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来源:智榕旅游

  课文简析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多借鉴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在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在诗中,诗人通过了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创意说明(郭初阳设计)

  反思性解读教学法:

  浅显明白,而今收录在初中教材中的诗,当年却被认为:“有意无意地把诗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8月)可见“朦胧诗”,纯是观念差异的产物。

  略加思考,就不难找出本诗的关键词:“苦难”与“希望”。然而条分缕析,轻松读懂这样的诗而不觉气闷,是不够的;当继续加以理性之光,照彻作品中隐含的曲折与难堪的时代印痕——追溯历史而将中国苦难史想像性地延长,罗列苦难而又轻易归于虚无,处处以“我”自称而终于泯灭自我。

  本课时仅仅在这个方向上作一尝试——抒情作品,是否也可以作反思性的解读?

  教学预设

  [一] 创作谈[读者与诗人]   

  探讨:你如何评价这首作品?25年后,52岁的诗人如何评价旧作?

  [二] 苦难忆[追溯与延长]    

  探讨:

  ①景物与修饰语

  ②最妙的动词

  ③反义词概括

  [三] 古史辨[书写和还原]    

  探讨:

  ①祖国之苦难形象,始于何时?

  ②析“数百年”“千百年”“祖祖辈辈”“古莲”

  四] 主体论[存在与泯灭]    

  出示:《一代人》

  探讨:不同诗作中的“我”,有何区别?

  教学流程

  导言: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朦胧诗派出现了,舒婷就是一个代表人物,而《祖国》又是她的主要代表作。这首诗在80年代风靡一时,然而它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整整25年过去了,我们也许可以用一种更加成熟的眼光,来重新打量这首诗。体会它的优点的同时,也不盲从,勇于读出自己,有独到的见解。

  1.【女朗读】我们先来听诗歌录音,感受一下;难读的字,及时根据录音注音。

  问:感觉怎么样?

  猜:52岁的舒婷,现在会怎么评价自己这首作品?

  【受不了3张】

  (师  ——  一女生模拟)

  真没想到,舒婷本人会这么说,她现在对这诗,持否定态度。

  2.其实这诗技巧上还是不错的。前面三节内部,形成强烈对比,很有效果。

  【听朗读】思考:

  ①这里包含了中国哪两个时间段的对比?          

  (过去/现在)

  ②找出前后两个时间段中的反义词(至少三对)

  (黑暗/雪白  绯红)(破旧/簇新)(蜗行摸索/正在喷薄)

  (苦难/希望)

  过去与现在,苦难与希望,强烈的印象,是通过一系列形象和修饰语来表现的。

  3.【配音•一生朗读①②节】

  →其余同学,第一二节中,主要的形象 加下划线,修饰语 加着重号。

  →◆重音!缓慢!范读第一句,一起读完①②节

  4.【问题】哪一个词语(字)最打动你?

  老水车/抽水机        勒

  矿灯  /探照灯        纺(形状相似;缓慢,沉重,单调,循环)

  →【  的中国?】【农民】【受不了】——你受得了吗?

  →【李约瑟】→◆数百年/千百年/祖祖辈辈   黑暗的时间被无限延长

  5.师读第④节,思考:是否也有受不了的地方?

  →◆爱是主动的奉献,不是强行的索取。

  6.比较顾城《一代人》,问:“我”是否有不同?(主动,寻找中,思考中)

  7.仿写:我是你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