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溶解热实验步骤-修改1

溶解热实验步骤-修改1

来源:智榕旅游
溶解热的测定

【目的要求】

1. 掌握量热装置的基本组合及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 用电热补偿法测定KNO3在不同浓度水溶液中的积分溶解热。

3. 用作图法求KNO3在水中的微分冲淡热、积分冲淡热和微分溶解热。 【实验原理】

1. 在热化学中,关于溶解过程的热效应,有下列几个基本概念。 溶解热 在恒温恒压下,n2摩尔溶质溶于n1摩尔溶剂(或溶于某浓度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用Q表示,溶解热可分为积分(或称变浓)溶解热和微分(或称定浓)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 在恒温恒压下,一摩尔溶质溶于n0摩尔溶剂中产生的热效应,用QS表示。 微分溶解热 在恒温恒压下,一摩尔溶质溶于某一确定浓度的无限量的溶液中产生的热QQ效应,以表示,简写为nn2T,p,n12。

n1冲淡热 在恒温恒压下,一摩尔溶剂加到某浓度的溶液中使之冲淡所产生的热效应。冲淡热也可分为积分(或变浓)冲淡热和微分(或定浓)冲淡热两种。

积分冲淡热 在恒温恒压下,把原含一摩尔溶质及n01摩尔溶剂的溶液冲淡到含溶剂为n02时的热效应,亦即为某两浓度溶液的积分溶解热之差,以Qd表示。

微分冲淡热 在恒温恒压下,一摩尔溶剂加入某一确定浓度的无限量的溶液中产生的热QQ效应,以表示,简写为nn2T,p,n22。

n22. 积分溶解热(Qs)可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通过Qs—n0曲线求得。

设纯溶剂和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Hm(1)和Hm(2),当溶质溶解于溶剂变成溶液后,在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H1,m和H2,m,对于由n1摩尔溶剂和n2摩尔溶质组成的体系,在溶解前体系总焓为H。

H=n1Hm(1)+n2 Hm(2) (1)

设溶液的焓为H′,

H′=n1H1,m+n2H2,m (2)

因此溶解过程热效应Q为

Q=ΔmixH =H′-H=n1 [H1,m -Hm(1)]+n2[H2,m-Hm(2)]=n1Δmix Hm(1)+n2Δmix Hm(2) 式中,ΔmixHm (1)为微分冲淡热,ΔmixHm (2)为微分溶解热。根据上述定义,积分溶解热QS为

QS=Q=mixH=Δmix Hm(2)+1Δmix Hm(1)=Δmix Hm(2)+n0Δmix Hm(1) (4)

n2n2n2在恒压条件下,Q=ΔmixH,对Q进行全微分

 dQQdn1Qdn2 (5)

nn1n22n1n上式在比值

n1恒定下积分,得 n2QQQnn1nn21n22n1全式以n2除之

QQn1Qnn2n1n22n2 (6)

 (7) n1因 QQs n1n0

n2n2Q=n2QS n1=n2 n0 (8)

n2QsQsQ则 n1n2n2n0n2n0将(8)、(9)代入(7)得:

QsQQsn0n2n1n0 n2(9)

 (10) n2对比(3)与(6)或(4)与(10)式,

Q 或 Δ H(1)=Qs Δmix Hm(1)=mixmnn1n20n2Δmix Hm(2) =Q n2n1以Qs对n0作图,可得图2-2-1的曲线。在图2-2-1中,AF与BG分别为将一摩尔溶质溶于n01和n02摩尔溶剂时的积分溶解热Qs,BE表示在含有一摩尔溶质的溶液中加入溶剂,使溶剂量由n01摩尔增加到n02摩尔过程的积分冲淡热Qd。

Qd=(Qs)n02 - (Qs)n01=BG- EG (11) 图2-2-1中曲线A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浓度溶液的微分冲淡热。

图2-2-1 QS—n0关系图

Δmix Hm(1) =Qsn0切线在纵轴上的截距等于该浓度的微分溶解热。

Δmix Hm(2) =AD

n2CDQsQn2QsQns0n2n1n2n1n0Q=OC n2n1 n2即 Δmix Hm(2) =由图2-2-1可见,欲求溶解过程的各种热效应,首先要测定各种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

然后作图计算。

【实验装置】

溶解热实验装置:WLS数字恒流电源、SWC-IID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SWC-RJ溶解热实验装置(包括杜瓦瓶、搅拌磁子、热电耦、漏斗)、计算机1台,台称1台、分析天平1台、干燥器、量筒、称量瓶、研钵。

图2-2-2 实验装置图

KNO3(AR)(研细,在110℃烘干,保存于干燥器中)。 【实验步骤】

1. 将8个称量瓶编号,在分析天平上称量,依次加入干燥好并在研钵中研细的KNO3,其重量分别为2.5g、1.5g、2.5g、3.0g、3.5g、4.0g、4.0g和4.5g,(再用分析天平称出称量瓶与样品的总质量,称量后将称量瓶放入干燥器待用。

2. 在台称上用杜瓦瓶直接称取216g蒸馏水,按图2-2-2装好装置,连好线路(杜瓦瓶用前需干燥)。

3. 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调节WLS数字恒流电源,使加热器功率约为2.5W(一般情况下调节V=4.2~4.5),保持电流稳定,开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当水温慢慢上升到比室温水高出0.5℃时,将杜瓦瓶的加料口打开,迅速加入1样品,然后用塞子堵住加样口;同时按SWC-IID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上的“采零“和“锁定”键,同时点击软件上的“开始计时”。记录电压和电流值,在实验过程中要一直搅拌液体,加入KNO3后,温度会很快下降,然后再慢慢上升,待上升至起始温度时,并立即加入第二份样品,按上述步骤继续测定,直至八份样品全部加完为止。

4. 测定完毕后,切断电源,打开杜瓦瓶,检查KNO3是否溶完,如未全溶,则必须重作;溶解完全,可将溶液倒入回收瓶中,把量热器等器皿洗净放回原处。

5. 用分析天平称量已倒出KNO3样品的空称量瓶,求出各次加入KNO3的准确重量。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求I、V值恒定,故应随时注意调节。 2. 实验过程中切勿把秒表按停读数,直到最后方可停表。

3. 固体KNO3易吸水,故称量和加样动作应迅速。为确保KNO3迅速、完全溶解,在实验前务必研磨成粉状,并在110℃烘干。

4. 整个测量过程要尽可能保持绝热,减少热损失。因量热器绝热性能与盖上各孔隙密封程度有关,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盖严。

【数据处理】

1. 根据溶剂的重量和加入溶质的重量,求算溶液的浓度,以n0表示

n0nH2OnKNO3200.0W累1122 18.02101.1W累2. 按Q=IUt公式计算各次溶解过程的热效应。

3. 按每次累积的浓度和累积的热量,求各浓度下溶液的n0和Qs。

4. 将以上数据列表并作Qs—n0图,并从图中求出n0=80,100,200,300和400处的积分溶解热和微分冲淡热,以及n0从80→100,100→200,200→300,300→400的积分冲淡热。

【思考题】

1.比较强酸(HCl)与强碱(NaOH)中和反应的实验和溶解热测定实验有何不同? 2. 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的详细步骤:

1. 打开恒流电源开关预热15min。

2. 用称量瓶分别精确称取2.5g、1.5g、2.5g、3.0g、3.5g、4.0g、4.0g和4.5g的KNO3。

质量(g) 称量瓶与样品容量瓶 的总质量(m1)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称量瓶与残留样品的质量(m2) 实验实际用的样品质量(m) 该表记录说明:以编号为1的称量瓶说明。该称量瓶要求称量2.5g的KNO3,由于KNO3极易吸潮部分粘在瓶壁上不能参与反应,为了得到实验实际使用的KNO3的量,我们先用称量纸在分析天平上称2.5g的KNO3,将称好的样品倒入编号为1的称量瓶中,再称称量瓶与样品的总质量(m1)进行实验,实验后,再次称出称量瓶与残留样品的质量(m2),然后计算出实验用的样品质量(m):m=m2-m1。实验用的样品质量(m),在实验中要填到软件中。

3. 在我的电脑d盘,溶解热,中各班文件夹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 4. 量取250 ml的蒸馏水于杜瓦瓶中,放入搅拌磁子,插入热电耦(注意,热电耦不要碰到下壁,稍微超过加热棒一点)。

5. 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调节稳压电源,使加热器功率约为2.5W(通过粗调和细调将数字恒流电源上的电压*电流=2.5W,要在实验本上记录,后续步骤中将会反复用到),保持电流稳定,开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待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上的温度读数稳定后,记录该温度。将数字恒流电源上的两个夹子夹到杜瓦瓶的电极上,此时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上的温度读数开始上升,当水温慢慢上升到比室温水高出0.5℃时,读取并记录该温度。

注意:可以在等待加热的过程中,打开溶解热软件,出现下面的界

面,填写下面红框和绿框中数据,在第一组下面输入称量的一份品的质量(见下面红色方框),并在绿色方框内输入样品分子量,水的质量,电压和电流值(电压电流值从数字恒流电源上读)。

6. 当水温慢慢上升到比室温水高出0.5℃时读取准确温度,停止加热(将红黑夹子中的一个断开即可)。

7. 向杜瓦瓶中加第一份样品的同时,按“精密数字温差仪”上的“采零”键和“锁定”键,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操作”→“开始计时” ,界面见下图:

待温度稳定(即图上出现一个水平线段,见下图红框)一段时间后,

再加热(将断开的夹子夹上)至起始记录温度, 即实验曲线超过黄色的线(否则实验失败)。

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操作”→“停止计时” ,界面见下图:

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操作”→“计算”→“Q,n值” ,界面见下图:

计算后的界面如下:

注意:有时时间的记录会出现第一组和第二组内(见上图红色方框),不用管。 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文件”→“保存”,将该文件命名为1.WJR保存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中。

8. 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操作”→“清屏”,操作界面如下:

操作后,出现如下界面:

9. 向杜瓦瓶加入第二份样品,同时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操作”→“开始计时”。

在溶解热软件中,输入样品的分子量,水的质量,电流值及电压值,和第二份样品的质量,样品的质量仍输入到第一组样品质量的位置。

重复7,8步骤,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文件”→“保存”,将该文件命名为2.WJR保存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中。

10. 之后继续重复7,8,9三个步骤,直到8组样品全部做完。 11. 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窗口”→“溶解热Q-N曲线图”,界面如下:

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操作”→“输入点坐标”,界面如下:

将“数据采集窗口”中各组数据对应的Q0和n0值依次填入上面粉色方框对应的X和Y中(X对应n0,Y以、对应Q0)。界面如下图:

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操作”→“绘Q-N曲线”,操作界面如下:

操作后的界面如下:

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设置”→“设置坐标”来调节上图坐标的范围,以使图形美观。

点击“溶解热”软件上的“操作”→“计算”→“反应热”,操作界面见下图:

操作后界面见下图,对于n0=80,100,200,300和400,在下图小方框内输入80

增至80等:n0从80→100,100→200,200→300,300→400,在下图小方框内输入80增至100等。

在下图小方框内输入80增至80:可以得到n0=80的积分溶解热等,见下图。

12. 将从图中求出n0=80,100,200,300和400处的积分溶解热和微分冲淡热,以及n0从80→100,100→200,200→300,300→400的积分冲淡热的数据填入下表:

n0 80 100 200 300 400 积分溶解热 15067.3 17747.5 27548.1 33763.0 38055.7 微分冲淡热 142.2 126.3 76.1 50.8 36.3 n0 8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9800.6 6214.9 4292.7 积分冲淡热 268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