收益,就是企业2与企业3合作时的最大收益,由题可知Vs=2000。
1 根据已经求出的Vs和Vs,两式相减就知道了VsVs。s联盟中企业的
11即Vs个数,当s=1,联盟中只有一个企业,所以s=1。当s=12时,联盟中有企业1与企业2,所以s=2。同理当s13时,s=2。当s=123时,s=3。
ws是加权因子,表示在n个参与人的任意排列中,i仅属于联盟的概率。
wsns!s1!\\n!。因为有三个企业,所以n3。当s=1,
11ws=31!11!\\3!=。当s=12时,ws=32!21!\\3!=。同理
3611当s13时,ws=;当s=123时,ws。
63因为Ws和VsVs都已求出,所以WsVsVs很容易就能得到。最后
11将表格1末行的4个数字相加,就知道了当进行联盟时,企业1的收益:
1v=100+500/6+500/6+1000/3=600
同理可得2v700/3+900/6+1500/6+2000/3=1300 3v500/3+700/6+1300/6+600=1100
根据shapley算法对三家企业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我们可以看出实行联盟后,企业的收益都比联盟之前的收益多,并且1v2v3v=3000。符合三家企业联盟时,供应链的总收益。所以利用shapley算法进行利益分配是可行的,但由于shapley模型的缺陷,我们要对结果进行修正。
(三)、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系数的计算
1、根据上文的图表1可以画出汽车企业的风险矩阵,风险矩阵如下图表格2所示。
表格2汽车企业的风险矩阵
C C C 1 C1 1/3 C2 3 1 C3 5 3 C
1/5 1/3 1 根据公式计算,M1
aj1n1j15,M21,M3115,W2=1,W1=3M1=2.4662,
15
W3=0.4055。对向量W进行归一化,W1W1Wi1n0.6370,W2=0.2583,W3=0.1047。
1此时特征向量为:
W0.6370,0.2583,0.1047T1。AW1135350.6370130.2583=
10.1047131.93540.7847,0.3182maxi1nAW=3.0385。则最大特征根为
inWi3.0385,再进行一次性检验:
CImannn10.01925,又因为查表可知RI0.58,所以CRCI=0.033<0.1。所以RIT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合作风险的权重为向量为W0.6370。 ,0.2583,0.10472、利用专家评分法得出零件供应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分销企业的风险系数模糊矩阵。
0.30.50.2模糊矩阵d10.40.40.2,计算三个企业的风险因素系数为: 0.30.40.30.30.50.2=0.3260.4340.210470.40.40.2 RWd1=0.63700.25830.10470.30.40.3
又因为知道三个企业的投入分别为100,60,80。所以RiIi分别为32.6,27.84,16.8。则
L77.24,Gi分别为0.4221,0.3604,0.2175
GG1(0.0888,0.0271,-0.1158),当G>0时,因多分的利益。当G<0时,应n减去多分的利益。
(四)修正后的利益分配为:
1v=600+30000.0888=866.4;2v1300+30000.0271=1381.3;3v1100-30
000.1158=752.6
(五)结果分析
用shapley模型进行初次分配时,我们可以看到企业1在联盟后可以得到600。企业2
16
可以得到1300,企业3可以得到1100,他们都比自己单独经营时得到的利益多,所以供应链联盟是可行的。三家企业中,企业2是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时汽车供应链的和核心企业,所以获得的利益应当是最多的。根据shapley模型进行利益分配后,企业2的利益是最多的,所以分得的结果符合实际。
又因为每个企业的投入和面临的风险不同,为了使分配结果更公平,对shapley值进行了修正。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算出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合作风险的权重,因为汽车产业受市场的风险影响较大,所以所占的权重应该较大,根据层次分析法所算的结果符合客观事实。最后再根据每个企业的风险系数以及投入情况,对shapley模型的初次分配进行修正。企业1的风险系数为0.326,企业2的风险系数为0.434,企业3的风险系数为0.21047。但是企业1的投入成本为100,是三家企业中最多的,企业2虽然投入最少但面临的风险是最大的,企业3面临的风险是最少的,投入的成本也不是最多的,所以修正后的利益分配企业1为866.4,企业2为1381.3,企业3为752.6 。可以看出修正后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所以在现实生活中shapley模型可以用于实际的利益分配。但是现实生活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要比我们算例中的风险因素多得多,并且在算例中关于投入资源,我们只简单考虑了投入资金,没有考虑人力资源和设备,要想企业的利益分配更合理,还需考虑更多的因素。
17
六:总结
通过shapley模型,我们对汽车供应链中三家企业进行了利益分配,可以看出的是进行供应链联盟提高了各节点企业的效益,又因为每个企业存在的风险和投入资源的大小不同,我们利用AHP方法计算出了修正因子,对利益进行了重新分配,使分配结果更公平。所以利用shapley方法进行供应链联盟的企业分配是可行的。这不仅保护了企业的利益,还能使联盟关系更加稳固。
但现在我国的供应链研究主要集中于供应链的组成和库存管理方面,对供应链利益分配的研究较少,要使我国的汽车供应链联盟企业的利益分配更合理,我国应该不断地研究和发展供应链理论。
18
参考文献:
[1]张诚.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28(3):92-98. [2]孙道银、李猛、纪雪洪.供应链管理研究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54-58.
[3]陈剑、肖勇波.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新发展[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33(6):694-701.
[4]李新剑.基于动态企业联盟的汽车供应链模型[J].中国集体经济,2012,(22):95. [5]于洪伟.基于加权群体重心算法对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研究[D].河北:河北理工大学,2012.
[6]吴书芳.汽车制造业核心型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12. [7]温磊、赵伟、王锐.供应链协同风险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1):218-222. [8]张潜、赵菊红.中国汽车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10,(4):48-52.
[9]陈东灵.基于Shapley值法的品牌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24(2):44-52.
[10]洑健红.供应链视角下的利益分配关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2):89-92.
[11]方芳.浅析供应链风险产生原因[J].网友世界,2012:32-33.
[12]周敏.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64-65.
[13]朱瑞月、杜志平.不完全信息下供应链利益分配的Stackelberg模型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3):109-112.
[14]李刚.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模式研究[D].山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15]张笑.基于合作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湖南:湖南工业大学,2010.
[16]金波、郭巧英、李忠卫.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融资收益的供给与分配[J].工业技术经济,2013-4(4):43-48.
[17]王霞.供应链合作利益协调问题研究[J].物流科技,2011(5):86-89. [18]赵小惠、梁建锋.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J].西南工程大学学报,2010,24(1):1-6.
[19]朱延平.供应链成员企业相关利益分配研究[J].商业研究,2010,(1):50-53. [20]王振锋、王旭、邓蕾.基于shapley值修正的服务供应链系统利益分配研究[J].计算机工程应用,2011,47(26):235-237.
[21] Samuel H .Huang,Mohit Uppal,J.Shi. A product driven approach to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selection[J].Emerald Journal.2002,7(4):189-199. [22]Daekwan Kim,Erin Cavusgil.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on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9,24(7):496-565. [23] K. UmaDevi , C. Elango , R. Rajesh.Vendor selection using AHP[J]. Procedia Engineering.2012, 38:1946-1949
[24] Inch Sukatia*, Abu Bakar Hamida, Rohaizat Baharuna, Rosman Md Yusoff. The Stud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Practices o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J]. Procedia一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40:225一233 [25] Wenjuan Wang, Weihui Dai, Weidong Zhao, Tong Li, Guangxue Yue, Chen Xu. Research on Mobile Agent System for Agi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Journal
19
of Software.2011,6(8):1498-1505
20
致谢辞
从论文初拟题目到现在完成定稿,经历了数月时间。在论文指导老师韦震老师的帮助下,我从毫无思路到现在完成定稿,非常感谢老师的在学术上的指导。
衷心感谢周围的同学,在我对一些算法有困惑时,他们能耐心的给我指导。另外,学校图书馆的老师给我们寻找资料和相关文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我获益匪浅。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