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三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第三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来源:智榕旅游

第三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第三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目标:
1. 学会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 了解物质具有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形成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兴趣
3. 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4. 通过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和性质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和性质,晶体与非晶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和建议:
    本节教材除了让学生能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了解物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还要通过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在物质世界里时刻发生着丰富多彩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虽然    千变万化,但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大类。本节主要安排了两组活动来让学生正确而又形象地建立起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活动前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内容,并填写变化情况的记录表格。然后通过这两个表格的比较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还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吸热、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有助于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但是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这些现象并非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化学变化是以产生新物质为依据。
    还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实验:观察燃烧着的蜡烛。通过这个实验来探究物质的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并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虽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也有—定的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物理变化同时发生。
    讲授物质的物理性质时,由于有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氧气的无色无味等)在本册的1、2章已经学过,有些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如:蔗糖是甜的,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做一个归纳。对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由于学生接触不多,可以把前几章所讲到的一些物质的性质复习一下(如;氢气的可燃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水可以电解等)。然后归纳得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节教材还讲到固体一般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晶体    和非晶体。可以给学生观看有关图片,并指出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要求能够通过观察物质的熔化曲线(可以结合冰的熔化曲线来讲解)来判断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最后本节教材中,还介绍了金刚石和石墨这两种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矿石,它们都是碳的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内部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了它们在硬度等性质上的极大差别。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般了解,只要知道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的就可以了。

引入:
活动1: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过五分钟后发生什么了变化?
活动2:手电筒小灯泡灯丝在开闭电源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化?
活动3:铸铁厂的车间里有许多砂,砂中混入了铁屑,可以用哪种简单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炼出铁屑。请观察在分离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3页,当前第1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