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建筑行业也开始借助弱电系统,从而使项目在建设过程当中更具智能化程度。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在造价时,需要对相关细节部分进行考量,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看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合理使用项目的资金以完成工程建设过程。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造价控制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希望可以在造价管理的基础之上,使得智能建筑的整体建设水平得到改善。最终,也可让建筑弱电工程系统更具功能健全性。可以避免项目资源的浪费,避免影响到工程造价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智能建筑的概述 1.1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是指,根据客户需求,对建筑工程的结构、服务体系、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组织规划,力求为住户提供一个更具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的环境空间。同时在环境当中融入相关科技,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使得项目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也让建筑建设团队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让建筑的功能更加齐全,建筑的结构更具安全性,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更加多样化,以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1.2智能建筑的建设目标
智能建筑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应从管理者和使用者两方面明确建设的目标。就管理者而言,智能建筑本身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使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同时利用软件进行项目的管理过程,要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以达到提高建筑物节能环保性的目的。从智能建筑的概念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了给使用者营造安全舒适的空间,智能建筑也会与传统建筑的功能结构和优势特征进行区分。从使用者来看,智能建筑主要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从而对环境空间进行优化,对建筑结构进行调整,对相关技术进行革新,以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1.3智能建筑系统的组成
智能建筑在系统组成上可以分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共同构成智能建筑。在完善建筑物功能区的前提下,区分
于传统建筑物的基本功能结构,也可达到提高建筑物整体功能水平的目的。OAS可分为物业管理系统、办公设施、自动化系统等等,它可以将编辑排版、文档资料处理、数据处理等工作进行汇总。具备通信功能的办公系统也可以将图片、信息、电视、会议等进行有效汇总,从而强调办公自动化系统整体的智能化工作状态。智能建筑当中BAS起到调控各项设备的作用,它可以对电梯、通风、给排水等结构进行统一调控,对运行参数进行监测,了解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加以有效控制。
二、对智能建筑造价研究的目标
2.1解决智能建筑在运行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智能建筑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发起人和承建人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容易产生利益纠纷,造成资源无法优化配置的问题。因而,国内大部分成本咨询公司,需要通过对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等不同建设阶段信息内容的细化分析,力求将相关业务进行区分。同时也通过全过程的管理,使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得到衔接,既能够达到项目的正常施工要求,又能够对项目进行很好的成本管控,使得项目发起人的要求得以满足。
2.2有利于解决成本管理中的投资失控问题
智能建筑系统功能在定位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建筑自身的特征以及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模式,提高项目整体的管理水平。当前有许多企业在项目的建设期间,由于未能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影响项目工程造价的各项因素,且容易受到管理工作者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未能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作用,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造价时也会存在许多的缺失,难以提高造价工作的水平。
三、智能建筑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系统功能定位不准确
成本管理在阶段性管理模式当中,经常缺乏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意识,因而容易造成超预算情况的发生。质量、成本、进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经常出现不协调的状态。全过程成本管理在智能建筑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提高投资效益,让建筑市场良性发展。在各阶段统一管理的基础之上,解决成本管理中投资失控的问题,提高成本管理的整体水平。
3.2招投标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当前在建筑项目的需求分析阶段,经常由于业主未能提出具体要求,因而无法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建筑主体设计进行联合。在项目的设计中,通常只考虑建筑公用线路和部分线
路的预埋问题,因而准确的材料设施清单无法得到确认。许多投标人只能根据设计结果,统计工程量清单。在造价控制过程中,多算、少算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系统选型和材料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不同型号和品牌的设施价格相差较大,这也导致最终的报价结果产生极大差异,招投标阶段准备工作不充分,也会影响到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造价控制水平。
3.3评标过程和评标办法不尽合理
当前有许多智能建筑都是由部分或完全参考土建工程或机电安装工程来进行各项操作,各子系统以搭积木的方式进行组合搭配,很难达到智能建筑工程的系统化操作要求。且评标人员通常并非造价方面的专业人士,在进行评审工作时,未能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做好材料的选型和设计方案的考量。评标人在判定投标方案性价比时也会存在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到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整体的造价控制水平和相关方案的合理性。
四、智能建筑在各阶段的成本控制 4.1招标前期决定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智能建筑在进行弱电工程的造价管理时,通常非常关注工程实施阶段,却不关注前期的决策阶段。这种错误的观点会让前期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方案考虑不周,造成各种决策失误的情况,影响后续的实施过程。比如,可行性评估不到位,投资估算的费用不明确,项目的工程造价预算方案不科学,未能为后续的实际施工过程奠定基础,都会影响到后期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为了有效完善前期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了解项目的投资风险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对后续各个阶段的造价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做好投资估算的制定工作,从而对相关方案的技术论证进行仔细研究,真正改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水平,也使得招投标前期决定阶段的各项造价内容能够更具科学性[1]。
4.2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传统定额加价模式之下的工程造价和管理工作一直是业主进行造价,确定工程量清单。造价控制的内容包含落实清单中各分项施工内容,做好设计变更的确认,对合同单价进行整理,处理好承包商各项索赔工作,控制智能建筑造价任务的各方利益关系,对设计更改和工程量签证工作进行结算。各项工作内容容易出现明细上的变动,弱电工程的造价管理需要进行精细化的审核,确认造价分析工作的精准性,才可展开后续的施工操作过程。在现场签证时,需对签证权限和责任人进行明晰,严格控制现场签证单,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同时,不同团队的工作人员可以清楚自身的工作要求,共同为弱电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进行配合。
4.3加强同监理单位的配合协调
作为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与监理单位进行配合,也是智能建筑弱电工程中造价管理工作重要的一环。在项目施工时,监理单位需要通过跟踪监管,控制好项目的质量和进度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弱电工程虽已完工,但仍旧存在运行时的问题。此时也要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容易产生费用支出。所以科学合理的监理,做好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对进度、安全等问题进行控制,使不同团队能够有效沟通,及时做好验收整改和隐蔽环节的检查[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要对不同阶段的造价工作进行细化分析,使得手续资料更加齐全,检验报告更具完整性。最终也可达到合同当中的要求,使得经理单位可以配合施工单位,共同完成高质量的造价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芬,周韵.智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8. [2] 魏伟.关于国内智能建筑造价管理趋势的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