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技◇ 科技目向导 2011年第30期 甘肃省代家庄铅锌矿床成矿规律研究 卫治国 (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1 O6队【摘甘肃兰州730046) 要】代家庄铅锌矿床是泥盆纪在海相沉积盆地中沉积成矿、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和表生成矿。矿化主要产于中一上泥盆统西汉水群西 汉水群统黄家淘组(D2—3h)碳酸盐岩及富含碳酸盐成分的泥岩中,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基本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关系。矿床物质成分简 单,以铅锌为主,伴生银,具有沉积的矿石矿物结构、构造;同时,矿体受构造控制,赋存在构造破碎带中,矿石具充填及交代现象,矿石中Pb、 Zn、Ag、Hg、As、Sb、Cd关系密切,其中Hg、As、Sb为热液富集的特征元素。 【关键词】沉积改造;碳酸岩;铅锌矿;甘肃 代家庄铅锌矿床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境内.是甘肃省地矿局通过区 化异常查证发现并评价的 该矿床的发现是西成矿田西段近二十年来 地质找矿的新突破.矿化主要产于中一上泥盆统西汉水群西汉水群统 黄家沟组(D2—3h)碳酸盐岩及富含碳酸盐成分的泥岩中.矿体呈似层 状或透镜状产出.基本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关系 至今该矿床的成因仍 存在较大争议.笔者近两年主持了甘肃省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 作.对代家庄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总结 出现牵引褶曲。该断层规模较大,断线长500米以上,断距40米左右。该断 层活动时间长,新构造运动又重新复活.并使泥盆系厚层状灰岩逆冲于白 垩系磨沟组紫红色砂岩以上 除上述断层外.商有两组于上述断层同期形 成的近东西向及南北向的扭l生断裂及节理也较发育 2.3侵入岩 矿区内岩浆岩很不发育.故热液活动及其微弱 仅见有重晶石及 方解石,特别是在Fl断层带上.方解石脉较为发育.多为微晶结构.但 与成矿关系不密切 2.4矿区岩石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经l: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代家庄矿区及外围圈定了综合异常 14个,矿区代Hs一5异常元素组合为Ph、zn、A异、As、sb、№、Au,综合异 常面积达47.4Km .其中Ph异常强度达500x104.平均值为91.2xl0 . 具有内、中、外浓度分带:Zn异常强度达1200x10 ,平均值为238.1x 1O .具有内、中、外浓度分带 3.矿体特征 代家庄铅锌多金属矿区内自北向南划分为**行的I、Ⅱ两个矿 带,矿带呈北西~南东走向延伸,矿(化)体**行分布于矿带中,产状 与矿带基本一致。矿(化)体主要产于黄家沟组(D2—3h)和双狼沟组 (D2—3s)地层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破碎的灰岩、生物灰岩及少量的泥灰 岩、砂板岩。矿体均受地层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 1.成矿地质背景 代家庄铅锌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秦岭陆缘盆地 区内主要出 露泥盆纪地层,为一套浅海相以碎屑岩为主夹碳酸盐沉积,是本区铜、 铅锌、铁、重晶石等矿产的主要赋矿层位,也有锑矿的产出。这些矿产 均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 由于断裂构造的影响.区内无较大规模的褶皱构造.而层间褶皱 十分发育,但不同地层不同地区发育程度有所差异。本区褶皱构造的 总体特征是:在区域性断裂或规模较大的逆断层附近褶皱构造极为发 育.且多呈紧闭状.褶皱的发育程度随岩性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塑性岩 层中极为发育.可形成多个连续的紧闭褶曲.反之在刚性岩层中褶曲 般不发育,即使出现也多为宽阔的短轴背、向斜。 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按展布其方向可分为NW、NEE、NE及 NNE四组。而NW、NEE向断裂规模大,构成了本区断裂构造的基本格 架。尤以NW向断裂构造更为发育,其规模较大,形成时间早,具多期 活动.且多为地层岩性或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如羽毛沟大断裂就是南 北秦岭的分界线,断裂附近褶曲、劈理、裂隙发育,对区内的矿产起着 控制作用,区内有价值的矿床(点)均分布在该组断裂破碎带或其旁侧 次一级的断裂构造带中 NEE向断裂构造控制着白垩纪断陷盆地的分 布,对红层盆地的形成、发育、封闭起着重要作用。 2.矿床特征 一I矿带矿体赋存在破碎灰岩碎裂板岩、构造角砾岩中;其中以②号 矿体规模最大,矿体有**行延伸的两个分支,主分支②一1控制长度 1030m,其中最低工业品位以上部分950m,控制斜深180m:副分支②一2 控制长度557m,其中最低工业品位以上部分520m.控制斜深160m 矿 体的两个分支在5号勘探线深部复合.其余部位分离.相互距离5— 15m。矿体总体呈似层状产出,产状为:38。~40。A42。~54。,与围岩产状基 本一致。其它矿体以透镜状产出,规模较小。产状与主矿体一致。Ⅱ矿 带赋存于灰岩、砂板岩破碎带中.呈透镜状,产状为40。/_55 ̄。 Ⅱ矿带只只对尕沟铁帽进行了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圈定铅矿(化) 2.1地层 矿区出露中一上泥盆统西汉水群地层主要有黄家沟组、红岭山组 体l条(①号),由TC301、TC300—1两条探槽控制。 和双狼沟组。含矿地层主要为黄家沟组和双狼沟组 矿石工业类型:矿床的矿石的工业类型主要为氧化矿.仅见少量 的原生矿。经物相分析其氧化率为85.6%~96%.氧化深度大致为50~ 120m左右,西深东浅。 伴生组分:伴生有益组分主要为银.其次为镉(O.O1~0.10%)、镓 (O.00009—0.0027%)、锗(O.0002 0.0017%)等,银元素与铅元素、镉元 素与锌元素呈正相关。银的分布不均匀,但整体较高,可以综合回收利 用:镉元素在0线以东及0线以西的2760m标高以下均可达到综合 回收利用要求.可以综合回收.镓元素和锗元素仅在局部能达到 0.001%综合回收利用指标,无法综合利用。伴生有害组分为汞、砷,一 般较低,仅在断裂构造中较高。在空间展布上,主元素及伴生有益组分 由东而西有规律地演变,东部富锌、镉、铊、镓而贫铅、银,西部富铅、银 而贫镉、铊、镓,中部出现过渡带。 1一第四系;2一白垩系磨石沟组;3-泥盆系黄家沟组第四岩性段;4-泥盆系黄家 沟组第一岩性段;5~泥盆系红岭山组;6一产状;7-逆断层;8-性质不明断层;9- 铅锌矿体 图1代家庄铅锌矿区地质略图 2.2构造 矿区地层总体呈一北西向、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层间小褶曲和 断裂构造较为发育 矿区地层因受北东一南西向挤压应力影响.压性断层较为发育.如矿 区中部的F1断层,呈近于北西走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70%.但有时斜 切地层及矿体。断层两侧地层及矿体均呈挤压状态.且破碎呈角砾状.有时 — Dh2—4泥盆系黄家沟组粉砂质板岩;D2-3h3泥盆系黄家沟组微细晶灰岩 图2代家庄铅锌矿5线地质剖面图 315 201 1年第3O期 科技曩向导 ◇能源科技◇ 4.矿石特征 4 1矿石矿物成分 l矿带氧化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菱锌矿(5~95%)、白铅矿(5~ 99%)、褐铁矿、赤铁矿及少量的铅矾、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 Ⅱ矿带地表以氧化矿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锌矿、褐铁矿、赤铁 矿;仅见极少肇的块状硫化物原生矿.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为 4.2矿fI结构、构造 矿 结构:主要为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微层纹状构造、条带状 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蜂窝状、皮壳状构造、土状构造。 矿石构造:主要为他形粒状结构、结晶粒状结构、生物结构、显微 仅氧化了原生硫化物富矿体,而且带走了大量的锌元素.在矿体顶板 灰岩张性裂隙中沉淀,形成细脉、状网脉状菱锌矿贫矿体。在新生代随 着断裂构造的继承性发展.对矿体进行了又一次破坏.矿区12线矿体 被推覆到白垩系之上可以证明 西秦岭中带晚古生代裂谷的发展一直持续到中生代早期 印支运 动使裂谷封闭、挤压造山,海水从西秦岭全部退出。在晚三叠世.碰撞 造山运动达到高潮.造成秦岭地区强烈的构造变形和大规模岩浆活 动.并且使古断裂复活.印支一燕山早期从而成为西秦岭最重要的成 矿期。 9.控矿因素 9.1岩性、岩相 构骱裂结卡勾、 4.3嗣 蚀变 绌变主要有浸染状褐铁矿化、赤铁矿化,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 方解石化.另外还有白云岩化、炭化、粘土化及少量的硅化、重晶石化 4.4矿化分带 I矿带 号矿体在0号勘探线以西、2760m标高以上主要呈现为 后期构造改造特征.由构造热液作用使矿液充填在厚层微晶灰岩裂隙 中丽成.矿石主要为细脉状、网脉状氧化矿石.其品位以锌为主,铅很 低:在2760n 杯高以下及0号勘探线以东.主要呈现原始沉积特征. 沉删 清楚.矿体与顶板界限清楚,矿石主要为块状、条带状,局部 f{_I F构造破坏呈角砾状.粉末状.由于穿过矿体的断裂构造中有地表 水F渗淋滤作用,使矿石成蜂窝状、皮壳状。 4.5蚀变分带 近矿同岩蚀变为浸染状褐铁矿化、赤铁矿化、炭化、粘土化;远矿 触 仃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方解石化、白云岩化、硅化、重晶石化 5.成矿阶段划分 铅锌矿床经历了沉积成矿、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和表生作用的三个 j, 阶段。 6.地球化学标志 代Hs一5异常的浓集中心经1:1万土壤测量共圈出Pb异常12 个,Z一 肄常9个.Ag异常8个。组合异常呈北西~南东向两条近于平 行的带状展布,与区内主构造线(F2、F3)方向一致,明显受北西向断裂 及叶, 泥盆统西汉水群地层黄家沟组、双狼沟组控制。经槽探、硐探、 钻探l】一程揭露控制,在Pb一5异常区、Pb一5和Zn一2、zn一4及Pb一3和 /_t 3组合异常区均不同程度的发现了铅、锌、银矿(化)体,其Pb一3和 zn一3组合异常区发现的铅、锌、银矿体(I矿带)已具大型矿床规模。 7.成矿时代 泥往纪 铅同位素(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 张守训)组成与地幔接近.与秦岭地区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中铅同位 索特征相似 8.矿床成因 泥盆纪是两秦岭裂谷系发展阶段中较稳定的时期.海域广阔,沉 积稳定.达到裂谷发展的全胜时期.也是西秦岭地区沉积型铅锌矿的 主要成矿期..肖时由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在礼县的碾子坝到宕昌 县的油坊沟…带形成了北西走向断陷洼地.为成矿创造了有利的沉积 场所..同时,由于裂谷作用形成海底火山喷发,幔源物质上涌,海水下 渗,形成高温热液.在热力和重力作用下循环上升过程中,选择性萃取 基底岩层中的成矿有用元素.当其进入海底时.随着温度压力及PH 值EH值的剧烈变化.使得铅锌等有用元素以硫化物形式快速沉降. 亦使火 佳物死亡,一同沉积在了海底洼地中,随着有机质腐烂分解, 产生tt2S、CH4、(:02等气体,将碳酸基矿物溶解成重碳酸盐,同时也 将高价铅锌元素之氧化物还原成低价元素硫化物。介质由酸性氧化环 境渐变为碱性还原环境.形成富含生物及有机质的金属泥.矿体中含 人鳍炭质和生物化石可以证明。加上上覆沉积物的不断堆积压缩,逐 步阎结成岩.从而形成沉积型铅锌矿体。在古生代晚期,地壳由拉张转 化为挤压应力场,直到中生代造山期,在SN向应力作用下,形成一系 列南北向+Jr东向和北西向压扭性断层组.由于矿层与顶底板围岩三 者之间岩层能干性差异.发生了层间滑动.进一步发展到切层滑动,形 成层滑断裂系统。断裂构造活动使的铅锌矿体及矿体顶板遭到破坏. 形成角砾状矿体.地表水进入断裂下渗循环形成富氧的热液流体.不 316 代家庄铅锌矿床I矿带矿体主要产出在中一上泥盆统西汉水群黄 家沟组(02—3h)第二岩性段与第三岩性段的过渡带.含矿岩性具二 层,其特点是:一层:为灰白色块状~细晶灰岩层.为“灰岩型”铅锌矿 体.它主要产于该层的含碳灰岩的层间断裂中.大多数被氧化形成了 氧化矿。二层:为一生物微晶灰岩的礁体层。从礁顶到礁核的剖面为 a、礁顶上覆盖泥质岩,形成成矿屏蔽层。b、含矿硅质岩,矿体为“硅质 岩型”。在构造上.此部位是生物灰岩与泥质岩之间的后期剥离空间, 主要矿体赋存于这一部位。c、薄层泥状微晶灰岩、含碳灰岩傣顶)。d、 中厚层生物微晶灰岩(礁核)。e、钙泥质、粉砂质板岩。 9.2断裂控矿 西秦岭中带的礼县~麻沿河大断裂为一条同沉积期断裂.礼县以 西该断裂南分支为礼县~洮坪 碾子坝断裂’由两条**行的主断裂组 成.是一条多期活动的深大断裂带.它控制了代家庄铅锌矿等矿床 f点)的展布 代家庄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茶埠一沟脑里帚状构造的次 级构造。 I号矿带矿体赋存在破碎灰岩碎裂板岩、构造角砾岩中 矿体总 体呈似层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产状与主矿体一致。Ⅱ矿带赋 存于灰岩、砂板岩破碎带中.呈透镜状 9.3表生作用 由于穿过矿体的断裂构造中有地表水下渗淋滤作用.使矿石成蜂 窝状、皮壳状。在地貌上表现为负地形.宽度为30~80m 岩性特点为褐 铁矿化、方解石化的构造角砾岩、断层泥较发育。 1 O.矿床成矿模式 10.1同位素特征 (1)硫同位素:围岩中黄铁矿中硫同位素834S为一l8.2%。,成矿溶 液可能为后期大气降水.其它样品(闪锌矿、方铅矿及石英脉中黄铁 矿)8348全部为正值.834S在13.04%。一26.73%。之间.平均为 20.02%。.显示834S相对比较富集.与现代海水中硫酸盐硫同位素的 平均值834S=20.O6‰接近 组成较为复杂.既有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密 切关系硫同位素组成.又有后期大气降水和海水硫酸盐硫同位素.说 明成矿物质来源于火山活动.而成矿主要为海相沉积成矿作用并有后 期热液的改造作用 (2)铅同位素:共测试3个样品,206Pbr204Pb比值为l7-972—18.014, 平均为17.991.207Pb/204Pb比值为15.555一l5.607.平均为 15.599.208Pb/204Pb比值为38.O17—38.971.平均为38.376。铅同位素 组成变化范围比较大.为O.23—2.50%。Th/U=3.76—3.81,铅的模式年 龄为的模式年龄为429--460Ma,早于围岩。总体来说,铅比较接近,说 明铅来源比较单一.属于正常铅。在铅同位素组成坐标图上,投影点落 在造山带和上地壳演化曲线之间。分布比较集中。与秦岭地区热水沉 积型铅锌矿床中铅同位素特征相似。模式年龄为398--530Ma,一般老 于含矿地层。 1O.2成矿物质来源 铅同位素组成与地幔接近.与秦岭地区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中铅 同位素特征相似。模式年龄为398--530Ma,平均473Ma,为奥陶一志 留纪.明显老于含矿地层.由此表明成矿物质并非来源于中一上泥盆统 西汉水群西汉水群纪含矿地层.而可能与早古生代火山活动有关。硫 同位素表明既有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硫同位素组成,又有后期 大气降水和海水硫酸盐硫同位素.说明成矿物质来源于火山活动,而 成矿主要为海相沉积成矿作用并有后期热液的改造作用。 10.3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根据成矿温度f中国地质大学矿物测温在100"C--200 ̄之间),标 型矿物闪锌矿颜色极浅,,成矿温度较低。 10.4成矿模式图 (下转第274页) 2011年第3O期 科技一向导 ◇水利专论◇ 和稀有性。我国是~个水资源紧缺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 均占有水量为世界人均水量的l,4.而我省人均水量又是全国人均水 量的约1,6,为352m3,况且,水资源总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近年来又 成下降趋势,水资源与其它矿产、物产资源一样是有限的。据统计:截 至2001年底,全国668个城市中就有450多个供水不足.300余个城 市严重缺水,l14个城市特别严重缺水.30多座城市出现地面严重沉 降、下陷、裂缝:其中4个城市地面沉降超2m。年均减产粮食100亿 直接工业损失l44.7亿元,其它间接损失852.3亿元。一方面严重 缺水,另~方面城市管网滴、渗损失水是供水量的25%,工业企业管网 渗漏率更高.有的则达50%.有些单位和个人又大量浪费和污染有限 的水资源,使本就不足的宝贵之水缺上加紧:另外,由于农药、化肥、造 纸、制革、冶金、化工、食品、卫生防治等各方面药物的使用,又加剧了 水资源的污染范围和趋势。这一切使水资源日趋紧张。更有甚者,今年 五月份烟台市某单位出巨资从韩国进口40余吨废旧手机、电池等生 活日用垃圾。来浪费我们宝贵的外汇储备、污染我们的环境。这在国内 已不是首例.此类事常有报道。 3-4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历史发展到现在。各种经济形式并存互补.社会分工更细更专业, 用水排污行业单位日趋增多。跨流域调水、多方向跨专业供水更是必 然,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分配权之间水权矛盾愈趋明 显。因此,水利行业作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就 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改革,大胆探索。 ,完善当前所有制形式,可实行全民所有制、股份所有制、集体所有 制、个体所有制、合作所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允许民营企业个 体或股份所有制形式进入大中型水管单位和水市场.从事水利事业的 规划设计、开发利用、施工管理、运行调度等多项水利] 作、 4.6明确水权与水市场 要明确各种水资源的所有权、分配权、经营权(含水价制定权)和 使用权间的相互水权关系,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 净化商品水市场主 体,使生产者、消费者自由进入水市场;量化商品水客体.让商品水交 易科学化、规范化;强化水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坚决不应买断:界定水 市场永远为准市场.政府主管部门应对其宏观调控 4.7实行产业资源化 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实行行业产业化、供水专业化、管理企业 化、用水商品化、运营规范化、规划一体化、开发资源化.收取各种功能 的“水费”——即供水、水力、水产、水保、水运、环保、防洪、排水、治碱、 湿地等方面的水的“使用费”和“治理保护费”,当然计入成本、利税、折 旧等因素;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源节流并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水利改革的典型标志——城乡水务一体化 水利管理体制必须改革,现行水管理体制涉及水利、环保、卫生、 城建、地矿等诸多部门,分工不明,缺乏协调。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 平说:“解决这种局面的最好办法是推行泰晤士管理模式.即变多龙管 水为一龙治水。实现流域化统一管理、赋予流域管理组织以法律的、经 济的、行政的最高权限。”在改革过程中,根据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将 涉及水的有关职责进行综合,对涉及水管理的行业进行整合,将城建、 地矿部门管辖的地下水、环保部门管理的污水、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 地表水.统一划归“水务”部门这面大旗下.变“多龙管水”为“一龙主 水”,外加原水利部门本身自管的防洪、排涝、治碱、灌溉、供水、水电、 水产、水保、和交通部门管理的部分航运、港口等分类职责统一划归水 务部门,将城乡地表水、地下水、各种废水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等一切 水资源交归水务部门统一管理、调度分配,形成上下左右全方位、前后 时刻相连接、城市乡村一体化、水利环保生态化的综合管理格局..统筹 兼顾各行业、综合管理水资源、全面管理水环境,把有关“水”的开发利 用和节约保护等事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有关“水”的行业合理地整合 揉成一体.形成全面、综合的“大水利”——水务业 、扩大“水利”管理 的层面、加强“水利”管理的职责、强化“水利”管理的执法力度.重视 “水利”管理的时效性.强调“水利”管理的连续性.宣传“水利”管理的 社会性.让“水务”这面大旗成为发展地区国民经济的航标.让“水务” 系统成为启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生力军 打造水市场. 成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水务局.统一管理利用城乡水 资源,已是大势所趋,上海首开此例,日前,全国部分省份已有地级水 务局成立.我省县级水务局业已挂牌运营。因此.在城乡水务一体化的 基础上,实行行业产业化、供水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用水商品化、运营 规范化、处事法制化、规范一体化、开发资源化,从战略角度看待水问 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远虑变近忧的缺水问题.必将掀起水利发展的 4.水利改革的内容和举措 我国是一个水利古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开发水利事业并制定水 利条约“无曲防”,公元1202年,金章宗颁布执行的《河防令》就是现存 最早的防洪法规,先秦时秦国的《田律》就明确规定了开发水利的“利 泽均衡”原则和“保护生态”等原则。当前.广义的水利范围包括:防洪、 排水、灌溉、给水、水力、水运、污渠和港口等八种,水利改革至少应涵 盖这八项内容 4.1体制改革 水利改革,首先应该明确性质.确定行业归属,综合水利职责,理 顺关系,整合行业。分别改属于公益性行政单位、准公益性事业单位、 经营陛企业单位 4.2人事改革 在干部制度上,废除终身制,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无功即过、 连续考核、末位淘汰体制。用工制度上,应实行社会招工、全员竞聘、双 向择选制度。分配制度上.应实施按岗设薪、绩效挂钩、工资浮动体制。 4_3科技改革 重视培训科技人才.提倡鼓励各种教育成才形式.启用高科技手 段和高技术先进设备.进行技术装备和科技改革。 4.4引入竞争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及补偿机制 在行业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在资源利用上引入有偿使用机制. 在治理保护上引人资源补偿机制 4.5所有制改革 新高潮,再创历史新辉煌。_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多金属矿普查地质报告.甘肃省地勘局第压地质矿产勘 查院.2002,10. 『21甘肃西秦岭地区铅锌多金属矿评价成果报告.甘肃省地质调查院,2008.12 r3]甘肃省宕昌县开源铅锌矿资源储量复核报告.核丁业21 9大队编写,2006.1. f41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铅锌矿区矿业权整合方案.甘肃省阑土资源厅.2007 12. 『51甘肃省岷县半沟铅锌矿初步普查地质报告.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地质队.1983 5 [6]祝新友,汪东波,卫冶国,邱小平,王瑞廷2006.甘肃代家庄铅锌矿的地质特秆 与找矿意义,地球学报.27(6):595—602 『71魏荣道.张发荣.2005.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开发概略研究, l 科技,2005,34 (2). E= 一口团 团一一宦 一苣£ 一一 一 (I'-J ̄316页)图3代家庄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图Q 274 f8]段晓华,陈建.2006.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铅锌矿东段矿体地质特征研究,甘 肃地质.v1.15 No.2. 『91段永民,朱永新,李通国,余晓红,周会武2007.甘肃西秦岭地区代家庄铅锌矿 床的发现及意义.地质与勘探.Vol 43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