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论坛2014年8月(中) 需求研究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意义 奉褥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院校面临着众多发展机遇和考验。如何适应经济和教育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广大教职工需求。把握同行业需求,加强本单位内 涵建设。塑造单位影响力,提高单位竞争力。一系列关乎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亟待我们充分地做好需求分析,有目的、有步骤的实施发展战略。这对民办高校 来讲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机遇;需求;战略;指导 一、研究经济和教育发展需求.为学 院发展指明道路 针对独立学院而言,按照教育部独立学 院设置办法的相关规定,独立学院发展的明 天必然面临着脱离母体院校而成为真正意 义上的民办院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讲到,大力 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 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 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 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 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 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学 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 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高校的 办学自主权逐渐扩张,民办高校在数量和规 模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国家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需求,社会经济 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呼吁民办教育资源的合 理开发。同时。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协调发 展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资源最优化。民办 高校针对社会需求,通过自主办学的灵活机 制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可以避免公办高校 办学的诸多弊端。这也在制度和大环境中为 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 道路。 二、研究社会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 培养优秀人才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就业环境相对紧 张,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竞争激 烈。针对这种状况,独立学院必须紧跟社会 发展步伐,实时研究社会需求,并有针对性 地调整校内专业设置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 方案,使自己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具备明显的 竞争力,也进而提高学院的影响力和社会认 可度,以保证独立学院的生源和人才培养质 量。 民办高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主要任 务还是培养)w ̄j-。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也是为民办高校吸纳优质生源的基础,但民 办高校本身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民办高校还 要注重成本效益原则。民办高校需要在控制 自身办学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对优质人才的 培养和输送。对民办高校而言这是在投入和 产出之间一对儿突出的矛盾聚结点。针对人 才的培养,民办院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分析 来确定学生的培养定位,同时还应该考虑民 办高校生源情况,国家及地方教育发展政策, 竞争对手情况等各项环境因素。通民办高校 的战略目标及规划的确立,实现优质生源的 引进和优秀人才的输送。 三、研究自身教职工需求,形成内在 品牌 一个单位的竞争力核心在人才的竞争 力。及时研究教职工需求,为教职工创造良 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形成单位最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团 队。针对教职员工的需求进行分析,正确评 价教职工的自身价值,做好教职员工的职业 生涯规划,关注师资队伍建设,不拘一格地 吸引人才。办好大学,既要有大楼,又要有 大师。有了大师、学科带头人,才会有优秀 学科,才会有重点学科。要尽最大努力研究 人才的需求,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引 进的人才要把个人的事业和学科的发展捆 在一起,以事业留人,为学院的发展贡献才 智。 以人为本,关注自身教职工的培养,使 教职工的个人发展和学校整体目标融合为 一体。通过这种品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 成个人与学院共同的心智模式。这种模式在 外是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在内是以自信心、 自豪感、认同感与归属感为纽带的事业发展 动力。强大的凝聚力是内在品牌形成的基 础。树立品牌,既展示了民办高校的办学实 力,也提高了学校的信誉度,增强了民办高 校的亲和力。 树立学院品牌形象,扩大品牌效应,才 能使学院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保持有利地位。 品牌的形成是社会宣传的一大名片,是社会 认可的一个看点。品牌的形成传递出来的信 息是社会认可度的提高。教育资源的供给和 需求经过引进、培养、产出,得到了有效地 供需平衡。民办高校品牌声誉及其灵活的机 制所带来的招生链和就业链的有效对接,能 让更多的人在比较和对照中,更加愿意到民 办高校成长和发展。 四、研究同行业需求,提炼自身竞争 优势 面对有限的市场资源,最具竞争力的个 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资源,在优 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实 190 时对竞争对手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也必 然是一个单位长足发展的战略决策。根据迈 克尔・波特的“行业五种竞争力模型”,我 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存在的竞争力量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办高校之间的竞 争;二是潜在进入者威胁,诸如有意向进入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外国知名高校和我国 大型企业教育集团等;三是替代品威胁,诸 如包括普通公办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成人高等教育,以及海外留学等;四是供应 方压力,主要包括优秀师资和管理人才引进 等;五是需求方压力,诸如包括学生、家长、 用人单位、社会、政府等五大力量,各方力 量的角逐形成合力,共同左右着民办高等教 育的发展趋势。如何在诸多行业竞争力量中 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是各 个民办院校着力研究的课题。 就目前全国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来看, 全国300多家独立学院的成立均沿袭了母体 院校的发展模式,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方 案中均带母体院校的影子。这些专业在一定 程度上很难超越母体院校的发展,不具备明 显的竞争力。为此各个独立学院都在时刻关 注社会需求,另辟蹊径,提炼自身竞争力。 各个独立学院的发展决策中不乏不谋而合 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因而,各独立学院在研 究和制定本单位战略的同时,必须有效研究 同行业独立学院的战略需求,走非同质化的 道路,形成本单位独具一格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本单位内涵建设,塑造单位影响力,提 高单位社会竞争力。 五、结论 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当中, 只有对关系单位发展的各个方面的需求进 行有效分析,才能使单位做出有效决策,才 能形成本单位独有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1宁震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竞争力量 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2(12】。 [2】沈云慈(at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探讨》 现代教育科学2oo9(5)。 作者简介: 李赞(1986一)男,河南南阳人。信阳师范学 院华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