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论文
1.《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 2.《小学数学教学的分组合作的作用浅析》 3.《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4.《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5.《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 (二)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案例一
《分一分》教学片段:
师:这些图形你是怎么区分的呢?
生1:我是按照形状进行区分的,圆球形的为一类,正方体为一类; 师:你做的很好,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分法呢?
生2:我是按照颜色进行区分的,红色的为一类,绿色的为另一类; 师:这两位的同学们的算法都有独到之处,那么大家认为谁的分法正确呢?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呢?
师:大家可以分组讨论,之后每组选择人员上来进行汇报; 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汇总,并进行汇报; 师:最后总结;
在此环节中及时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谓一举三得,收效甚好。
教学设计案例二
《5的加法》教学片段:
组长:你们是怎么想到3+2=5呢? 生1:我是从数学书上的图片里看出来的; 生2:我是伸手指算出来的;
生3:我想到了5可以分成3和2,所以3+2=5; 组长:大家说的都很好,说明你们都很用心;
组长在讨论后,及时流利的汇报了这三种算法,并且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此次分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此环节中及时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谓一举三得,收效甚好。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发言的良好局面,才能起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课堂交流量,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的作用。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选好组长,做好分工,只有这样才能效果良好。 (三)学生的品质得到提升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养成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经常去做,才可能养成好习惯。”叶老的话告诉我们习惯不是单靠说或学就能形成,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有利于学生用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自己和他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自尊、自强、自立,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自从实施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来,课题组老师自觉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有关材料,认真撰写论文,教学心得。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实践。课题组主持人XXX老师荣获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带班级五(2)班被评为县文明班集体,课题组学校负责人XXX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受到了教师及领导和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