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处理擅自使用他人商标?

如何处理擅自使用他人商标?

来源:智榕旅游

商标侵权行为将受到民事、行政和刑法处罚。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协商解决纠纷,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向法院起诉或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处罚违法经营额以及停止销售不知侵权商品。赔偿争议可调解或向法院起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查处侵权行为,涉嫌犯罪者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法律分析

可能会受到到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刑法处罚。

如果你已经注册商标,别人不可以在你的同类注册近似或者类似的商标,别人也不可以在未经许可的请款下使用你的商标的。

《商标法》

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一条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结语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可能会面临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刑法处罚。根据《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纠纷,如协商不成,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中可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及伪造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对于重复侵权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从重处罚。销售不知侵权的商品且能证明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责令停止销售。对于侵权赔偿争议,当事人可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查处侵权行为,如涉嫌犯罪,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四条 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在商标注册审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局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在商标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在商标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五条 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