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颅脑损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护理应用

颅脑损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护理应用

来源:智榕旅游
・184・ J ourn实用临床医药卺志 al ofClinicalMedic ine in Practice 2… T017年第2_ l卷第6期Ⅱ ' ] 颅脑损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护理应用 秦霞,顾玉英,刘 芳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江苏昆山,215300) 关键词:防栓音乐会;优质护理;颅脑损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 47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017)06—184-02 DOI:10.7619/jcr.p.201706057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 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 于下肢¨ J,是颅脑损伤患者最严重并发症之 一 J。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肢体偏瘫、 长期卧床、脱水治疗等原因并发DVT,轻者影响 生活质量,重者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 J。本研究 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全方位防栓音乐会优质护 理服务,有效减少DVT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提高护士服务的主观能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l5年6月本院接收的 ICU颅脑损伤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 33~70岁,平均52.4岁;住院时间7~40 d,平 均22.43 d。手术治疗40例;硬膜外出血26例, 硬膜下出血l9例,基底节区出血l5例。将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年 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科后均 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无DVT发 生。 1.2 方法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DVT发生率、患者周 转率,同时采用自制重症监护病房满意度调查表 对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采用防栓音乐会护理质 控单统计护士依从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察组开展防栓音乐会优质护理服务。 1.2.1 成立防栓音乐会小组:ICU多数患者活 动受限,各种深静脉置管、持续镇静镇痛、保护性 约束等治疗手段应用频繁,易导致DVT形成,特 别是ICU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比普通病房患者 高 J。针对现状,由护士长牵头成立防栓音乐会 小组。本科有5个护理小组,每组都有1名防栓 收稿日期:2016—10—15 音乐员,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由总代教担 任,小组共计7人。经过甄选决定主题曲目。组 长统一指导工作,副组长负责防栓质量控制反馈, 每组防栓音乐员负责本小组护士的培训及监督工 作,无论在班还是休息,对本组患者病情要做到动 态知晓。本科设立ICU学习园地微信群,同时各 个小组还有组群,便于将本科室及本小组患者的 DVT情况做动态分享,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 续的护理服务 J。 1.2。2防栓音乐员培训:组员统一收集资料,经 过循证,学习指南,由组长制定培训计划,每季度 培训学习一次防栓知识,将培训内容打印成册,放 于ICU学习园地供所有护士学习。医院制定的 血栓宣教手册护士人手1本,便于及时学习以及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防栓知识,形象而生动。所有 防栓音乐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2.3 防栓音乐会锻炼时间:定于每天上午 10:o0~l0:3O,下午14:O0—14:30,晚上 16:00—16:30,每天3次,每次30 rain,为所有 颅脑损伤稳定期的患者进行防栓功能锻炼。在 3个时间点由科室统一播放钢琴曲,每组护理人 员在防栓音乐员指导下为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股 四头肌训练、直腿抬高训练。 1.2.4质量反馈:小组制定了防栓音乐会质量 控制表,包括护士依从性、锻炼时间、锻炼方法、规 范性、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DVT的发生率等内 容,每月质控,每月科会反馈问题,针对问题,进行 持续质量改进。防栓音乐会开展以来,得到了患 者及家属的热烈欢迎。 1.3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如患侧肢体疼痛、青紫、 肿胀、浅静脉曲张等表现确诊DVT;部分患者行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DVT…。通过本科室 自制防栓音乐会质量控制表统计护士依从性。通 第6期 秦霞等:颅脑损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护理应用 ・185・ 过自制重症监护病房满意度调查表对满意度情况 进行统计。通过本科室护士交班本统计患者周 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定量资料比 较采用t检验,技术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 (6.7%),患者满意度达99.8%,患者周转率 90%,护士主动服务依从性100%。对照组患者 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26.7%),患者满意度 90%,患者的周转率60%,护士主动服务的依从 性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满意度、周转率、 护士服务主动性比较[ (%)]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肢体瘫痪和制 动,下肢静脉通常处于低切变速率和低流率状态; 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以及在同一静脉处反 复穿刺导致静脉内膜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而形成血栓。同时,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以脱 水为主,而过度脱水及止血剂的不当应用等均可 引起高凝状态,均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 一 。 ICU患者病情危重且护理任务繁重,护士予患者 功能锻炼的主动性差,执行率低,而早期功能锻炼 能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防栓音乐会的开 展有效规范了早期功能锻炼的具体操作流程。随 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责任护士将高 度责任心和细致工作作风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治疗 过程,从患者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护理防栓音乐 会。通过此项护理干预降低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 意度¨ 。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 理服务,深化专科护理,整个过程都体现出优质服 务的内涵 卜 J。通过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 及工作责任心,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ICU患者 的周转,降低DVT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 院费用,提高护理团队凝聚力和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2013,5 (1):23—26. [2] 曹樱花,赵晓辉,王颖琪.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 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2,9(23):138—139. [3] 王群英.重症医学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 素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1,19(22):3 508—3 509. [4] Liu LP,Zheng HG,Wang DZ,et a1.Risk assessment of deepvein thrombosis after acute stroke:a prospective study u— sing clinical factors[J].CNS Neurosci Ther,2014,20(5): 403—410. [5] 张紫航.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体会 [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1):141—14-2 [6] 朱颖,胡风香.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 治与护理措施[J].医学美学美容,2014,23(10):453— 454. [7] 李宝霞.护理干预在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围手术期下 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28(18):2542—2543. [8] 潘翠枝.骨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其护理 [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8):93—94. [9] 姚丽娟.预防性护理在骨创伤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中的 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20):101~ 102. [10] 王秀.探讨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预防 措施[J].当代医学,2015,21(29):101~102. 包娜仁.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 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252— 253. [12] 曹新亮,孙郑春,马旭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 血栓的治疗及预防[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 l7(16):86—87. [13] 陈芳,王雷,万磊.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16(24):3740—3741. [14] 周美媚,任海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14,34(2):205— 207. [15] 陈春瑞.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 性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70— 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