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研究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研究

来源:智榕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研究

作者:余艳玲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37期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联合农户、企业和市场的重要纽带,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农民增收、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渗透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培育出了一批基础扎实,带动性强,运作规范,产业发展好,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发展 1 石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截止2018年底,石棉县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有267个。分布于全县16个乡镇,产业覆盖了水果、蔬菜、畜牧水产、林产品、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全县创建取得省级示范合作社6个。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连续多年相继出台了许多奖扶政策性文件,明确了在土地租赁费、种苗补助、节水灌溉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补助,并开展产品销售推介会、产品评选等活动,提高了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使得农民专合组织在增强服务功能和合作效益;促进科学技术推广和生产方式优化;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互联网+”营销模式,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 取得成效

2.1 增强服务功能和合作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以服务产业生产经营为目的,集中生产要素,实现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将特色产业合作组织联合起来进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市场运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石棉县坪阳黄果柑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4月26日到2015年,在全县推动黄果柑产业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发展到社员户484户、种植面积 2350亩。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迎政乡现代农业园区落实土地12.9亩,整合宰羊乡4个村、迎政乡八牌村325户社员户(其中有中共党员2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参与自筹资金270.5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160万元(其中128万元用于仓配中心建设、48万元用于包装、物流、培训),总计资金398.5万元。通过合作社加社員户的形式,不仅解决合作社融资问题,又全面提升技术服务、生产管理、品牌资源、投资能力和市场竞争等核心竞争力,实现社员户生产管理的“六个统一”,建设黄果柑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产业发展。 2.2 促进科学技术推广和生产方式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科学技术推广的平台和载体,统一生产管理,推行标准化技术措施,加快科学技术进村入户,使科学技术成果得到有效应用。农业生产环节多,监管难,通过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形成规模生产,根据社员生产需求,组织价廉物美的农资供应,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加强标准化生产,加快可追溯示范基地建设。生产过程中组织果农进行冬修动剪和疏果、鼓励果农使用有机肥等,全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购买发放有关书籍、资料,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社员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让果农摆脱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用新技术和手段种植绿色高产的产品。通过打造优质品牌,不仅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还让参与成员受益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2.3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构建营销网络及营销渠道,依托石棉地域品牌形象并充分整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强大的资源整合运作能力,通过创意策划、主题发布、平台推广、明星参与、跨界合作等极具互联网思维的做法,大力宣传和推荐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如石棉黄果柑通过联合社打开了东北市场和成都大中型超市,与客商和超市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成功销往沈阳、河南、重庆、北京、绵阳、攀枝花等国内大中城市和红旗、仁和春天、伊斯丹、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销售市场不断拓展。

2.4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组织起来,在促进自身发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形成,加快了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及时传递有效的市场信息,克服了单家独户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增强了对外谈判的主动性,提高了话语权。如石棉黄果柑产业通过统一制定指导价、果品标准,订单销售,实现销售价格稳中有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员户均收入达3.9万左右,人均收入达万元左右,比当地非成员人均增收25%以上。 2.5 开展“互联网+”营销模式,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

为实现线上与线下销售的有机结合,提升和创造的销售空间及平台,由政府搭台,经营主体配合,开展产品推介会,并邀请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微信等媒体参加宣传。同时利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开发示范县建设项目,完善设施,开展培训,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互联网+扶贫”战略合作等。从2015年开始,石棉黄果柑、猕猴桃、枇杷等开始通过淘宝网、麻辣社区、微信等形式开始实行网上销售,电子商务这种现代化营销手段在本县黄果柑销售上得到了运用。如石棉县坪阳黄果柑专业合作社2015年黄果柑销售量达220万斤,每公斤批发价格最高2.8元,产值500余万元;2016年完成销售黄果柑共计320余万斤,产值600余万元,销售范围覆盖全国二十余省市,参与其中的85户认证果农户均增收逾2000元,统一采购化肥近300吨,营业收入愈800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每户1000元基本股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获得108元分红;2017年通过线下销售黄果柑306万斤实现12.24万元,互联网线上销售27万斤,实现户均1000元股金销售分红170元,2018年通过仓储中心洗选、分级销售黄果柑2000吨,互联网线上销售优质黄果柑47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 3 结语

目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逐渐成长为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和中坚力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 。尽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品的品质差、农民的市场意识还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人才队伍不足;发展层次不高,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但只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扶持,帮助专合组织完善组织、创新机制,使合作组织真正发挥它的向心力和吸引力,真正建成引领农民发家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袁立.“以大带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 (作者单位:石棉县农业农村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