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产创建总结

高产创建总结

来源:智榕旅游

汨罗市XX

20__年,汨罗市积极按照农业部、农业厅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继续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我们按高标准、严要求、见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强化领导,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坚持政策驱动、科技推动、示范带动,狠抓推广机制创新和关键增产技术的普及应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突出抓了粮食生产工作和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为大灾之年的粮食高产稳产及全市水稻单产水平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实施概况

1、实施地点与规模今年我市三个万亩高产示范片,继续选择基层政府重视、农民热情高、种植粮食面积大、产业化带动能力强、地理位置适中、水源条件比较好的汨罗XX、屈子祠镇、白水XX、沙XX和天井乡,总面积为135276亩。其中汨罗XX17个村6110户,早稻19686亩,晚稻21905,屈子祠镇10个村4068户,早稻13205亩,晚稻14520,白水XX10个村3280户,早稻12520亩,晚稻14110亩,沙XX10个村3835户,早稻12600亩,晚稻13850亩,天井乡10个村4250户,晚稻12880亩。

2、品种与目标产量汨罗XX、屈子祠镇早稻为陵两优268,晚稻岳优9113,白水XX早稻为株两优819,晚稻丰源优299,沙溪镇早稻中嘉早17,晚稻为湘晚籼13号,天井乡晚稻为岳优9113。产1

量目标汨罗XX示范片实现早稻480公斤、晚稻520公斤;屈子祠镇、白水XX、沙溪镇示范片早晚合计950公斤,天井乡晚稻480公斤。

3、主要技术内容一是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多年实践表明,株两优819、陵两优268、丰源优299、岳优9113、中嘉早17和湘晚籼稻3号是适合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二是高产播种育秧技术。早杂用种量2.5公斤、早稻常规用种量5公斤,抛栽22万蔸;晚稻杂交用种1.5公斤、常规用种量2.5公斤,手栽19万蔸,确保密度和基本苗。三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当地土壤化验结果和土壤NPK和有机质含量,确定用15:15:15的高浓度复混肥,增施有机肥,亩用公斤石灰调酸的同时增加钙肥和植株抗性,抽穗期增施谷粒饱等叶面肥。四是病虫草害综防技术。全面推行示范乡镇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五是防灾抗灾减灾技术。针对今年遇到的低温多雨等灾害天气,控直播扩杂交、抓补种保苗数,机耕机收抢季节、增苗增穗夺高产等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二、取得的成效

1、增加了全年水稻产量汨罗镇早稻单产由于高产创建活动开展,在全市早稻减产的条件下,汨罗镇、屈子祠镇、白水XX、沙XX早稻产量分别为489.5、467.4、454.7、455.8公斤,汨罗镇、屈子祠镇、白水XX、沙XX、天井乡晚稻产量分别为521.4、508.9、523.5、473.4、503.6公斤。20__年汨罗镇、屈子祠镇、白水XX、沙XX早稻亩产为452、345、352、350公斤,20__年全市平均亩产为388公斤;20__年汨罗镇、屈子祠镇、白水XX、沙XX、天井2

乡晚稻亩产为455、446、450、456、445公斤,20__年全市平均亩产为465公斤。共计较20__年增产9382吨,较当年平均增产8127.3吨。

2、加快了主推品种推广通过开展水稻高产创建,示范乡镇全部采用统一供种,使主推品种的推广速度大大加快,有效控制和减轻了当前品种市场的多乱杂现象,良种应用率和当主推品种种植率大大提高,优质稻在沙XX得到普遍应用,稻谷优质率大大提高,在今年早杂种子大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我市早杂面积仍达到85%。优质稻面积达48.5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近10万亩,岳优9113近8万亩。

3、提高了种粮经济效益通过各种综合技术措施应用,高产示范区比全市水稻增产8127.3吨,增收2067.8万元。

4、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市水稻高产创建办公室组织全市乡镇分管领导及技术员先后5次到两个示范乡镇参加水稻高产创建现场观摩会,取得了较好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了全市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为推进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成立了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实施小组、技术小组;市政府成立了高产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财政、农业、农办、水利、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示范乡镇主要领导,办公室设农业局。农业局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实施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成员包括相关乡3

镇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及示范村负责同志;技术小组由总农艺师肖为组长,粮油、植保、土肥等相关业务股站技术骨干为成员,负责对干群技术培训。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镇村之间积极配合,协调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2、创新组织形式为推进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成建制实施,我市采取市、局乡、村、户紧密联系的办法,在市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由高科和汨罗种业按最优费批发价统一供应种子,以村为单位与汨罗市生资公司签订合同,以最优费批发价统一供应肥料,由岳阳XX公司和专业防治协会统一实行专业化防治,农机部门进行机耕机收示范和购机补贴。

3、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年初依据部厅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制定了20__年水稻高产创建实施方案,按照农业部统一要求设立高产创建标牌(注明了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品种名称、主要技术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在每个季节在高产创建乡镇安排每个乡名农业局技术员,每名技术员负村、2000亩左右面积的高产创建示范。要求技术人员驻点住农户,做好农事操作和工作记录,写好高产创建日志,建立高产创建档案,技术指导员平均下乡168天。

4、抓好技术培训,普及实用增产技术我们坚持以项目实施加快科学技术普及,普及科学技术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的原则,水稻生长发育各关键时期,市农业局技术指导专家组、示范乡镇技术指导员,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组织培训并指导实4

践,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农民怎么种、如何管。先后开展技术培训25场次,累计培训30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20万余份,为高产创建提供有力的保证。

5、抓关键技术到位示范区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采用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专业防治、统一技术指导措施,将新品种、新技术综合集成示范。

(1)、选准品种早稻选用株两优819、中嘉早17和陵两优268,晚稻选用丰源优299、岳优9113和湘晚籼稻3号。

(2)、增加基本苗早稻杂交每亩用种2.5公斤、常规每亩用种5公斤,秧盘80个;并督促落实。早稻3月日播种,4月日抛秧,每亩抛足2.2万蔸基本苗。晚稻杂交用种每亩1.5公斤、常规每亩用种2.5公斤,烯效唑拌种,划行移栽。移栽为7月日,每亩插足2万蔸。

(3)、测土配方施肥N、P、K均衡,有机无机结合,大、中、微量元素配合。核心示范区用肥水平为9︰6︰7,基肥施用45%养分15:15:15复混肥公斤,有机肥40公斤,晒田复水后施石灰25公斤,促使和禾苗长势长相达到高产要求。

(4)、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病虫防治讲究高效准时,肥水管理讲究科学合理。各示范片均组织了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水浆管理上,由技术员根据生育进度,统一指挥,采取好气性间隙灌溉,由各组管水员统一安排放水。追肥上,除分蘖肥统一时间和施肥量,其他时期追肥由技术员根据长势长相,分别指导。

6、抓宣传发动,扩大项目影响

①加强宣传为了搞好高产创建活动,市政府组织层层召开会议,讲粮食生产形势,讲示范目标和意义,要求做到不抛荒一分田,不种植一丘一季稻,使高产创建家喻户晓。为强化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宣传,水稻生产期间,我们在汨罗政府网、汨罗专刊发稿10余篇,举办培训班25期次,参加人数3.0万人次,墙体标语、横幅、宣传栏116条(处),出动宣传车一周,扩大了项目影响。

②树立规范标牌高产创建示范区地点确定后,我们就按省厅要求树立了规范的标牌,以扩大影响,增加群众积极性。

③组织观摩交流为了提高高产创建活动在我市的影响,我们积极组织观摩交流,组织观摩交流3次,参加人员包括乡镇干部、农技站长、种田大户、科技示范户、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等共计5000人次。

7、积极推行稻草还田,培肥地力在高产创建项目区我们积极调动农户稻草还田积极性,提高稻草利用率,全面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同时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不断培肥地力。

8、严格督查考核。我们建立了市水稻高产创建专家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层层落实,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通过电话联络、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

9、奖励扶持全市除设立粮食生产先进乡镇1、2、3等奖各1个,分别奖励5、3、2万元外,对村组和种植农户也相应制定了激励措施。项目实施好的村给予1万元的奖励,村干部给予1000元的奖励,组长给予500元的奖励;每季每个村奖励亩产过500公斤的农户10个,其中一等奖2户,每户奖励500元;二等奖3户,每户奖励300元,三等奖5户,每户奖励200元。全市共设立奖励资金38万元。

10、资金管理全市高产创建共投入资金320万元,其中省里安排项目资金200万元,市人民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安排120万元用于高产创建,资金使用方向是两个万亩高产创建乡镇示范农户物化补贴220万元,工作经费用40万元,乡村组农户及先进个人各种奖励38万元,其它22万元。除奖金目前尚未支付(预计年底兑现)外,其余均已付清,物化补贴采取集中统一供种、供肥、统防统治等,采用农户签字条据报账,其它工作或奖励资金都是通过国库资金报账制统一支付。专款专户财计统一管理,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监督签字、实施小组负责补贴和使用,财计负责拨付。

四、经验启示

通过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通过广泛宣传与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户对科学种田的认识,提高了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自觉性,实现从思想到行为的改变。我们有以下几点经验启示:

一是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水稻高产的基础完善的水利排灌7

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二是良种良法是水稻高产的关键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应用并统一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是水稻增产的关键。因此,应当大力筛选和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实现良种直接到户,良法直接到人,农民直接受益。

三是资金投入是水稻高产创建的保证改善水利等生产条件以及良种良法宣传、培训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要整合农业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发挥支农资金的作用。

四是注重宣传培训,严格考评督促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络、宣传等手段,加大对高产创建示范意义的宣传,扩大影响,营造氛围,促进高产创建示范各项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对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与年终实绩考核评选及乡镇三个文明考核等工作挂钩,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