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七年级上学期(五四制)语文10月月考试卷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七年级上学期(五四制)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来源:智榕旅游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七年级上学期(五四制)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4·威海)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花圃(pǔ) 亢奋(kàng) 顶礼膜拜(mó) 咬文嚼字(jiáo) B . 广袤(mào) 迄今(qì) 拈轻怕重(niān) 公正不阿(ē) C . 和煦(xù) 萦绕(yíng) 销声匿迹(nì) 蹑手蹑脚(niè) D . 峰峦(lán) 馈赠(kuì) 人声鼎沸(fèi) 千里迢迢(tiáo) 2. (2分) 下列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正确的一项( ) A . 恣睢(suī) 浮想联篇 B . 褒(bǎo)贬 销声匿迹 C . 虔(qián)诚 明眸善睐 D . 斟(zhēn)酌 别出新裁

3. (2分) (2018八上·安达月考)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B .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势如破竹 ,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C .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我军锐不可当 , 另一方面和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关。 D . 他记忆力很好,总是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母亲听。

4. (2分) (2017九上·黄石月考) 下面关于名著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B . 《星星变奏曲》这首朦胧诗,以象征的手法,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的信念。

C . 《蝈蝈和蛐蛐》与《夜》都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其中《夜》是一首优美小夜曲,营造了静谧、美好的夜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D .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 (2分)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由于总统查韦斯逝世,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使委内瑞拉国内形势成为焦点。 B . 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C . 刘翔、李娜、孙杨等,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在原本难觅中国人身影的领奖台上大放异彩。 D . 公款大吃大喝现象越来越隐秘的根本原因,是党内某些同志心中没有百姓利益造成的。

第 1 页 共 9 页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 (温庭筠《望江南》)

(2)__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 (杜牧《赤壁》) (4)________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 。 (毛泽东《沁园春•雪》) (6)已所不欲,________ 。 (《论语•卫灵公》)

(7)《过零丁洋》中“________ ?________ ”两句诗表明了诗人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7. (1分) (2017八下·吴中期中) 名著阅读

(1) 《水浒传》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智取生辰纲》一节,①________为了将生辰纲安全送达东京而乔装打扮,昼伏夜行,结果在黄泥冈被梁山好汉吴用等人扮成的枣贩子和②________乔装成的卖酒汉子用蒙汗药迷倒,最终押送失败。

(2) 《水浒传》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以下括号中所填人物与情节不符的一项是( )

A . (鲁达)再人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B . (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搦的火杂杂。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

C . 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D . (杨志)那里应笞,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到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

8. (16分) (2019八上·凤翔期末) 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据报载,2013年全国就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中小学生10岁以前触屏、触网的占到了61%,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上网目的主要是学习、聊天交友和玩网游。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具有很多功能,不但可以聊QQ、发微信、欣赏影视剧,还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信息。要学外语,可以下载相关的学习软件帮你翻译、帮你发音,还能智能的记住你的错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电脑网络对青少年进行积极影响的同时,将一些负面影响带给了青少年。在我国现有网民中,有78%的网民是青少年,很多人患上一种新的疾病——网络成瘾症,患这种病的人在心理上对网络产生一种强

第 2 页 共 9 页

烈的依赖性,不能自拔,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诱发多种违法犯罪。据报道,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为了净化网络环境,使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学校拟开展“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1) 为学校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 为办好此次活动,学校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再设计出两个。 ①举办“网上健康行”知识讲座。

②举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主题辩论会。

(3) 请你以校长的身份,给学生提出两点上网的要求。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22分)

9. (22分) (2017八上·鄂州期中)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以下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 ,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绝:________ ②或王命急宣。或:________ ③不以疾也。疾:________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以疾也 能以径寸之木 B . 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第 3 页 共 9 页

C . 春冬之时 乃记之而去 D . 或王命急宣 而或长烟一空

(4) [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5) [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10. (16分) (2017七上·徐州期中) 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 选文是《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也无怪他们疑惑”中“他们”是谁? (2) 选文中提到的“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什么? 11. (21分) (2019·揭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永远的项链 邵火焰

①母亲和李姨是同一年同一天嫁到我们村的。我家和李姨家是邻居,后来母亲和李姨就成了最好的朋友,有空就在一起说话,聊得最多的话题是项链。

②母亲和李姨都说,女人如果没戴过项链将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父亲和李姨的男人周叔都觉得女人的这个想法并不过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惜没有办法满足她们的愿望,因为那年月想要一条金链无异于白日做梦。但母亲和李姨一直在做着这个梦。有一年春节,母亲和李姨终于戴上了项链,是白色的珠子串成的,那是她们一起上街时在地摊上买的。她们戴好后,先是各自在镜子前转着圈反复地看,然后互相看。那段时间,母亲和李姨的心情特好。可是有一天,母亲的项链断了,那些珠子滚到草丛中,只找回了几粒,母亲怄得哭了。父亲说,一条假项链有什么好哭的?母亲说,可它也花了我两元钱啊。看到母亲的项链丢了,李姨也没再戴。

③后来,母亲生下了我,李姨生下了小娟,母亲和李姨说项链的事少多了,但隔不了一段时间,还是爱提起。有一次母亲和李姨为买蔬菜种子去了一趟县城,当看到城里女人脖子上金光闪闪的项链时,她俩的眼睛都直了。回来后,母亲和李姨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今生一定要戴上一条真项链。

④母亲和李姨勤扒苦做,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到镇上的玉石厂打短工,每天家里镇上两头赶,毫无怨言。几年后母亲和李姨积攒了一些钱,准备去买项链,可是,这时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家开始新盖房子,父亲和周叔也都想盖新房,母亲和李姨当然知道谁轻谁重。在母亲把钱交到父亲手上时,父亲说,孩儿他娘,等过几年日子好过了,我

第 4 页 共 9 页

一定给你买一条金项链。母亲听了孩子似的笑了。

⑤可是,父亲的这个诺言一直没办法兑现,倒不是父亲忘了,而是随着我长大、读书、上大学,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李姨家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小娟高中毕业生了一场病,治病花了很多钱,病好后到武汉打工去了。

⑥母亲和李姨在一起时说的都是柴米油盐的事,偶尔才会提起她们心中的那个美丽的梦。

⑦今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领到第一份工资后,第一个行动就是给母亲买了一条金项链。那天晚上回家,当我拿出项链给母亲戴在脖子上时,母亲哭了。母亲戴着项链在镜子前一动不动地站了半个小时。第二天,我叫母亲戴上项链去李姨家给李姨看看。我满以为母亲会极开心极兴奋地戴给李姨看,可是母亲叹了一口气后却摘下了项链,并叮嘱我和父亲不要在外说她有了项链的事。我疑惑不解,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我和你李姨多年前就想要一条项链,现在我有了,她没有,这样会伤她的心。

⑧没想到没读什么书的母亲竟然有这样的境界,我自叹不如。 ⑨就这样母亲把项链压在了箱底,一压就是半年。

⑩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身体一向很好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肝癌晚期。在母亲的病床前,我泪流满面。我说,娘,我把那项链拿出来,你每天戴着吧。母亲摇摇头。李姨天天来看母亲,她们谁都没有说项链的话题。十天后,母亲在痛苦的呻吟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⑪母亲入殓那天,李姨来了。李姨手里拿着一条金项链说,老姐妹啊,把这项链戴去吧。李姨要动手戴在母亲的脖子上,我拦住了。我从箱底拿出了母亲的那条项链,小心翼翼地戴在了母亲的脖子上。

⑫我们把母亲送上了山。

⑬回来后,李姨到我家看着母亲的遗像失声痛哭。我和李姨说起了项链。我问李姨是哪来的项链,李姨说,小娟去年就给我买了,可是我没戴,我怕我戴上后伤了老姐妹的心。我哭着拥抱了李姨,就像拥抱我母亲。

⑭镜框里母亲看着我们在笑。

(选自《小说月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1) 母亲一直想戴上项链却至死未能戴着项链与亲人分手,请概括不同阶段的原因。 不同阶段 早年 几年后积攒了一些钱 随着孩子长大 有了金项链后 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 品味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当我拿出项链给母亲戴在脖子上时,母亲哭了。 ②镜框里母亲看着我们在笑。

(3) 小说以《永远的项链》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母亲一直担心伤害李姨而不愿戴上“我”买给她的金项链,但小说的结局却写到李姨在母亲入殓时拿出自己一直没戴的金项链要给母亲陪葬。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请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 5 页 共 9 页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走进多彩的青春岁月,十五六岁的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是否潇洒美丽,然而,随着知识的丰富和生活阅历的加深,你是否意识到,美丽,不仅需要通过漂亮的衣服、炫丽的装饰来修饰自己的表相,更需要通过气质的培养来丰富自己的内在,比如用书籍给我们典雅、用思考给我们智慧、用乐观给我们快乐、用善良给我们感动、用自爱给我们尊严……既然如此,就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命质量,让自己从内而外地美丽起来吧!

请以《为生命化妆》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取材于生活,情感真挚细腻,切忌空泛抒情议论,无病呻吟。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6-1、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7-1、7-2、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

8-1、8-2

8-3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22分)

第 7 页 共 9 页

9-1、9-2

9-3、 9-4

9-5、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10-1、10-2、

11-1、11-2

11-3

11-4

第 8 页 共 9 页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