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水经注疏》,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地理学家,撰《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着作。 二、字词解释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_________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无,________阙,__________3、自非_________4.亭午:_________ 5、夜分:____________ 6、曦月:_________曦:7、襄:______ 8、沿溯阻绝:沿:________溯:_________ 9、奔:______________10、疾:_______ 11、素湍:________________12、回清:________________ 13、绝巘:_____________________14、飞漱:____________________ 15、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晴初:____________ 17、霜旦:__________18.良: 18、属引:__________属,动词,________引,____________ 19.凄异:20.响: 21.哀转: 三、翻译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一、文学常识
1.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 二、解释
1、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_交辉,_________
2、四时:______3、歇:__________
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颓,________
5、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鳞,_________________
6、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____ 7、康乐:______________
8、与: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
一、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苏轼(1037-1101),字_________,号________,眉山(今属四川)人,_____代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二、解释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念,____________ 2、相与:_______________ 3、中庭:___________ 4、空明:________________ 5、但少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闲人,_________________ 6.耳: 三、翻译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朱元思书》 一、文学常识 1.、选自《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吴均(469-520),字_________,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_________文学家。 1、共色:__________________
2、从流飘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
3、缥碧:_________4.许__________ 5、甚箭:________甚: 6、奔:____________
7、寒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轩,____邈,_______
10、直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千百成峰:__________________ 12.激:_________
13.泠泠:_________________
14、嘤嘤成韵:____________________嘤嘤,________
15、千转:_______________千_______,转,________________ 16、鸢飞戾天: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戾,____ 17、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经纶世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______________ 19、反:____ 20、横柯:________________柯,____________ 21.交映: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富贵不能淫》 一、文学常识与内容理解填空: 1、《富贵不能淫》选自于《孟子译注》,孟子,名,邹人,时期家,继之后,又一位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孟子》是记录的书,共篇,一般认为是等人共同编着的。本课所选两章分别出自《》和《》。 2、在景春心目中,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当权者。孟子针对景春的论述,先用????两个反问句严厉地指出景春观点错误;接着以辛辣地讽刺了公孙衍、张仪之类人,暗指他们只是如?妾妇?一般,在权利面前无原则,顺从秦王。进而旗帜鲜明地阐释?大丈夫之道?。以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和?,;不得志,独行其道。?正反对比着讲道理;再列举出大丈夫????三种表现,揭示真正的大丈夫对内心?仁??义??礼?地坚守,最后得出结论?此之谓‘大丈夫’?。二、解释 1.【诚】 6、【大丈夫】 7、【天下熄】 8、【焉】 9、【丈夫之冠】【冠】 10、【父命之】 11、【戒】 12、【女家】【女】 13、【夫子】这里指丈夫。 14、【正】 1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 “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 16、【与民由之】【由】 17、【独行其道】 《孟子·尽心上》:“,。” 18、【淫】19、【移】20、【屈】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往之女家: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和加线的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亩】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4、【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字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
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士】 【举于士】 5、【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6、【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 7、【饿其体肤】 8、【空乏其身】【空乏】 9、【行拂乱其所为】【拂】【乱】 10、【动心忍性】 11、【曾益〕【曾】 12、【恒过】 13、【衡于虑】【衡】 34、【作】
3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发】【喻】 36、【入】 37、【法家拂士】法家:拂士:【拂】 38、【出】 39、【敌国】【敌】 4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于: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 1、选自《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 2、【太行、王屋】山名。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________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___________。 4、【冀州】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5、【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6、【且】 7、【惩】 8、【塞】 9、【迂】 10、【聚室而谋】【室】 11、【汝】 12、【毕力平险】【毕】 13、【指通豫南】【指】 14、【汉阴〕【阴】 15、【杂然相许】【杂然】【许】 16、【献疑】 1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 18、【如太行、王屋何】【如……何】 19、【且需置土石】【且】【焉】【置】 20、【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 21、【荷担者三夫】【荷】 22、【叩石垦壤】【叩】 23、【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这里是: 24、【京城】复姓。 25、【霜妻】 26、【遗男】 27、【始龀】【始】【龀】
28、【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节】 【反】【焉】 29、【叟】 30、【甚矣,汝之不惠】【甚】【惠】 31、【残年余力】 32、【毛】 33、【其】 34、【长息】 3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 36、【不若】 37、【弱】 38、【虽】 39、【穷匮】 40、【苦】 41、【亡以应】 42、【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抓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 43、【惧其不已】【已】 44、【帝】 45、【感其诚】 46、【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 47、【一厝朔东】【厝】 48、【雍】雍州,今陕西、甘肃一带。 49、【陇断】【陇】【断】 六、《周亚夫军细柳》 一、文学常识 1、节选自《史记·绛候周勃世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周亚夫(?一前143),________名将,绛候周勃之子,封条候。军___________。 2.作者______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包括五部分:________。共_______篇。 二、解释 1【入边】 2军霸上 3上自劳军劳
4至霸上及棘门军军 5已而之细柳军已而之 6军士吏被甲被 7锐兵刃 9彀弓弩彀弩 10持满
11天子先驱至先驱 12天子且至且
13诏
14居无何居无何
15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使持节 16壁门士吏壁 17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士
18天子为动为动 19改容式车式 20称谢 21.曩
22其将固可袭而掳也固 三、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改容式车 可得而犯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