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对于保护商业秘密至关重要,违反保密协议的雇员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根据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获利确定,恶意侵犯商业秘密可增加赔偿倍数。保密协议应明确商业秘密的所有权和保密内容,细分技术和运营信息等。用人单位可采用密秘明细确立保密标准,避免与非商业秘密产生矛盾。
法律分析
雇员违反保密协议很可能同时侵犯了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损失。因此,用人单位可以要求雇员承担违反保密协议约定的违约责任,如果保密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则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违约的雇员支付违约金。
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损害的经营者的赔偿数额,按照其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经营者恶意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经营者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员工签署保密协议的,离职后,应当遵守保密协议约定。未遵守保密协议的,即为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保密协议是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许多用人单位会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以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员工违反商业秘密依据保密协议的具体约定,首先应当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若保密协议约定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也应当依法承担。
保密协议理应具有下列必不可少内容:
1、员工与用人单位应约定商业秘密的所有权和维护商业秘密的内容。
2、有关保密的具体内容和范畴,在我国法律法规并没有准确要求哪些内容、哪些方式才算得上商业秘密,一般包含技术信息内容、运营信息内容,细分化出来,类别诸多。
3、公司还可以选用密秘明细的方法来确立职工保密的标准和主要内容,以防就是不是属于商业秘密及应予保密产生矛盾。
结语
保密协议的违约行为可能同时侵犯了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给公司带来了实际损失。因此,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违约雇员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对于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损的经营者,赔偿数额应根据实际损失或侵权人所获利益来确定,情节严重的还可加倍赔偿。离职后,员工应遵守保密协议,否则将构成违约并应承担赔偿责任。保密协议应明确商业秘密的所有权和保护内容,并可以细化具体的保密范围,以避免对不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产生冲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二条
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