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娟
【内容提要】针对初一学生英语学习中所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运用问卷的方式作了调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初中生 英语 学习情况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小学英语课的普遍开设,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提早摆在了初中英语教师面前。初一第三单元开始的词汇与句型学习中,就有不少同学产生困难,有的甚至一蹶不振。为了了解产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使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本人于2003年10月中旬进行了初一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
1、调查对象:高风中学初一(4)班学生,他们都来自农村小学。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向全班30名同学发出问卷,收回30份。
二、结果与分析
1.小学英语课开设时间参差不齐。
在30名同学中,一年级开始学英语的1人,三年级5人,四年级6人,五年级10人,六年级1人,没有学过的1人。小学英语课开设时间的不同,是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差异较大的直接原因。
2.相当多同学在小学英语学习时就失去兴趣。
在回答小学时对学习英语有无兴趣这一问题中,只有8名同学有兴趣,没有兴趣的同学竟然有17名之多。这些同学进入初中后,由于对英语学习的要求远比在小学要高出许多,学生在第一、二单元还可以勉强应付,但从第三单元开始,因为没有兴趣或第二次的兴趣培养还没有完成,在单词、对话背诵、句型理解等等问题前就无法招架,自暴自弃,开始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3.英语学习自觉性差异较大
认为要学好英语的有29人,只有1人认为中国人只要学好中文就行。要学好英语的理由:15人认为学会英语可以出国留学,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与外商谈生意,找个好工作。13人认为他人都在学,老师说中考、高考要考,以后有用处,并且现在英语学习较普遍,为了学习而学习。
从学生回答的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是有必要的,也认为必须认真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并没有支撑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路上走多远,早早地选择了放弃。一方面,害怕老师的督促,另一方面,对英语学习确实已经心寒,匆匆缴械。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学,学得非常地被动,时而认真,时而不认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了动力,也没有目标,消极应付每天的任务。
4.对学好英语与没有学好英语的归因不同
自认为学好的有5人,学好的原因是上课专心听讲,有兴趣。自认为没学好的有23人之多,没学好的原因是没认真学的有12人,不想学的有5人,太懒的有2人,认为老师上课不严格,睡觉都不管的有3人,没有兴趣的有1人。
从结果看,课堂45分钟效率对于学生的影响还是占主要地位。成绩不好的学生主要是因为上课不认真而引起的,这也是所有差生的共同特点。上课不专心,课前不预习,课后没有巩固、复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而言。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从小对于学习就没有兴趣,其他学科都学不好,何况英语语言的学习没有实践的机会,更学不好了,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困生。对于一部分贪玩的学生而言,需要老师严格把关,部分小学的英语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只因为开设了英语课而上课,没有对课堂效果有一定的要求,就造成这一部分学生学习随便,态度不端正。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学生爱玩的天性造成他们没有多少自制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连睡觉都不管,久而久之,也成了学困生。
5.小学和初中老师对英语的要求的比较有显著区别
在上课方式上,认为差不多的有18人。提到小学上课轻松,初中上课紧张的有12人;小学老师只简单的讲一下,初中老师上课严格的有9人;认为小学老师说的不标准的有4人;提到小学时英语不重要,无所谓,不交作业,不背书的有18人,认为初中英语重要,要求严格的有25人;学习时间上,小学一星期只上一节课,初中每天都有课有2人;认为小学与初中对英语要求一样的只有2人。
从调查结果看,实行新教材后,英语的教法上没有多大差别。区别只存在于老师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上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上。因为小学时学习英语的要求不高,只会读和听就行,并不严格要求其发音和拼写,假设没有掌握好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认为反正在初中要求从头学起,再加上小学毕业升初中是义务教育,没有一定要求考英语,有的学校在选择生源时也没有这一方面的要求,以至于有些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真对待。而且他们把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带到初中的英语学习中来,只要求听与读,不要求说与写,也造成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老师的要求脱节,失去最初的学习入门机会而掉队了。
综上所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认真学习英语,也能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但由于在小学时对英语的学习就已经丧失信心和兴趣的就已经占了一半多,初中的英语教学就面临相当大的难题,如何使他们走出困境,激发他们第二次学英语的兴趣,不至于出现学困生,就需要老师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对策,正确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英语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英语,为未来之路打好基础。
三、要求和建议
初中生英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已提前在初一出现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管理和指导。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为此,必须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时间、教学的要求、教师的配置、教学的研究、教学的评价等等做出科学的安排。其次,有的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也在开设英语课,对此,要求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不具备条件的决不能开设英语课。须知,在幼儿时期步入误区(英语口语、读音)就会误人终生。我认为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规范化管理,这是解决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的前提和基础,但这不是说,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的责任和根源都在小学。恰恰相反,我们初中教师更有责任针对不同层次尤其是英语学习有困难学生的现状独辟蹊径,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因材施教,
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结合本人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的做法,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4届学术大会上,北京八中的张凤兰、石秀印和唐燕老师公布了他们的一项研究成果:师生关系的好与坏,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学校和老师是学生所处的最主要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处于安全环境下,能够踏实的将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处理好学生的关系,既让学生喜欢你,又要让你的学生对你有敬畏的感觉,不能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或过分生硬,与学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2.激发学生第二次学习英语的兴趣,重燃他们学英语的热情。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到你的课堂内容上来。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指出:“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老师一心一意地教,也要求学生一心一意地学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势在必行。针对这些对英语学习不抱很大希望的学生而言,要求老师挖掘一些与课堂有关的可以提高积极性的内容。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如添加一些游戏、音乐、竞赛等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动手又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如在教Lesson 13(Book I)时,把所有的物品放在讲台上,一学生说名称,另一学
生去挑所说的事物并拼写。既能调动气氛,又能掌握单词的拼写,并且促使学生能够抛开以前的印象,重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来。并且可在课后布置课外作业:在已学过的事物上贴上英文标签,学生很喜欢这种动手的活动。又如在学Lesson 40时,问地名的对话训练,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做。可设计成小老师指着地图提问,其他学生回答。因为学生已经学过初一的社会教材中的中国地图,这样既能体现他们的水平,又能巩固40课的内容,气氛很活跃。有一些学生为了展现自我,把一些世界地图上的名称都说了上来,地名前不加冠词的用法也掌握得很好。找一些独特的不常用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厌学或不尽心学的问题,找到突破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那些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又不能集中很久的学生,有必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如:上课做笔记,按时交作业,准时完成背诵任务等等,来要求他们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老师在上课时,抑扬顿挫的语气与语调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旦这些成了习惯,也就使他们跟上了全班的步伐。这种时候的老师更多扮演的是严师的角色。
4.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有侧重地表扬,写鼓励的评语(用英语写更能收到实效),在课内外注意形成性评价的使用,就算是背诵等小小的进步也不要不在意。学生会在老师和别人的赞扬声中找回自信,有成就感的人就会更努力。
5.指导学生制定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
要求学生制定每天的目标,每单元的目标。目标要求明确,而且要详细,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目标略高于他们的原有水平。既要求他们能够实现,又要经过一番努力和奋斗才可以达到。如:听写成绩,这一次是80,下一次就要求85。还有单元练习成绩也可以提同样的要求。教师要做很细致的记分这样的工作,但老师及时的表扬和同学眼里的赞赏是他们继续坚持的动力,加上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所以操作起来也不是很难。
6.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做好领路人。社会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更要及时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